一种新型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46900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加工系统,包括:上料机构(1)、定位机构(2)和出料机构(16);所述的定位机构(2)包括上定位座(13)和下定位座(14),下定位座(14)上开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左侧为通槽,定位槽的左还设置有出料机构(16),所述的出料机构(16)包括左吸附盘(17),左吸附盘(17)的左侧通过连杆与出料电机相连,左吸附盘(17)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软性气管(18),软性气管(18)的端头设置有吸附头(19),所述的吸附头(19)上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放置有磁体(20),吸附头(19)的中部位置开有气孔,吸附头的边沿处还设有防漏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程度高。

A new processing system

\u672c\u53d1\u660e\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65b0\u578b\u52a0\u5de5\u7cfb\u7edf\uff0c\u5305\u62ec\uff1a\u4e0a\u6599\u673a\u6784(1)\u3001\u5b9a\u4f4d\u673a\u6784(2)\u548c\u51fa\u6599\u673a\u6784(16)\uff1b\u6240\u8ff0\u7684\u5b9a\u4f4d\u673a\u6784(2)\u5305\u62ec\u4e0a\u5b9a\u4f4d\u5ea7(13)\u548c\u4e0b\u5b9a\u4f4d\u5ea7(14)\uff0c\u4e0b\u5b9a\u4f4d\u5ea7(14)\u4e0a\u5f00\u6709\u5b9a\u4f4d\u69fd\uff0c\u5b9a\u4f4d\u69fd\u7684\u5de6\u4fa7\u4e3a\u901a\u69fd\uff0c\u5b9a\u4f4d\u69fd\u7684\u5de6\u8fd8\u8bbe\u7f6e\u6709\u51fa\u6599\u673a\u6784(16)\uff0c\u6240\u8ff0\u7684\u51fa\u6599\u673a\u6784(16)\u5305\u62ec\u5de6\u5438\u9644\u76d8(17)\uff0c\u5de6\u5438\u9644\u76d8(17)\u7684\u5de6\u4fa7\u901a\u8fc7\u8fde\u6746\u4e0e\u51fa\u6599\u7535\u673a\u76f8\u8fde\uff0c\u5de6\u5438\u9644\u76d8(17)\u7684\u53f3\u4fa7\u9762\u4e0a\u8bbe\u7f6e\u6709\u591a\u4e2a\u8f6f\u6027\u6c14\u7ba1(18)\uff0c\u8f6f\u6027\u6c14\u7ba1(18)\u7684\u7aef\u5934\u8bbe\u7f6e\u6709\u5438\u9644\u5934(19)\uff0c\u6240\u8ff0\u7684\u5438\u9644\u5934(19)\u4e0a\u5f00\u6709\u73af\u5f62\u69fd\uff0c\u73af\u5f62\u69fd\u4e2d\u653e\u7f6e\u6709\u78c1\u4f53(20)\uff0c\u5438\u9644\u5934(19)\u7684\u4e2d\u90e8\u4f4d\u7f6e\u5f00\u6709\u6c14\u5b54\uff0c\u5438\u9644\u5934\u7684\u8fb9\u6cbf\u5904\u8fd8\u8bbe\u6709\u9632\u6f0f\u6750\u6599\u3002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degree of automation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上料
,特别是一种新型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工件在进行机械加工时,常常需要将工件人工进行放置、装夹,装夹效率地,装夹位置不精确,影响后续加工的精度,即便采用机械手臂的上料方式,由于机械手臂每次夹到的位置不一致,从而导致放置时位置也存在差异,最后的加工精度依然不要。机械加工中,常见的是对于一些磁性材料的加工,对于一些非规则工件而言,难以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加工系统,比较实用、完美和方便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加工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加工系统,包括上料机构、定位机构;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L型进料管、顶部进料装置、底部上料装置,所述的L型进料管的水平管端头设置有底部上料装置,底部上料装置位于定位机构内,L性进料管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进料装置,所述的顶部进料装置包括前后设置有的U型槽体,U型槽体内设置有前后方向移动的输送板,输送板开有固件多个固件通孔,每个固件通孔中放置有一个加工件,U型槽体与L型进料管处开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与固件通孔相对应,L型进料管的底部左侧设置有伸缩电机,伸缩电机通过输出轴连接有顶板,L型进料管上开有与顶板相对应的顶板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的底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块,上料块沿上下方向开有放料通槽,放料通槽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板,伸缩板与对应的伸缩气缸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上定位座和下定位座,上定位座下方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设置有上吸盘,在上定位座下方另外一侧设置有加工工具,上定位座的上方设置有带动其转动的转动轴;所述的下定位座上开有定位槽。