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柱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704178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桂枝6~11g,生地黄15~28g,麦冬16g,炙甘草6~9g,丹参16g,黄芪16g,大青叶16g,苦参11g,茶树根16g。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将药材混合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50分钟,滤出药液,药渣内加热水适量再煎30分钟,再滤出药液,2次药液混合。每日1剂,每日分2次温服,15剂为一个疗程。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for the treatment of viral myocarditi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viral myocarditis,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ingredients: Chinese cinnamon 6~11g, Rehmannia 15~28g, Ophiopogon japonicus 16g, Salvia 16g, 6~9g licorice, Astragalus 16g, folium 16g, matrine 11g, root 16g.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medicinal herbs mixed into the casserole, add appropriate amount of water to soak; first high boiling, then simmer gently for 50 minutes and filtered liquid dregs in heating water amount and fry for 30 minutes, then filter out the liquid, the 2 liquid mixing. 1 daily, daily 2 clothes, 15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和猝死的主要诱因之一。目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心肌炎的发病率较10年前有显著增多,其主要原因是感染性心肌炎中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增高所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病毒监测研究报导显示:在新生儿、儿童突发死亡病例中,20%为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病毒性心肌炎在新生儿、儿童中的发病率为360/10万,死亡率为8%;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为同期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的8.69~20.8%;病毒感染侵入心肌后,会引起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性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坏死。重症弥漫性心肌炎可出现严重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也可迁延不愈,导致心脏肥大,并逐渐发展成扩张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与病毒感染及免疫性心肌损害有关。从现代医学的观点出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病毒的直接侵袭造成心肌细胞破裂、溶解;二、病毒造成心肌细胞崩解后,诱发自体免疫性炎症反应;三、病毒感染后诱发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由此可见,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与病毒入侵和免疫反应有关,所以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出发点便集中在寻找抗病毒药物、调节机体免疫和对症治疗方面。中药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天然药物之一,在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地优势和特色。祖国传统医学的观点认为,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等病的范畴。该病因为正气虚弱、复受温邪热病侵袭、毒邪内滞,内含于心、血运不畅、耗气伤阳、心失所养、脉络淤阻、痰浊湿热阻滞所致。故而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当以扶正祛邪治心为主,兼顾其他脏器,以益心气、养心阳、清新宁神为主。然而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面,一直没有疗效非常确切的药物,大多数医生均是在经验方的基础上进行药味加减,并结合西医的治疗措施。既没有针对疾病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开发出具有独特疗效的中药新药。目前,由于对心肌炎的病原学进一步了解和诊断方法的改进,心肌炎已成为常见的心脏病之一,日益受到重视。其症状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与部位。重者可至猝死,轻者几无症状。老幼均可发病,但以年轻人较易发病。基于上述原因,研究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药物是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一项重要任务。研制开发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桂枝6~11g,生地黄15~28g,麦冬16g,炙甘草6~9g,丹参16g,黄芪16g,大青叶16g,苦参11g,茶树根16g。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将药材混合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50分钟,滤出药液,药渣内加热水适量再煎30分钟,再滤出药液,2次药液混合。每日1剂,每日分2次温服,15剂为一个疗程。专利技术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配方,选择天然药物,针对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麦冬、生地黄、丹参补阴血以养心体;桂枝、黄芪、炙甘草壮心气以复心用;大青叶、苦参祛邪除毒扫除原发病灶,恢复心肌功能;茶树根强心,纠正心律。全方气血两顾,补通兼备,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合而用之,使邪毒清、正气振而血脉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桂枝6~11g,生地黄15~28g,麦冬16g,炙甘草6~9g,丹参16g,黄芪16g,大青叶16g,苦参11g,茶树根16g。实施例2:如果患者气虚症状突出,在上述组分中去大青叶,加党参16g,桂枝5g。实施例3:如果患者邪毒较重,咽痛明显,在上述组分中加蒲公英16g,地丁草11g。实施例4:如果患者胸闷或胸有隐痛,在上述组分中加郁金9g,旋覆梗9g。实施例5:如果患者气阴耗伤,在上述组分中去大青叶、茶树根,加太子参28g,五味子6g,生百合16g。将药材混合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50分钟,滤出药液,药渣内加热水适量再煎30分钟,再滤出药液,2次药液混合。每日1剂,每日分2次温服,15剂为一个疗程。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配方的临床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治疗组30例,年龄6~45岁,平均12岁,病程3~18个月。参照2001年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医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辨证为脾肺两虚型。2、疗效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心悸、胸闷、寐差、心烦消失,心电图,心肌酶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心悸、胸闷、寐差、心烦基本消失,心电图、心肌酶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心悸、胸闷、寐差、心烦有所改善,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各项指标有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心悸、胸闷、寐差、心烦及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均无改善或加重。3、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愈者为27例、显效者29例、好转者30例、无效者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0%。典型案例:汪某,女,43岁,患者半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头痛,发热、胸闷、心悸等症状,CtnI6.0ng/ml,CK-MB136U/L,柯萨奇病毒抗体IgM(+)。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0次/min;偶发室性早搏;V4、V5、V6导联T波低平;心脏彩超未见异常,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1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心悸、胸闷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继续服用1个疗程,动态心电图提示偶有室性早搏,S-T段正常,心肌酶正常,继续服用1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桂枝6~11g,生地黄15~28g,麦冬16g,炙甘草6~9g,丹参16g,黄芪16g,大青叶16g,苦参11g,茶树根16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桂枝6~11g,生地黄15~28g,麦冬16g,炙甘草6~9g,丹参16g,黄芪16g,大青叶16g,苦参11g,茶树根16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党参16g,桂枝5g。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蒲公英16g,地丁草11g。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柱
申请(专利权)人:郭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