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电地热施工工艺中只有2或3层,分别为隔热保温层,反射层和承重拉力层。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于发热电缆的影响。比如,基层地面的平整度,地面是否干燥,长时间后隔热层是否塌陷,反射效果与承重效果等。因此严重影响了电地热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用户体验。由我公司技术创造的吉辉蓄热式电地热施工工艺流程共有5层,解决了大部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能。普通的电地热铺设工艺粗糙,简单,严重影响了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也给安全性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增加了使用费用与维修成本。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电地暖系统中,地面返潮,线体塌陷,发热效果以及使用寿命等问题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本技术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潮层、隔热层、承重层、反射层、拉力层、发热层,其中所述防潮层为pe薄膜或pvc薄膜,所述隔热层由多个挤塑板拼接而成,所述承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潮层、隔热层、承重层、反射层、拉力层、发热层,其中所述防潮层为pe薄膜或pvc薄膜,所述隔热层由多个挤塑板拼接而成,所述承重层为石膏板,所述反射层为铝箔反射膜,所述拉力层由多个间距铺设的金属网构成,所述发热层由多根间距设置的发热电缆构成,所述发热电缆的直径为2mm,相邻发热电缆的布线间距为9至1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潮层、隔热层、承重层、反射层、拉力层、发热层,其中所述防潮层为pe薄膜或pvc薄膜,所述隔热层由多个挤塑板拼接而成,所述承重层为石膏板,所述反射层为铝箔反射膜,所述拉力层由多个间距铺设的金属网构成,所述发热层由多根间距设置的发热电缆构成,所述发热电缆的直径为2mm,相邻发热电缆的布线间距为9至1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还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是厚度为20mm-3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容重≥20Kg/cm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发热层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蓄热层、装饰层,还包括防潮层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找平层、基层,所述找平层为水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电地热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层为水泥板,所述装饰层为花岗石、大理石、陶瓷砖或木地板,所述装饰层的热阻小于0.05m2·K/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吉辉节能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