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定位槽的侧壁设置有吸附多个吸附孔,每个吸附孔对应设置有一个吸附杆,吸附管与吸附气缸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的放料通槽位于上吸附盘的正下方。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U型槽体和输送板实现自动化上料,在通过定位机构实现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的放大图;图中,1—上料机构,2—定位机构,3—L型进料管,4—顶部进料装置,5—底部上料装置,6—U型槽体,7—输送板,8—固件通孔,9—伸缩电机,10—顶板,11—上料板,12—伸缩板,13—上定位座,14—下定位座,15—上吸附盘,16—出料机构,17—左吸附盘,18—软性气管,19—吸附头,20—磁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加工系统,包括上料机构1、定位机构2。具体地,所述的上料机构2包括L型进料管3、顶部进料装置4、底部上料装置5,所述的L型进料管3的水平管端头设置有底部上料装置5,底部上料装置5位于定位机构5内,L性进料管3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进料装置4,所述的顶部进料装置4包括前后设置有的U型槽体6,U型槽体6内设置有前后方向移动的输送板7,输送板7开有固件多个固件通孔8,每个固件通孔8中放置有一个加工件,U型槽体6与L型进料管3处开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与固件通孔8相对应,L型进料管3的底部左侧设置有伸缩电机9,伸缩电机9通过输出轴连接有顶板10,L型进料管3上开有与顶板10相对应的顶板通孔;所述的底部上料装置5包括上料块11,上料块11沿上下方向开有放料通槽,放料通槽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板12,伸缩板1与对应的伸缩气缸相连。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机构2包括上定位座13和下定位座14,上定位座13下方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设置有上吸盘15,在上定位座13下方另外一侧设置有加工工具,上定位座13的上方设置有带动其转动的转动轴;所述的下定位座14上开有定位槽。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定位槽的侧壁设置有吸附多个吸附孔,每个吸附孔对应设置有一个吸附杆,吸附管与吸附气缸相连。优选的,所述的放料通槽位于上吸附盘15的正下方。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加工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1)、定位机构(2)和出料机构(16);所述的定位机构(2)包括上定位座(13)和下定位座(14),下定位座(14)上开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左侧为通槽,定位槽的左还设置有出料机构(16),所述的出料机构(16)包括左吸附盘(17),左吸附盘(17)的左侧通过连杆与出料电机相连,左吸附盘(17)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软性气管(18),软性气管(18)的端头设置有吸附头(19),所述的吸附头(19)上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放置有磁体(20),吸附头(19)的中部位置开有气孔,吸附头的边沿处还设有防漏材料;所述的定位槽的右侧壁开有通孔,该通孔中同样设置有吸附头(19)和吸附气管(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1)、定位机构(2)和出料机构(16);所述的定位机构(2)包括上定位座(13)和下定位座(14),下定位座(14)上开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左侧为通槽,定位槽的左还设置有出料机构(16),所述的出料机构(16)包括左吸附盘(17),左吸附盘(17)的左侧通过连杆与出料电机相连,左吸附盘(17)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软性气管(18),软性气管(18)的端头设置有吸附头(19),所述的吸附头(19)上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放置有磁体(20),吸附头(19)的中部位置开有气孔,吸附头的边沿处还设有防漏材料;所述的定位槽的右侧壁开有通孔,该通孔中同样设置有吸附头(19)和吸附气管(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构(2)包括L型进料管(3)、顶部进料装置(4)、底部上料装置(5),所述的L型进料管(3)的水平管端头设置有底部上料装置(5),底部上料装置(5)位于定位机构(5)内,L性进料管(3)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进料装置(4),所述的顶部进料装置(4)包括前后设置有的U型槽体(6),U型槽体(6)内设置有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俭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远效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