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及智能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352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立体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及智能终端,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条形电极,第二基板上设有第二电极层,包括公共电极,微电极结构设置于第一电极层的边缘处的相邻两个第一条形电极之间,当液晶透镜用于分光模式时,电压驱动器向第一条形电极和微电极结构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向公共电极施加第二电压,驱动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分别在第一条形电极和微电极结构附近形成阵列排布的第一液晶透镜单元和第二液晶透镜单元,能够有效减弱甚至消除液晶透镜边缘的锯齿现象,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及智能终端
本技术涉及立体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及智能终端。
技术介绍
立体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液晶透镜和显示面板,液晶透镜对显示面板提供的立体图像进行分光而形成立体显示效果,为解决显示中出现的摩尔纹现象,一般将液晶透镜中的驱动电极倾斜放置,然而,倾斜放置的驱动电极会带来影响观看体验的另一干扰因素,具体地,液晶透镜在分光模式中,形成阵列排布的第一液晶透镜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显示面板中显示像素的排布方向存在一定夹角,而且为满足成像分光需要,第一液晶透镜单元的间距较大,导致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液晶透镜单元发生折射,且折射的角度较大,导致观看者观看立体显示装置时,在液晶透镜边缘存在较大的锯齿,影响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及智能终端,能够弱化液晶透镜在分光模式中边缘出现的锯齿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及智能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条形电极,各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倾斜排布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公共电极,所述第一条形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分别与电压驱动器电性连接;当所述液晶透镜用于分光模式时,所述电压驱动器向各所述第一条形电极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向所述公共电极施加第二电压,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之间的压差驱动所述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形成阵列排布的第一液晶透镜单元,每一所述第一液晶透镜单元对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条形电极,各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倾斜排布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公共电极,所述第一条形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分别与电压驱动器电性连接;当所述液晶透镜用于分光模式时,所述电压驱动器向各所述第一条形电极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向所述公共电极施加第二电压,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之间的压差驱动所述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形成阵列排布的第一液晶透镜单元,每一所述第一液晶透镜单元对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液晶单元对应的第一条形电极中,位于所述第一液晶透镜单元边缘处的两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的端部之间形成有一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中设有微电极结构,所述微电极结构与所述电压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微电极结构与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存在间隙且电性绝缘;当所述液晶透镜用于分光模式时,所述电压驱动器对所述微电极结构施加第二驱动电压,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与施加于所述第一液晶透镜单元边缘处的所述第一条形电极上的所述第一驱动电压相等,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之间的压差驱动所述微电极结构附近的所述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形成第二液晶透镜单元;所述第二液晶透镜单元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液晶透镜单元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透镜单元对应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所述电压驱动器设有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和第三电压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条形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电极结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压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公共电压电性连接;当所述液晶透镜用于分光模式时,所述电压驱动器通过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向所述第一条形电极输出所述第一驱动电压,所述电压驱动器通过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向所述微电极结构输出所述第二驱动电压,所述电压驱动器通过所述第三电压信号端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磊宫晓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