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和养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398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珍珠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和养殖方法,养殖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饵料培育池、一个以上的贝类养殖池和一个回水槽;每个饵料培育池通过供饵管与回水槽连通,供饵管的进口位于饵料培育池水体的上层,以便富含单胞藻饵料的上层水体通过供饵管流入回水槽;回水槽通过分饵管与各个贝类养殖池连通,回水槽中设置有水泵,水泵与分饵管的进口相连,分饵管分叉后,其出口通向各个贝类养殖池;贝类养殖池之间通过连通管彼此连通,且通过回水管与各饵料培育池连通;各贝类养殖池的池底还设有排污管,排污管的出口通向养殖系统外。该养殖系统能保证充足、稳定的饵料供应,使贝类的生长环境可控,而且养殖操作方便。

The Pearl Oyster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and cultiv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earl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and cultivation method, breeding system includes more than two bait culturing tank, shellfish breeding pool of more than one and a return tank; each bait feeding tube and the cultivation tank through a return tank is imported for bait tube in feed water pond the upper, so that the upper water rich in algae feed through feeding tubes into the return tank; a water return tank through the bait tube with each shellfish pool. A water pump is arranged back to the water tank, water pump and inlet pipe is divided into bait, bait tube after bifurcation, the outlet of shellfish aquaculture pond at each pip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between shellfish aquaculture pond, and the water return pipe communicated with the bait culturing tank; the shellfish pool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 pipe, drain pipe outlet of breeding system. The aquaculture system can ensure sufficient and stable food supply, make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of shellfish controllable, and the breeding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珍珠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和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珍珠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和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珍珠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因在中国南海养殖的珍珠有着凝重结实、浑圆剔透、晶莹光润、色泽经久不变等特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因此珍珠贝的养殖也曾一度成为我国广东、广西和南海等部分沿海地区支柱性产业之一。随后,由于近海污染逐渐加剧、养殖场老化、病虫害危害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导致珍珠贝养殖面积正面临不断萎缩,一些大型珍珠贝类如大珠母贝、珠母贝及企鹅珍珠贝在自然海区养殖出现的高死亡率问题一直尚未解决,导致大型珍珠贝类自然海区养殖几乎消失。