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451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挡肩与第二接合部之间设有过渡件,过渡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均设有咬合在一起的齿部,齿部的形状为棱台形。接头在接合过程中,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完成配合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上的齿部会咬合在一起,并形成接触,进而可以承受一部分作用力,从而可以避免内外螺纹损坏,优化了接头的使用性能,延长了接头的使用寿命。延伸环与环槽的设置有利于泥浆的输送,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接合性能好,泥浆不容易堵塞或泄漏,优化了接头的使用性能。

Drill rod joint device for hard rock drilling in field outcrop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ipe joint for hard rock outcrop drilling device between the shoulder and the second joint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ition piece transition piece comprises a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bite in the teeth together, the tooth shape of prismoid. Joints in the bonding process, the first joint part and the second joint coordination, the first part, the second part of the tooth will bite together, and form a contact, and can bear a part of force, which can avoi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read damage, optimize the joint use performance,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joint. The setting of the extension ring and the ring groove is favorable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slurry.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have good joint performance, and the mud is not easy to plug or leak, which optimizes the service performance of th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本技术涉及钻杆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
技术介绍
钻杆为钻柱系统的配件,起到传递动力、输送泥浆的作用。钻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比较复杂,且钻杆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现有技术中应用于钻杆的接头均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在一起。这种钻杆接头,钻杆在工作过程中,内外螺纹承受较大的作用力。造成螺纹容易损坏,进而造成钻杆连接失效,不利于钻杆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应用于钻杆的接头结构不合理,接头部分容易失效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包括具有外螺纹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上具有与第一接合部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接合部上具有贯穿第一接合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接合部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接合部上具有贯穿第二接合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轴线重合;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上接合有与第二接合部的端面配合的挡肩;在所述挡肩与第二接合部的端面之间设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均设有咬合在一起的齿部,所述齿部的形状为棱台形,所述齿部沿第一接合部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接合部的端部接合有沿第一接合部轴线方向延伸至第二通孔内的延伸环,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有容纳延伸环的环槽,所述环槽凹入第二通孔的侧壁的深度等于所述延伸环的厚度。进一步,位于第一部分上的齿部与第一部分为一体式结构,并且,第一部分与挡肩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垫;第一部分与齿部连接强度高,且第一部分受力均匀,延长了第一部分的使用寿命。第一弹性垫的设置有利于钻杆的连接,优化了接头的使用性能。位于第二部分上的齿部与第二部分为一体式结构,并且,第二部分与第二接合部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垫。第二部分与齿部连接可靠,并且,第二部分受力均匀,延长了第二部分的使用寿命。第二弹性垫的设置有利于钻杆的连接,优化了接头的使用性能。进一步,所述延伸环与环槽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延伸环上设有容纳密封圈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小于密封圈的厚度。密封圈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杂物进入内外螺纹之间,接头便于拆开,优化了接头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在所述挡肩与所述第一接合部之间接合有肋板,所述肋板接合于所述挡肩远离外螺纹的一侧,所述挡肩均布于所述第一接合部的圆周上。肋板的设置提高了挡肩与第一接合部的连接强度,延长了接头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肋板上固定有标识牌,所述标识牌通过螺钉固定在肋板上,所述标识牌上设置有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凹入所述标识牌内,并且,在所述标识牌上镀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不小于1毫米。标识牌的设置有利于区分接头,钻杆便于收纳,优化了接头的使用性能。标识牌固定在肋板上,不会大幅降低第一接合部的强度,进一步优化了接头的使用性能。