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2830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属于电气自动化设备领域。包括A、B、C三相稳压电路、一台并联变压器、三个交流输入端A、B、C以及三个交流输出端U、V、W,所述的A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A和交流输出端U,B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B和交流输出端V,C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C和交流输出端W,三个交流输入端A、B、C分别连接到所述的并联变压器的高压侧三相交流输入端。本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的优点是:通过无触点方式来实现有载调压器,提高装置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省去了三台串联变压器,降低了装置成本和损耗,减小了装置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属于电气自动化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偏远地区的35kV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线路末端,由于线路距离长,线路阻抗大,末端负荷较大时会导致末端电压偏低很多,影响用电负荷的正常运行。稳定线路末端电压的常用装置是有载调压变压器,它通过有载调压机械开关切换变压器的各电压等级的输出抽头来达到稳压的目的。有载调压开关的缺点是响应速度慢,而且有载调压开关的维护困难。而采用可控硅来实现无触点调压变压器时,由于线路电压较高,当可控硅直接在调压线路上进行开关动作时,对可控硅耐压以及对其的控制与保护技术要求都较高,所以一般会采用一个串联变压器来将调压补偿电压降低到一个较低电压来实现可控硅调压切换,但串联变压器的引入增加了装置体积、成本和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通过省去三相串联补偿变压器来降低装置体积、成本和损耗,并通过无触点方式来实现有载调压变压器,在实现所需要的稳定线路末端负荷电压的前提下,提高装置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本技术提出的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包括A相稳压电路、B相稳压电路、C相稳压电路、一台并联变压器、三个交流输入端A、B、C以及三个交流输出端U、V、W,所述的A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A和交流输出端U,所述的B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B和交流输出端V,所述的C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C和交流输出端W,三个交流输入端A、B、C分别连接到所述的并联变压器的高压侧三相交流输入端,A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A相功率绕组的三个输出抽头,A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A相控制电源绕组的两个输出抽头,B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B相功率绕组的三个输出抽头,B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B相控制电源绕组的两个输出抽头,C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C相功率绕组的三个输出抽头,C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C相控制电源绕组的两个输出抽头,A相稳压电路、B相稳压电路及C相稳压电路各含有一个光纤接收端和一个光纤发送端;所述的A相稳压电路、B相稳压电路和C相稳压电路分别包括一块控制板、一个自动旁路开关、六个反并联连接可控硅组,每相稳压电路的六个反并联连接可控硅组按三相全桥接线形式连接形成三个交流输入端以及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作为每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以及两个交流输出端,所述的自动旁路开关主触点并联在每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所述的控制板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接到每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所述的控制板的光纤接收端接到每相稳压电路的光纤接收端,所述的控制板的光纤发送端接到每相稳压电路的光纤发送端,所述的控制板还包括六个连接到所述的六个反并联连接可控硅组门极和阴极的控制端以及一个连接到所述的自动旁路开关的控制端。本技术提出的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的优点是:通过省去三相串联补偿变压器来降低装置体积、成本和损耗;通过无触点方式来实现有载调压变压器,在实现所需要的稳定线路末端负荷电压的前提下,提高装置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每相稳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1和图2中,1是并联变压器,2是A相稳压电路、B相稳压电路以及C相稳压电路,3是控制板,4是自动旁路开关,5是六个反并联连接可控硅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其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包括A相稳压电路、B相稳压电路、C相稳压电路、一台并联变压器1、三个交流输入端A、B、C以及三个交流输出端U、V、W。A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A和交流输出端U,B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B和交流输出端V,C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C和交流输出端W,三个交流输入端A、B、C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1的高压侧三相交流输入端,A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A相功率绕组的三个输出抽头,A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A相控制电源绕组的两个输出抽头,B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B相功率绕组的三个输出抽头,B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B相控制电源绕组的两个输出抽头,C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C相功率绕组的三个输出抽头,C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C相控制电源绕组的两个输出抽头,A相稳压电路、B相稳压电路及C相稳压电路各含有一个光纤接收端和一个光纤发送端。上述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中,A相稳压电路、B相稳压电路和C相稳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分别包括一块控制板3、一个自动旁路开关4和六个反并联连接可控硅组5,每相稳压电路的六个反并联连接可控硅组按三相全桥接线形式连接形成三个交流输入端以及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作为每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以及两个交流输出端。自动旁路开关4的主触点并联在每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控制板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接到每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控制板的光纤接收端接到每相稳压电路的光纤接收端,控制板的光纤发送端接到每相稳压电路的光纤发送端。控制板还包括六个连接到所述的六个反并联连接可控硅组门极和阴极的控制端以及一个连接到所述的自动旁路开关的控制端。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每相稳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每相稳压电路包括一块控制板(3)KZB、一个自动旁路开关(4)BP、六个反并联连接可控硅组(5)S1P/S1N-S6P/S6N,每相稳压电路的六个反并联连接可控硅组(5)S1P/S1N-S6P/S6N按三相全桥接线形式连接形成三个交流输入端I1/I2/I3以及两个交流输出端O1/O2,分别作为每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I1/I2/I3以及两个交流输出端O1/O2,自动旁路开关(4)BP的主触点并联在每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O1/O2,控制板(3)KZB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XP1/XP2接到该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P1/P2,控制板(3)KZB的光纤接收端XR接到每相稳压电路的光纤接收端R,控制板(3)KZB的光纤发送端XT接到每相稳压电路的光纤发送端T,控制板(3)KZB还包括六个连接到六个反并联连接可控硅组(5)S1P/S1N-S6P/S6N门极和阴极的控制端XS1-XS6以及一个连接到自动旁路开关(4)BP的控制端XBP。本技术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某相交流输入电压偏低或偏高时,有载调压器的控制器通过光纤发送切换命令到该相稳压电路,使其输出一个需要补偿的交流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稳压电路、B相稳压电路、C相稳压电路、一台并联变压器、三个交流输入端A、B、C以及三个交流输出端U、V、W,所述的A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A和交流输出端U,所述的B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B和交流输出端V,所述的C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C和交流输出端W,三个交流输入端A、B、C分别连接到所述的并联变压器的高压侧三相交流输入端,A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A相功率绕组的三个输出抽头,A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A相控制电源绕组的两个输出抽头,B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B相功率绕组的三个输出抽头,B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B相控制电源绕组的两个输出抽头,C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C相功率绕组的三个输出抽头,C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C相控制电源绕组的两个输出抽头,A相稳压电路、B相稳压电路及C相稳压电路各含有一个光纤接收端和一个光纤发送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串联变压器的无触点串联有载调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稳压电路、B相稳压电路、C相稳压电路、一台并联变压器、三个交流输入端A、B、C以及三个交流输出端U、V、W,所述的A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A和交流输出端U,所述的B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B和交流输出端V,所述的C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分别接到交流输入端C和交流输出端W,三个交流输入端A、B、C分别连接到所述的并联变压器的高压侧三相交流输入端,A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A相功率绕组的三个输出抽头,A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A相控制电源绕组的两个输出抽头,B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B相功率绕组的三个输出抽头,B相稳压电路的两个交流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侧B相控制电源绕组的两个输出抽头,C相稳压电路的三个交流功率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并联变压器的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华刘文辉赵香花路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西威清拓变流技术有限公司刘文华刘文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