传统的珍珠贝近海养殖模式已难以继续维持其发展,特别是大珠母贝、珠母贝和企鹅珍珠贝等大型珍珠贝类,它们对养殖环境和养殖条件要求极为苛刻。由于珍珠贝滤食特点所限,目前的路基池塘养殖模式也难以长时维持珍珠贝类的正常生长和存活,因此需要一套能够长时间维持饵料供应和养殖环境稳定的养殖系统来满足珍珠贝类的生长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珍珠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该养殖系统能保证充足、稳定的饵料供应,使贝类的生长环境可控,而且养殖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珍珠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饵料培育池、一个以上的贝类养殖池和一个回水槽;每个所述饵料培育池通过供饵管与所述回水槽连通,所述供饵管的进口位于所述饵料培育池水体的上层,以便富含单胞藻饵料的上层水体通过所述供饵管流入所述回水槽;所述回水槽通过分饵管与各个所述贝类养殖池连通,所述回水槽中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分饵管的进口相连,所述分饵管分叉后,其出口通向各个所述贝类养殖池;所述贝类养殖池之间通过连通管彼此连通,且通过回水管与各所述饵料培育池连通;各所述贝类养殖池的池底还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出口通向所述养殖系统外。本专利技术养殖系统饵料与珍珠贝分开培养,环境控制简单有效;各个饵料培育池可单独进行饵料培养,多个饵料培育池可轮换着为贝类养殖池提供饵料,保证充足、稳定的饵料供应;饵料培育池与贝类养殖池连通形成回路,使整个养殖系统水体可循环流动,饵料利用率高;另外,本专利技术先将各饵料培育池中的饵料转移至回水槽,然后再分发到各贝类养殖池,过程中只需采用一只水泵,而且不涉及泵位置转移,操作方便;而排污管用于定期排出沉积在所述贝类养殖池池底的粪便等污物,使养殖系统可维持养殖条件的长期稳定。在饵料培育池的供饵控制方面,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方案如下:所述饵料培育池中立有阻隔管一,阻隔管一上部管壁开有多个阻隔孔,所述回水槽中立有水位管一,阻隔管一与水位管一下端管口通过连接管一连通,组成连通一个所述饵料培育池与所述回水槽的所述供饵管,且所述水位管一与所述连接管一活动连接,可通过操作所述水位管一控制是否通过供饵管供饵和控制所述回水槽的水位。所述连通管同时还用作所述排污管,所述贝类养殖池池底纵截面呈“U”形,所述连通管埋在各个所述贝类养殖池的“U”形底部,管壁上开有多个排污孔,且各个所述贝类养殖池中的连通管彼此连通,所述回水管进口与所述连通管相连,出口通向各个所述饵料培育池,活动连接一水位管二,所述连通管同时具有伸出所述养殖系统外的出口,并在该出口活动连接水位管三。在饵料培育池的水体更换方面,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方案如下:各个所述饵料培育池均设有换水管,所述换水管进口靠近所述饵料培育池底部,出口通向所述养殖系统外,所述换水管具体由立于所述饵料培育池的阻隔管二,位于所述养殖系统外的水位管四,以及连通所述阻隔管二与水位管四下端管口的连接管二构成,所述阻隔管二下部管壁开有多个阻隔孔,所述水位管四与所述连接管二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推荐如下布局方式:在一个大的养殖池中,以“井”字形隔墙隔开成9个独立的小水池,以中部的1个小水池为回水槽,4个角处的小水池为饵料培育池,其余的4个小水池则作为贝类养殖池。该布局方式不但能有效的利用养殖池的面积,使养殖池中管路的铺设简单,而且饵料培育池与贝类养殖池的配置比,也有利于形成一种协调的供求关系。所述分饵管的出口还套有用于过滤浮游动物等的过滤袋,该过滤袋可选择300目左右,以便进一步控制贝类养殖池中养殖水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珍珠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饵料在各个所述饵料培育池中单独培养;珍珠贝吊养于所述贝类养殖池中;采用所述饵料培育池轮换着为所述贝类养殖池中的珍珠贝提供饵料,每次:使某个所述饵料培育池中水体上层富含饵料的水通过所述供饵管流入所述回水槽;所述回水槽中的水再经所述水泵抽取,通过所述分饵管送入某个所述贝类养殖池,使所述饵料从上层加入到该贝类养殖池中,并使所述回水槽中的水在所述水泵作用下持续加入该贝类养殖池的过程中,所述贝类养殖池中的水再通过所述连通管和所述回水管流回所述饵料培育池,实现饵料与珍珠贝的分开培养和饵料的循环利用;定期将沉淀在所述贝类养殖池池底的珍珠贝粪便等污物通过所述排污管排出所述养殖系统,使所述养殖系统可维持养殖条件的长期稳定。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控制所述水泵的抽水量,从而控制投饵量。