标识信息凹入标识牌内,标识信息不容易被磨损,延长了标识牌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挡肩与第二接合部之间设有过渡件,过渡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均设有咬合在一起的齿部,齿部的形状为棱台形。接头在接合过程中,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完成配合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上的齿部会咬合在一起,并形成接触,进而可以承受一部分作用力,从而可以避免内外螺纹损坏,优化了接头的使用性能,延长了接头的使用寿命。延伸环与环槽的设置有利于泥浆的输送,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接合性能好,泥浆不容易堵塞或泄漏,优化了接头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钻杆接头主要起到连接钻杆的作用。钻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扭矩和压力,而现有技术中普通的钻杆接头均由内外螺纹承受压力,造成内外螺纹容易损坏,不利于钻杆的正常使用。因此,钻杆接头的设计应使接头可以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而内外螺纹并不损坏。图1是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包括具有外螺纹的第一接合部1;和第二接合部2,所述第二接合部2上具有与第一接合部1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如图1所示,第一接合部1、第二接合部2上配合的内外螺纹应为粗牙螺纹,以提高螺纹的强度,使接头可以承受更大的作用。所述第一接合部1上具有贯穿第一接合部1的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接合部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接合部2上具有贯穿第二接合部2的第二通孔4,所述第二通孔4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接合部2的轴线重合;如图1所示,第一接合部1与第二接合部2配合完成后,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相通,以起到输送泥浆的作用。第一接合部1与第二接合部2配合,其配合部分起到传递作用力的作用。如图1所示,在所述第一接合部1上接合有与第二接合部2的端面配合的挡肩5,挡肩5与第一接合部1为一体式结构,该方案使得挡肩5与第一接合部1连接可靠并且第一接合部1制造方便;在所述挡肩5与所述第一接合部1之间接合有肋板14,肋板14、挡肩5、第一接合部1均为一体式结构。肋板14的设置使得挡肩5可以承受更大的作用力。所述肋板14接合于所述挡肩5远离外螺纹的一侧,以避免肋板14与第二接合部2干涉,所述挡肩5均布于所述第一接合部1的圆周上。如图1所示,肋板14上固定有标识牌15,所述标识牌15通过螺钉固定在肋板14上,所述标识牌15上设置有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凹入所述标识牌15内,并且,在所述标识牌15上镀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不小于1毫米,耐磨层的厚度不宜太薄,以避免标识信息被磨损。延长了标识牌15的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在所述挡肩5与第二接合部2的端面之间设有过渡件6;所述过渡件6包括第一部分7和第二部分8,在所述第一部分7和第二部分8上均设有咬合在一起的齿部9,所述齿部9的形状为棱台形,所述齿部9沿第一接合部1的轴线方向设置;位于第一部分7上的齿部9与第一部分7为一体式结构,第一部分7便于制造,并且,第一部分7与挡肩5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垫11;如图1所示,位于第二部分8上的齿部9与第二部分8为一体式结构,第二部分8便于制造,并且,第二部分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合部(1)和第二接合部(2),第一接合部(1)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接合部(2)上具有与第一接合部(1)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接合部(1)上具有贯穿第一接合部(1)的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接合部(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接合部(2)上具有贯穿第二接合部(2)的第二通孔(4),所述第二通孔(4)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接合部(2)的轴线重合;在所述第一接合部(1)上接合有与第二接合部(2)的端面配合的挡肩(5);在所述挡肩(5)与第二接合部(2)的端面之间设有过渡件(6);所述过渡件(6)包括第一部分(7)和第二部分(8),在所述第一部分(7)和第二部分(8)上均设有咬合在一起的齿部(9),所述齿部(9)的形状为棱台形,所述齿部(9)沿第一接合部(1)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接合部(1)的端部接合有沿第一接合部(1)轴线方向延伸至第二通孔(4)内的延伸环(10),所述第二通孔(4)的侧壁上设有容纳延伸环(10)的环槽,所述环槽凹入第二通孔(4)的侧壁的深度等于所述延伸环(10)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合部(1)和第二接合部(2),第一接合部(1)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接合部(2)上具有与第一接合部(1)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接合部(1)上具有贯穿第一接合部(1)的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接合部(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接合部(2)上具有贯穿第二接合部(2)的第二通孔(4),所述第二通孔(4)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接合部(2)的轴线重合;在所述第一接合部(1)上接合有与第二接合部(2)的端面配合的挡肩(5);在所述挡肩(5)与第二接合部(2)的端面之间设有过渡件(6);所述过渡件(6)包括第一部分(7)和第二部分(8),在所述第一部分(7)和第二部分(8)上均设有咬合在一起的齿部(9),所述齿部(9)的形状为棱台形,所述齿部(9)沿第一接合部(1)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接合部(1)的端部接合有沿第一接合部(1)轴线方向延伸至第二通孔(4)内的延伸环(10),所述第二通孔(4)的侧壁上设有容纳延伸环(10)的环槽,所述环槽凹入第二通孔(4)的侧壁的深度等于所述延伸环(10)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野外露头坚硬岩石钻探的钻杆接头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晨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