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扫风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954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扫风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连杆包括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空调器内的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第一连杆转动,另一端通过一卡扣结构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这样,一方面使得扫风连杆的连接更加方便且牢固,可靠性高,另一方面,可以分别加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有利于实际生产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便于拆卸和更换,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的扫风连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扫风连杆。
技术介绍
空调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纯净度,气流速度进行处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设备,其主要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纯净度,让室内空气保持在最适宜于人的状态。比如,在夏天室内温度较高时,通过吹送低温空气,对室内进行制冷,而在冬天向室内吹送暖风,进行供暖。目前,出于扫风方面的考虑,目前广泛使用的为分体式空调通常包括中框、设置在中框背面的底座、以及设置在中框正面的面板,在底座上设有蜗壳,蜗壳的蜗舌和底座之间限定了出风口,在出风口处通常设置有扫风组件。现有的扫风组件大多包括扫风连杆及设置在扫风连杆上的扫风叶片,如专利号为CN201410394984.6(申请公布号为CN10412168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空调器及其扫风机构》,该扫风机构包括扫风叶片和扫风连杆,数片所述扫风叶片间隔连接在所述扫风连杆上的轴孔中;其特征在于:至少2个所述轴孔与所述扫风叶片之间为径向过盈配合,该扫风机构实现了自动扫风功能,但是,采用的扫风连杆为一体式结构,不利于实际扫风连杆的加工,以及扫风连杆与扫风叶片的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调器的扫风连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的扫风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连杆包括有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所述第一连杆(1)的一端与空调器内的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第一连杆(1)转动,另一端通过一卡扣结构(3)与所述第二连杆(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的扫风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连杆包括有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所述第一连杆(1)的一端与空调器内的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第一连杆(1)转动,另一端通过一卡扣结构(3)与所述第二连杆(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扫风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3)包括有卡接体(31)和与卡接体(31)相适配的装配槽(32),所述卡接体(31)的形状大致呈U型,所述卡接体(31)设置于第一连杆(1)上,所述装配槽(32)设置于第二连杆(2)上,所述第一连杆(1)通过卡接体(31)与装配槽(32)的限位配合而与第二连杆(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扫风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体(31)包括第一卡接部(311)、第二卡接部(312)以及设置于第一卡接部(311)和第二卡接部(312)之间的第三卡接部(313),所述第一卡接部(311)与第一连杆(1)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在第二卡接部(31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定位支撑部(21),在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处于安装状态下,所述定位支撑部(21)位于第二卡接部(312)与第一连杆(1)之间且分别与第二卡接部(312)上部和第一连杆(1)下部相抵,所述第三卡接部(313)的下部与装配槽(32)内侧底部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扫风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部(21)的横截面大致呈L型,所述定位支撑部(21)包括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定位块(211)和纵向设置的第二定位块(212),在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处于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杆(1)和第二卡接部(312)分别与第一定位块(2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扫风连杆,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范林清孙常权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