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314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铀矿勘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成矿作用基础空间数据库;步骤2、确定关键控矿因素;步骤3、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关键控矿因素,提取成矿作用变量;步骤4、根据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矿作用变量构建成矿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建立空间数据库和确定关键控矿因素,能够充分系统的总结控矿因素;结合建立空间数据库、确定关键控矿因素和提取成矿作用变量可从复杂的地质现象中分解出关键的成矿要素,揭示其相互关系,提高找矿命中率,加快找矿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铀矿勘查
,具体涉及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
技术介绍
碱交代成矿作用研究在热液矿床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碱交代型铀矿床是指在先生成的钠交代(或钾交代)岩中,再次形成的碱交代热液铀矿床。在我国50余年的铀矿地质勘查过程中,已找到一定数量的碱交代岩型铀矿床。我国南方以罗渡矿床为代表,在我国北方以芨岭矿床为代表。在矿床勘查和研究过程中,已积累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因此,“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的构建,为快速确立碱交代型铀矿找矿目标区域、进行成矿潜力预测、提高找矿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建立主要根据蚀变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含矿热液来源等方面,对于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研究尚无成熟的技术方法,难度较大。因此,开展“构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找矿命中率,加快找矿速度。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成矿作用基础空间数据库;步骤2、确定关键控矿因素;步骤3、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关键控矿因素,提取成矿作用变量;步骤4、根据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矿作用变量构建成矿模式。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碱交代岩工作区范围,选择一定比例的比例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进行岩石-构造剖面测量,将搜集的各类资料数字化并投影变换,采用GIS平台建立成矿作用基础空间数据库。所述的步骤1中的比例尺为1:1000~1:50000比例尺;所述的步骤1中的中的各类资料包括航放资料、地质资料、航磁资料、遥感资料。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进行岩石-构造剖面测量,确定碱交代岩发育规模,并采集工作区碱交代岩和地层围岩样品;步骤2.2、在显微镜上观察岩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和蚀变特征,依据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以分析铀矿物的化学组分和铀的存在形式,确定碱交代岩和岩性接触面的矿物组成对碱交代型铀矿床的控制作用;步骤2.3、将采集的样品粉碎至200目,重量超过50g,并对其粉末进行主、微量元素测定,确定碱交代岩和岩性接触面的化学组成对碱交代型铀矿床的控制作用;步骤2.4、根据地质剖面测量及遥感影像解译,确定碱交代岩构造发育情况、划分构造期次。所述的步骤2.2中的采用JXA-8100电子探针分析仪分析铀矿物的化学组分和铀的存在形式。所述的步骤2.3中进行测定主元素测定采用AB-104LX射线荧光光谱仪或者PW2404X射线荧光光谱仪。所述的步骤2.3中进行测定微量元素采用ELEMENT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步骤2.1中得到的碱交代岩规模提取碱交代岩变量;根据步骤2.2、步骤2.3中得到的岩性接触面两侧岩石矿物及化学组成提取岩性接触面变量;根据步骤2.4中得到的基于遥感影像解译、岩石-构造剖面测量等确定构造发育情况及划分构造期次,提取构造变量;并将上述碱交代岩变量、岩性接触面变量、构造变量叠加在步骤1建立的成矿作用基础空间数据库中,进行变量组合求交集,提取成矿作用变量。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矿作用变量,利用GIS平台或Corel-DRAW软件绘制碱交代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充分系统的总结控矿因素,并且能够从复杂的地质现象中分解出关键的成矿要素,该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明确指出了碱交代岩、构造作用和岩性接触面对碱交代型铀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揭示了铀矿床分布规律。本方法可指明碱交代型铀矿找矿目标区域,并且为地质类比和地质研究提供思路,提高找矿命中率,极大地提高找矿效果,实现铀矿找矿的技术突破;本方法涵盖面广、有效性好、适用性强。