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视光电观瞄设备的复合式旋转动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861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周视光电观瞄设备的复合式旋转动密封结构,属于机械密封领域。本旋转动密封结构主要固定体、旋转体及密封结构形式组成,固定体与旋转体之间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采用端面动密封、径向动密封和迷宫密封;端面动密封通过垫圈3、第一压力密封环4和U型密封圈5实现;固定体与旋转体接触后,通过垫圈3和第一压力密封环4将U型密封圈5压紧,实现端面动密封;径向动密封和迷宫密封通过固定体与旋转体上的连续环状间隙实现,并且在环状间隙内填充毛毡油圈,增强迷宫密封8对雨水和灰尘等的防护效果。三者相互配合,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好、可靠性高、寿命长、加工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周视光电观瞄设备的复合式旋转动密封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的动密封技术,具体是一种复合式旋转动密封结构,用于实现高可靠、长寿命的旋转动密封。
技术介绍
旋转动密封常见于周视光电观瞄设备等机电设备,其密封效果直接影响着设备的整体性能,是机电设计过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工程上经常用的旋转动密封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接触式密封,以挤压密封、成型密封件密封(由U型等唇形密封件和O型圈等挤压密封件构成)和油封为代表,第二类是非接触型密封形式,如磁流体密封及迷宫式密封等。如在专利文献“一种船载光电设备旋转动密封装置(CN102022541A)”中采用迷宫密封的方式实现旋转动密封,在专利文献“一种旋转动密封结构(CN103216622A)”中采用O型圈密封的方式实现旋转动密封,在文献“周视光电观瞄设备动密封的摩擦力矩分析”中采用U型密封圈、迷宫密封、磁流体密封等方式实现旋转动密封。对于接触式密封,由于采用机械式接触,此类密封带来的摩擦力矩比较大。而且为达到气密要求,一般要求与密封圈有相对旋转的接触面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如Saint-Gobain公司的OmniSeal对有气密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周视光电观瞄设备的复合式旋转动密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周视光电观瞄设备的复合式旋转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旋转动密封由固定体、旋转体及密封结构形式组成,具体包括固定体1,旋转体2,垫圈3,第一压力密封环4,U型密封圈5,O型密封圈6,第二压力密封环7和迷宫密封8;固定体与旋转体之间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采用端面动密封、径向动密封和迷宫密封;所述端面动密封通过垫圈3、第一压力密封环4和U型密封圈5实现;固定体接触面上开有放置垫圈3的环状凹槽、旋转体接触面上开有放置U型密封圈5的环形沟槽;固定体与旋转体接触后,通过垫圈3和第一压力密封环4将U型密封圈5压紧,实现端面动密封;所述径向动密封和迷宫密封通过固定体与旋转体上的连续环状间隙实现;其中在固定体与...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24 CN 20171026938401.一种周视光电观瞄设备的复合式旋转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旋转动密封由固定体、旋转体及密封结构形式组成,具体包括固定体1,旋转体2,垫圈3,第一压力密封环4,U型密封圈5,O型密封圈6,第二压力密封环7和迷宫密封8;固定体与旋转体之间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采用端面动密封、径向动密封和迷宫密封;所述端面动密封通过垫圈3、第一压力密封环4和U型密封圈5实现;固定体接触面上开有放置垫圈3的环状凹槽、旋转体接触面上开有放置U型密封圈5的环形沟槽;固定体与旋转体接触后,通过垫圈3和第一压力密封环4将U型密封圈5压紧,实现端面动密封;所述径向动密封和迷宫密封通过固定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草王惠林成刚宁飞张宝泉张文博郑凤翥陆红强常新宇吴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