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应变压器高寄生参数的恒流谐振型直流变换电路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恒流谐振型直流变换系统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应变压器高寄生参数的恒流谐振型直流变换电路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蓄电池组应用于各种大功率运输系统中,包括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功率、电压等级的不断提升,蓄电池组的充电电压越来越高,传统的电压源型拓扑应用于高压蓄电池组充电往往遇到以下几种困境:(1)高压蓄电池组充电电压很高,应用电压源型拓扑需要较大增益,单级变换难度很大,两级变换效率较低。(2)蓄电池充电时大部分时间处于恒流充电状态,将电压源型拓扑应用于恒流工作状态,难以工作于最佳工作点,工作效率较低。应用恒电流型拓扑则解决了该问题。采用恒流拓扑为高压蓄电池组充电,设计合适的充电电流即可,无需考虑电压增益问题,单级变换即可适应应用需求。而且电流源型变换器恒流输出时,可以设计在最佳工作点,保证了工作效率。因此恒电流型拓扑应用于高压蓄电池组充电场合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LCL型恒流谐振拓扑设计的过程将变压器等效为理想模型,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的LCL恒流谐振电路中,在输入电压Udc和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应变压器高寄生参数的恒流谐振型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逆变电路,其包含若干个逆变模块,使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的原电源输入电压信号逆变为交流电压信号;谐振电路,其与逆变电路连接,接收所述逆变电路提供的交流电压信号;所述谐振电路设有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使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交流电流信号;补偿电路,其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所述补偿电路设有变压器、用于补偿变压器消耗的感性无功的第一补偿电容和用于补偿变压器的电流精度的第二补偿电容;所述第一补偿电容设置在变压器的原边一侧,所述第二补偿电容设置在变压器的副边一侧;整流电路,其与补偿电路连接,将所述补偿电路输出的交流电流信号转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变压器高寄生参数的恒流谐振型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逆变电路,其包含若干个逆变模块,使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的原电源输入电压信号逆变为交流电压信号;谐振电路,其与逆变电路连接,接收所述逆变电路提供的交流电压信号;所述谐振电路设有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使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交流电流信号;补偿电路,其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所述补偿电路设有变压器、用于补偿变压器消耗的感性无功的第一补偿电容和用于补偿变压器的电流精度的第二补偿电容;所述第一补偿电容设置在变压器的原边一侧,所述第二补偿电容设置在变压器的副边一侧;整流电路,其与补偿电路连接,将所述补偿电路输出的交流电流信号转换成直流电流信号,并输出至负载电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谐振型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容与所述谐振电感串联;所述谐振电容的计算公式为:其中,Lp为谐振电感;Cp为谐振电容;ωo为谐振频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流谐振型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含原边自感和副边自感,所述副边自感等于变压器的励磁电感加上变压器的副边漏感之和;所述第一补偿电容、所述谐振电感与变压器原边一侧的支路为串联;变压器原边一侧与所述谐振电感串联所形成的支路与所述谐振电容并联;所述第二补偿电容与变压器副边一侧的支路为串联,所述第二补偿电容与所述整流电路和负载电阻均并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谐振型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逆变模块分别为:第一逆变模块(11)、第二逆变模块(12)、第三逆变模块(13)和第四逆变模块(14);第一逆变模块(11)和第三逆变模块(13)串联,第二逆变模块(12)和第四逆变模块(14)串联;且第一逆变模块(11)和第三逆变模块(13)串联所在的支路与第二逆变模块(12)和第四逆变模块串联(14)串联所在的支路为并联连接;每个逆变模块设有逆变开关管、逆变二级管和逆变电容,任意一开关管分别对应地与逆变二级管和逆变电容并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恒流谐振型直流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阻接收的直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楠,蓝建宇,朱春晓,谢伟,何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