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某一所述饵料培育池水质老化,饵料减少不能正常供应饵料的情况下,排出该饵料培育池中的水,然后加注新水重新培养饵料,在此过程中,利用其它所述饵料培育池中的饵料喂食所述贝类养殖池中的珍珠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养殖系统饵料与珍珠贝分开培养,环境控制简单有效;各个饵料培育池可单独进行饵料培养,多个饵料培育池可轮换着为贝类养殖池提供饵料,保证充足、稳定的饵料供应;排污管可用于定期排出沉积在所述贝类养殖池池底的粪便等污物,使养殖系统可维持养殖条件的长期稳定;上述条件使本专利技术养殖系统能长时维持珍珠贝类的正常生长和存活需求,使本专利技术养殖系统非常适合用于珍珠贝,特别是对养殖环境和养殖条件要求极为苛刻的大型珍珠贝类,如大珠母贝、珠母贝和企鹅珍珠贝等的养殖;另外,本专利技术养殖系统饵料培育池与贝类养殖池连通形成回路,使整个养殖系统水体循环利用,饵料利用率高;而且本专利技术养殖系统先将各饵料培育池中的饵料转移至回水槽,然后再分发到各贝类养殖池,过程中只需采用一只水泵,不涉及泵位置转移,操作方便;2)本专利技术养殖系统中水池的布局方式,不但能有效的利用养殖池的面积,使养殖池中管路的铺设简单,而且饵料培育池与贝类养殖池的配置比,也有利于形成一种协调的供求关系;3)本专利技术在连通养殖系统不同水池的管路两端大量应用了活动连接的水位管,利用水位管,不但可方便的控制水流流动与否,而且还可通过调整所述水位管的倾斜程度等,直接预设水位,操作方便;4)本专利技术贝类养殖池池底纵截面呈“U”形,更利于珍珠贝粪便的收集排出,减少了养殖过程中的清理工作;另外,本专利技术养殖系统直接利用连通管作为排污管,简化了管线;5)本专利技术养殖方法饵料与珍珠贝分开培养,有利于简化对养殖环境的控制,多个饵料培育池轮换着为贝类养殖池提供饵料,保证充足、稳定的饵料供应,而定期排出贝类养殖池池底的珍珠贝粪便等污物,可维持养殖条件的长期稳定,从而使本专利技术养殖方法能长时维持珍珠贝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珍珠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和养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珍珠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饵料培育池、一个以上的贝类养殖池和一个回水槽;每个所述饵料培育池通过供饵管与所述回水槽连通,所述供饵管的进口位于所述饵料培育池水体的上层,以便富含单胞藻饵料的上层水体通过所述供饵管流入所述回水槽;所述回水槽通过分饵管与各个所述贝类养殖池连通,所述回水槽中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分饵管的进口相连,所述分饵管分叉后,其出口通向各个所述贝类养殖池;所述贝类养殖池之间通过连通管彼此连通,且通过回水管与各所述饵料培育池连通;各所述贝类养殖池的池底还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出口通向所述养殖系统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珠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饵料培育池、一个以上的贝类养殖池和一个回水槽;每个所述饵料培育池通过供饵管与所述回水槽连通,所述供饵管的进口位于所述饵料培育池水体的上层,以便富含单胞藻饵料的上层水体通过所述供饵管流入所述回水槽;所述回水槽通过分饵管与各个所述贝类养殖池连通,所述回水槽中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分饵管的进口相连,所述分饵管分叉后,其出口通向各个所述贝类养殖池;所述贝类养殖池之间通过连通管彼此连通,且通过回水管与各所述饵料培育池连通;各所述贝类养殖池的池底还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出口通向所述养殖系统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培育池中立有阻隔管一,阻隔管一上部管壁开有多个阻隔孔,所述回水槽中立有水位管一,阻隔管一与水位管一下端管口通过连接管一连通,组成连通一个所述饵料培育池与所述回水槽的所述供饵管,且所述水位管一与所述连接管一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同时还用作所述排污管,所述贝类养殖池池底纵截面呈“U”形,所述连通管埋在各个所述贝类养殖池的“U”形底部,管壁上开有多个排污孔,且各个所述贝类养殖池中的连通管彼此连通,所述回水管进口与所述连通管相连,出口通向各个所述饵料培育池,活动连接一水位管二,所述连通管同时具有伸出所述养殖系统外的出口,并在该出口活动连接水位管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饵料培育池均设有换水管,所述换水管进口靠近所述饵料培育池底部,出口通向所述养殖系统外,所述换水管具体由立于所述饵料培育池的阻隔管二,位于所述养殖系统外的水位管四,以及连通所述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正华陈明强王雨李有宁于刚马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