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313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属于流体的管道运输增压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中设计了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其中,第一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橡胶、第二减震橡胶、第三减震橡胶和第四减震橡胶,第二减震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减震弹簧。该装置在不需要任何外加辅助以及动力装置的条件下,将连续流动的气体转化为脉冲流动,提高射流的压力幅值以及流动速度,起到了增压器的作用;同时,设计的二级减震装置,有效地削弱了腔室外部和内壁面的振动,在降低能耗的前提下,可广泛应用于管道气体的长距离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体的管道运输增压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管道气体长距离输送方面所面临的应用瓶颈主要体现在:气体长输管道的输送量提高难度大,气体在管道传输过程中的压力损失以及摩擦阻力较大。管道提输技术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1、增大入口管道气压或管道直径;2、建设复线;3、采用天然气管道减阻剂技。在现有的输送条件下,这三种方法成本均较高。自激振荡脉冲流利用自激振荡效应将平均射流变为脉冲射流,将流体沿管道壁面的流动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管道流体的摩擦阻力,增大了输气量传统的自激振荡管道脉冲增压运输器在提升管道输气量上有明显的效果,但由于自激振荡效应带来的低频脉动,使腔体的壁面产生一定的幅值跳动,长此以往,腔体的壁面可能发生疲劳断裂,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如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549260U,授权公告日:2014-04-16)公开了一种管道增压运输器,该增压运输器包括脉冲流发生装置和整流器,它利用整流器消除附加涡,利用脉冲流发生装置增压,该装置能提供更高的脉冲压力,缺点是与此同时带来的压力振幅同样变大,没有采取有效的减震装置来提高增压运输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该装置设计了减震装置,在保证腔体结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管道的增压运输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包括自激振荡上喷嘴,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为横向截面为十字型的实心圆筒,所述实心圆筒内开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为进气管入口端直径大于进气管出口端直径的空心圆台体,所述进气管与自激振荡上喷嘴的横向对称轴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的外表面通过第一减震橡胶与空心圆筒状内衬套的内表面上的一个缺口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套的外围设有中心对称轴与内衬套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圆筒状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表面通过第二减震橡胶与内衬套的外表面密封固定相连,所述内衬套的出口端设有第三减震橡胶,所述第三减震橡胶将外壳的内表面与碰撞壁的外表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碰撞壁为内部开有空心圆柱腔体的圆台体,所述碰撞壁的出口端通过第四减震橡胶与下游喷嘴的入口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下游喷嘴的出口端密封固定连接下节管道的入口端,所述内衬套内的空心圆筒、碰撞壁内的空心圆柱腔体及下游喷嘴内的空心腔体构成腔室,所述腔室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保持内部相通。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开有八个对称分布的通孔,所述八个通孔的中心线均与外壳的横向轴线垂直,所述内衬套上与所述八个通孔竖直对应的位置均设有3mm的下沉孔,所述八个通孔内均滑动设有导向杆,所述八个导向杆外围均套有减震弹簧,所述八个减震弹簧的一端深入下沉孔内部,另一端与外壳保持相连。再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有锥角α1为15°。更进一步地,所述腔室的最大内径DT为自激振荡上喷嘴最小内径d1的3~8倍,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与碰撞壁之间的距离L为自激振荡上喷嘴最小内径d1的6~8倍。更进一步地,所述碰撞壁的锥度α为110°~120°。更进一步地,所述下游喷嘴内有锥角α2为20°。更进一步地,所述下游喷嘴的最小内径d2为自激振荡上喷嘴最小内径d1的1~2倍。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在不需要任何外加辅助以及动力装置的条件下,将连续流动的气体转化为脉冲流动,提高射流的压力幅值以及流动速度,起到了增压器的作用;2、本技术的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设计了二级减震装置,有效地削弱了腔室外部和内壁面的振动,在降低能耗的前提下,可广泛应用于管道气体的长距离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的主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的左视图;图中各部件的标号如下:腔室1、进气管2、出气管3、自激振荡上喷嘴4、内衬套5、外壳6、碰撞壁7、下游喷嘴8、下节管道9、第一减震橡胶10a、第二减震橡胶10b、第三减震橡胶10c、第四减震橡胶10d、导向杆11:通孔11a、减震弹簧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主要内容,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该装置包括自激振荡上喷嘴4,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4优选为横向截面为十字型的实心圆筒,如图1所示的,即两个不同直径的实心圆筒套在一起,使得该自激振荡上喷嘴4的纵向截面为圆环形,直径较小的实心圆筒的顶端和低端都伸出直径较大的实心圆筒。