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内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2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鞋内底为足部运动提供缓冲和控制作用。鞋内底包括稳定托架和多个位于鞋内底核芯或者说基部的下侧上的荚状物。一些荚状物被选择有不同的材料性能,以利于控制足部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鞋内底的制作方法鞋内底本专利技术大致涉及一种改进了的鞋内底(insole),更具体地,涉及为 穿着者的足部提供緩冲和支持作用的改进的鞋内底。专利技术背景人脚是非常复杂的生物机体。在走路的时候,当脚后跟碰地时, 脚上负重一般是人身体重量的1.5倍。在跑步或者携带额外重量(例如 背包)的时候,脚上的负重可能超过身体重量的三倍。许多骨头、肌肉、 韦刃带和脚腱起到吸收及消耗碰撞力、支撑身体和其它负重的重量,以 及提供推进力的作用。适当设计的鞋内底能够协助足部完成这些功能 并保护脚免受伤害。鞋内底可以定做以满足个人特殊需求。它们可以基于使用者足部 的铸坤莫来制作,或者由按照使用者足部轮廓一莫制的热塑性材料制成。 然而,为一般大众制作这样的鞋内底不实际。像许多定做的物品一样, 定做的鞋内底往往是很贵的,因为需求量小且需要大量时间来制作并 使它变得合适'。为了使鞋内底可以销售给一般大众,鞋内底必须做成不需要个别 调整和修改就能够有益于使用者。 一般场外可以买到的第一类鞋内底 着重脚部緩冲功能,这样为了提升吸收沖击力。对于普通个人而言, 当进行轻微的、适当的运动,i者如走路或者跑步时,緩冲鞋内底足够 起作用。也就是说,緩冲鞋内底可以为这样的运动提供足够的緩冲和支持 作用。然而,对于比较费力或者在技术上富有挑战性的运动,诸如 携带重的背包或者穿越难走的地形,普通的緩冲鞋内底就不够了。在 这样的条件下,緩冲鞋内底本身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控制作用,并且在使用期间效果可能会降到最低点。场外的(over-the-counter)另 一类型鞋内底着重于控制作用。典型 地,像这样的鞋内底做得相对4交僵硬且刚性,这样通过限制脚的运动 而控制脚的弯曲和扭动。刚性的结构有利于控制运动,但不是很宽松。 因此,当足部运动到达由刚性结构带来的极限时,脚上的负重趋向于 突然改变且可能增加脚部结构的负重。因为生物组织、诸如腱和韧带 对它们所负重的比率很敏感,负重的突然改变可能会导致创伤或损 伤。考虑到上文所述的情况,希望能够提供一种具有緩冲和控制作用 的场外鞋内底。还希望能够提供对一般大众比较实用的、具有緩冲和控制作用的 鞋内底。专利技术概述考虑到上文所述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緩冲和控 制作用的场外鞋内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对于一般大众比较实用的,具有緩 冲和控制作用的鞋内底。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和优点都是由具有控制和緩冲作用的 鞋内底提供的。鞋内底包括有相互作用的部件的系统,这些相互作用 的部件协作以达到所希望的脚部緩冲和运动控制作用。该部件包括泡 沫塑料核芯(core),半刚性的稳定托架(stability cradle)和多个有弹性的 荚状物(pod)和衬垫(pad)。可以选择部件的性能、尺寸、形状以及位置 以获得到所希望的緩冲和控制作用。更具体地是为了获得所希望的生 物才几械功能。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相一致,緩冲核芯或者说基部与相对较硬的稳定 托架和多个弹性材料制成的荚状物结合以形成具有緩沖、稳定和控制 作用的鞋内底。通过改变尺寸、形状和荚状物的材料性能(materialproperty),所设计的鞋内底可以满足过度的/不足的旋前动作 (pronation)、过度的/不足的旋后动作(supination)和其它与足部运动相关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鞋内底的部件^jc久性地相互粘贴在一 起,以制造出为特定类型或者特定范围的运动而设计的鞋内底。然后 利用多种鞋内底设计来满足不同运动的宽泛需求。在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 例中,鞋内底包括有多个具有不同特性的可互换的英状物。使用这样 的全套工具,最终用户可以选择性地改变荚状物来订制满足特殊运动 的需求的鞋内底。附图简述参考下文详细说明和附图,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 和优点,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数字指的是相似的零件,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与本专利技术原理一致的鞋内底的所示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和图3是分别显示了图1中鞋内底的基部和稳定托架的透视图;图4到图7分别是图1中鞋内底的背面视图(顶部视图)、脚底视 图(底部视图)、夕卜侧(lateral)视图(夕卜视图)和后视图; 图8是图1中鞋内底的纵向截面图; 图9和图IO是图1中鞋内底的横向截面图;而 图ll是足部骨头附加在图1鞋内底上时的脚底示意图。专利技术详述参考图l到图11,与本专利技术原理一致的鞋内底构造公开在其中。 