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减缩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232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减缩剂,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水玻璃3‑6份、氧化钙0.5‑2份、聚丙烯酰胺15‑28份、粉煤灰45‑60份、硅酸钾0.1‑0.8份、聚乙二醇2‑8份、聚丙烯纤维1‑4份、芦荟2‑5份、助成膜物3‑12份和水50‑7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布了该产品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产品渗透入再生混凝土的内部,填充再生混凝土微孔或和再生混凝土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膨胀密实的物质,降低再生混凝土内部毛细管内水的表面张力,可以减少再生混凝土收缩;水玻璃和助成膜物形成一层保水膜,可以防止水分蒸发和减缩剂挥发,本产品无毒、无味,对环境无污染,适用于各种环境及条件的再生混凝土表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减缩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混凝土领域,具体是一种再生混凝土减缩剂。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当代建筑工程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自1824年水泥问世及混凝土的随之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混凝土工程技术总是伴随着工程建设的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而进步的。随着资源的减少,人们研制出来了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与此同时,再生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的是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劣化问题。由于耐久性不足导致结构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难以估量。混凝土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涉及到材料配合比、结构设计、施工及后期养护等各个环节,并且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交叉影响和作用,使得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变的十分复杂。从工程结构失效破坏等特征来看,再生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应该是控制工程裂缝的第一要素,裂缝是结构破坏失效所表现的宏观形式,而产生裂缝的机理过程是与再生混凝土材料本体变化密切相关,早期混凝土工程裂缝的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生混凝土减缩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水玻璃3‑6份、氧化钙0.5‑2份、聚丙烯酰胺15‑28份、粉煤灰45‑60份、硅酸钾0.1‑0.8份、聚乙二醇2‑8份、聚丙烯纤维1‑4份、芦荟2‑5份、助成膜物3‑12份和水50‑7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减缩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水玻璃3-6份、氧化钙0.5-2份、聚丙烯酰胺15-28份、粉煤灰45-60份、硅酸钾0.1-0.8份、聚乙二醇2-8份、聚丙烯纤维1-4份、芦荟2-5份、助成膜物3-12份和水50-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减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成膜物采用十二碳醇酯或者丁苯乳胶,氧化钙的粒度为50-8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减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平均分子量为(300-800)×104,聚丙烯纤维的平均分子量为6000-10000,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2000,水玻璃的模数为1.2-1.5。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氧化钙与氧化钙重量2-4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在55-70摄氏度之间搅拌加热成石灰乳,然后缓慢加入粉煤灰和硅酸钾,保持加热温度及搅拌40-60分钟,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