通过建立空间数据库和确定关键控矿因素,能够充分系统的总结控矿因素;结合建立空间数据库、确定关键控矿因素和提取成矿作用变量可从复杂的地质现象中分解出关键的成矿要素,揭示其相互关系,提高找矿命中率,加快找矿速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成矿作用基础空间数据库;根据碱交代岩工作区范围,选择1:1000~1:50000比例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进行岩石-构造剖面测量,将搜集的各类资料(航放资料、地质资料、航磁资料、遥感资料)数字化并投影变换,采用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成矿作用基础空间数据库。步骤2、确定关键控矿因素;关键控矿因素包括碱交代岩发育规模、碱交代岩和岩性接触面的矿物组成对碱交代型铀矿床的控制作用、碱交代岩和岩性接触面的化学组成对碱交代型铀矿床的控制作用、以及碱交代岩构造发育情况、构造期次,确定关键控矿因素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进行岩石-构造剖面测量,确定碱交代岩发育规模,并采集工作区碱交代岩和地层围岩样品,样品要求新鲜,一般为3cm×6cm×9cm;步骤2.2、在显微镜上观察岩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和蚀变特征,依据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采用JXA-8100电子探针分析仪,分析铀矿物的化学组分和铀的存在形式,确定碱交代岩和岩性接触面的矿物组成对碱交代型铀矿床的控制作用;步骤2.3、将采集的样品粉碎至200目,重量超过50g,并对其粉末分别进行主、微量元素测定,确定碱交代岩和岩性接触面的化学组成对碱交代型铀矿床的控制作用;测定主量元素包括:SiO2、CaO、Al2O3、MgO、P2O5、MnO、TiO2、K2O、Na2O、Fe2O3、FeO;测定的微量元素包括:Li、Be、Sc、V、Cr、Co、Ni、Cu、Zn、Ga、Rb、Sr、Nb、Mo、Cd、In、Sb、Cs、Ba、Ta、W、Tl、Pb、Bi、Th、U、Zr、Hf、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测定主元素测定采用AB-104LX射线荧光光谱仪或者PW2404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微量元素采用ELEMENT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步骤2.4、根据地质剖面测量及遥感影像解译,确定碱交代岩构造发育情况、划分构造期次,并厘定出碱交代岩控矿构造、导矿构造、容矿构造和破矿构造。步骤3、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关键控矿因素,提取成矿作用变量;根据步骤2.1中得到的碱交代岩规模提取碱交代岩变量;根据步骤2.2、步骤2.3中得到的岩性接触面两侧岩石矿物及化学组成提取岩性接触面变量;根据步骤2.4中得到的基于遥感影像解译、岩石-构造剖面测量等确定构造发育情况及划分构造期次,提取构造变量;并将上述碱交代岩变量、岩性接触面变量、构造变量叠加在步骤1建立的成矿作用基础空间数据库中,进行变量组合求交集,提取成矿作用变量。其中,碱交代岩变量中将碱交代岩规模大于500m2规定为0.5,规模在500m2~100m2之间规定为0.4,规模在100m2~10m2之间规定为0.3,规模在10m2~5m2之间规定为0.2,规模在5m2~1m2之间规定为0.1;构造变量中将容矿构造规定为0.3,导矿构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成矿作用基础空间数据库;步骤2、确定关键控矿因素;步骤3、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关键控矿因素,提取成矿作用变量;步骤4、根据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矿作用变量构建成矿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成矿作用基础空间数据库;步骤2、确定关键控矿因素;步骤3、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关键控矿因素,提取成矿作用变量;步骤4、根据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矿作用变量构建成矿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碱交代岩工作区范围,选择一定比例的比例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进行岩石-构造剖面测量,将搜集的各类资料数字化并投影变换,采用GIS平台建立成矿作用基础空间数据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比例尺为1:1000~1:50000比例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中的各类资料包括航放资料、地质资料、航磁资料、遥感资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构建碱交代型铀矿成矿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进行岩石-构造剖面测量,确定碱交代岩发育规模,并采集工作区碱交代岩和地层围岩样品;步骤2.2、在显微镜上观察岩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和蚀变特征,依据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以分析铀矿物的化学组分和铀的存在形式,确定碱交代岩和岩性接触面的矿物组成对碱交代型铀矿床的控制作用;步骤2.3、将采集的样品粉碎至200目,重量超过50g,并对其粉末进行主、微量元素测定,确定碱交代岩和岩性接触面的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云范洪海顾大钊高洪雷宋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