正如图1的分解视图所示,鞋内底20是复合结构,其包括基部22、 稳定托架24、后跟外侧荚状物(lateral heel pod)26、后跟内侧荚状物 (medial heel pod)28、中足外侧荚状物30、前足荚状物32、外翻部(valgus) 衬垫34和上部薄板36。尽管在图1中看不到,鞋内底20还包括设置在基部22和上部薄板36之间的薄衬垫,以形成横向的足弓支持部38, 其可以在图4到图9中看见。正如图2所示,基部22大致具有完整或者部分鞋内底的形状。基 部22优选地由一层或者多层具有合适緩冲性能的泡沫塑料或者其它 材料制成。例如,基部22可以包括顶层和底层,顶层由大约2毫米、 肖氏(Shore)硬度为C25-55的EVA泡沫塑料构成,底层由大约4.5毫 米、肖氏硬度为C40-65的EVA泡沫塑料构成。更优选地,基于鞋内 底使用者的运动类型而挑选基部22的材料。轻松的运动挑选较软的 材料,而较硬的材料更适合难度较大的运动。例如,基部的顶侧由肖 氏硬度为C30-35的EVA材料制成,而底侧由肖氏硬度为C45的EVA 材料制成,该基部适合为例如徒步旅行而设计的鞋内底。但是,顶侧 和基部的EVA层的肖氏硬度分別为C45-50和C60,这样的基部更适 合为背包运动而设计的鞋内底。基部22有凸起的边缘40,其环绕脚后跟且部分沿脚侧延伸,这 样使得鞋内底与脚的自然形状一致。如图6-10所示,凸起边缘24的 高度在脚内侧位置一般较高,在脚外侧高度较低,而基部材料在脚内 侧位置也较厚。基部22还包括凹部42、 44和46,其分别与稳定托架 24、前足荚状物32和外翻部村垫34配合。基部22部分设置在稳定托架24的内部,稳定托架提供刚性给鞋 内底20。优选地,稳定托架24由有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以控制脚部 运动,例如,稳定托架24可以由肖氏硬度为A90的聚丙烯制成。稳定托架24大致地从跟骨(在其下方)延伸,穿过脚的中部跗骨关 节。然而,向前的内侧部分形成为可以调节脚趾离地(toeoff)时第一跖 骨的向下运动(如下所述)。围绕后跟即沿稳定托架24外侧的压痕58 有助于提高鞋内底20与鞋子的适合度,并且降低鞋内底20与鞋子之 间的移动。如图6-10所示,稳定托架24包括壁,其包裹基部22的侧部和后 部以提供对脚的支持。优选地,稳定托架24为大约3毫米厚,壁的厚度从2毫米逐渐减少到0.5毫米。因为较大的负重,在脚的内侧, 稳定托架24的边优选地较高。例如,稳定托架24的内側48在纵向 足弓内侧下延伸向上。槽50提高沿稳定托架24内侧的弹性,而并不 牺牲对纵向足弓的支持。优选地,基部22模制而成,因此泡沫塑料 材料52和54部分插入槽50和孔56中,使得其大致对齐稳定托架34 的外表面,以机械地将稳定托架24和基部22锁定在一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在鞋子中的鞋内底,所述鞋内底包括:具有符合鞋子内部的形状的、并具有顶侧和底侧的核芯;设置在所述核芯底侧上的稳定托架;和从所述核芯底部设置的第一荚状物和第二荚状物,其中,所述第一荚状物和所述第二荚状物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5-8-12 11/202,6201.一种用在鞋子中的鞋内底,所述鞋内底包括具有符合鞋子内部的形状的、并具有顶侧和底侧的核芯;设置在所述核芯底侧上的稳定托架;和从所述核芯底部设置的第一荚状物和第二荚状物,其中,所述第一荚状物和所述第二荚状物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荚状 物和所述第二荚状物包括设置在后跟外侧与后跟内侧下的荚状物。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后跟内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外侧的荚状物 的肖氏硬度范围在C45-50之间,而内侧的荚状物的肖氏硬度大约是 C60。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荚状 物的肖氏硬度范围在C50-55之间,所述内侧荚状物的肖氏硬度范围 大约在C65-70之间。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荚状 物的硬度以控制旋前动作的速率。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基于鞋内底所 设计用于的运动类型而选择所述荚状物的硬度。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内底还 包括中足荚状物,其设置在后跟外侧荚状物前,且沿着鞋内底与脚外 侧相,十应的一部分。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托架 形成为能够让第一跖骨在脚趾离地时弯曲。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内底还 包括前足荚状物,其设置在所述核芯的下方、所述鞋内底与脚掌相对应的部分处。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托 架和所述前足荚状物形成为能够允许笫 一跖骨在脚趾离地时弯曲。1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内底还 包括村垫,其从鞋内底、在与外翻处相对应的区域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P谢斯金RM弗雷德里克森
申请(专利权)人:斯彭科医疗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