在所述实心圆筒内开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为进气管入口端直径大于进气管出口端直径的空心圆台体,且圆台体的锥角α1优选为15°,所述进气管2与自激振荡上喷嘴4的横向对称轴在同一条直线上,结合图1可知,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4有两个管口径,其中,较小管口径也为进气管2的入口端直径用于与输气管道的管口相连,如图1所示,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4的右端外表面通过第一减震橡胶10a与空心圆筒状内衬套5的内表面上的一个缺口密封固定连接(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所述内衬套5的外围设有中心对称轴与内衬套5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圆筒状外壳6,所述外壳6的内表面与内衬套5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减震橡胶10b,所述第二减震橡胶10b将外壳6的内表面与内衬套5的外表面密封固定相连(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所述内衬套5的出口端还设有第三减震橡胶10c,所述第三减震橡胶10c将外壳6的内表面与碰撞壁7的外表面密封固定连接(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所述碰撞壁7为内部开有空心圆柱腔体的圆台体,所述圆台体的锥角斜度α,又称为锥度α为110°~120°,(本实施例优选为120°),所述碰撞壁7的出口端通过第四减震橡胶10d与下游喷嘴8的入口端密封固定连接(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所述下游喷嘴8内部也开有空心圆台体,且空心圆台体的锥角α2优选为20°,所述下游喷嘴8的出口端密封固定连接下节管道9的入口端(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因此,所述内衬套5内的空心圆筒、碰撞壁7内的空心圆柱腔体及下游喷嘴8内的空心圆台体构成了腔室1,再次结合图1可知,所述下游喷嘴8的出口端密封固定连接下节管道9的入口端(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所述下节管道9内开设有空心圆筒状的出气管3,所述腔室1两端分别与进气管2和出气管3保持内部相通。再次结合图1可知,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4的最小内径为d1,d1也可为图1所示的进气管出口端直径,所述腔室1的最大内径为DT,DT也为图1所示的内衬套5的内径,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4出口端与碰撞壁7进口端之间的距离L,所述下游喷嘴8的最小内径d2,d2也为下游喷嘴8进口端的直径,同时,所述腔室1的最大内径DT为自激振荡上喷嘴4最小内径d1的3~8倍,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4出口端与碰撞壁7进口端之间的距离L为自激振荡上喷嘴4最小内径d1的6~8倍,所述下游喷嘴8的最小内径d2为自激振荡上喷嘴4最小内径d1的1~2倍,所述下游喷嘴8的最小内径d2也为碰撞壁7的内径。因此,上述第一减震橡胶10a、第二减震橡胶10b、第三减震橡胶10c和第四减震橡胶10d构成了该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的一级减震装置,利用减震橡胶的焊接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包括自激振荡上喷嘴(4),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4)为横向截面为十字型的实心圆筒,所述实心圆筒内开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为进气管入口端直径大于进气管出口端直径的空心圆台体,所述进气管(2)与自激振荡上喷嘴(4)的横向对称轴在同一条直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4)的外表面通过第一减震橡胶(10a)与空心圆筒状内衬套(5)的内表面上的一个缺口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套(5)的外围设有中心对称轴与内衬套(5)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圆筒状外壳(6),所述外壳(6)的内表面通过第二减震橡胶(10b)与内衬套(5)的外表面密封固定相连,所述内衬套(5)的出口端设有第三减震橡胶(10c),所述第三减震橡胶(10c)将外壳(6)的内表面与碰撞壁(7)的外表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碰撞壁(7)为内部开有空心圆柱腔体的圆台体,所述碰撞壁(7)的出口端通过第四减震橡胶(10d)与下游喷嘴(8)的入口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下游喷嘴(8)的出口端密封固定连接下节管道(9)的入口端,所述内衬套(5)内的空心圆筒、碰撞壁(7)内的空心圆柱腔体及下游喷嘴(8)内的空心腔体构成腔室(1),所述腔室(1)两端分别与进气管(2)和出气管(3)保持内部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包括自激振荡上喷嘴(4),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4)为横向截面为十字型的实心圆筒,所述实心圆筒内开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为进气管入口端直径大于进气管出口端直径的空心圆台体,所述进气管(2)与自激振荡上喷嘴(4)的横向对称轴在同一条直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激振荡上喷嘴(4)的外表面通过第一减震橡胶(10a)与空心圆筒状内衬套(5)的内表面上的一个缺口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套(5)的外围设有中心对称轴与内衬套(5)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圆筒状外壳(6),所述外壳(6)的内表面通过第二减震橡胶(10b)与内衬套(5)的外表面密封固定相连,所述内衬套(5)的出口端设有第三减震橡胶(10c),所述第三减震橡胶(10c)将外壳(6)的内表面与碰撞壁(7)的外表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碰撞壁(7)为内部开有空心圆柱腔体的圆台体,所述碰撞壁(7)的出口端通过第四减震橡胶(10d)与下游喷嘴(8)的入口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下游喷嘴(8)的出口端密封固定连接下节管道(9)的入口端,所述内衬套(5)内的空心圆筒、碰撞壁(7)内的空心圆柱腔体及下游喷嘴(8)内的空心腔体构成腔室(1),所述腔室(1)两端分别与进气管(2)和出气管(3)保持内部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管道增压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的外表面上开有八个对称分布的通孔(11a),所述八个通孔(11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长健汪朝晖潘正江姜昆王永龙孙笑樊佳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