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瓶底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219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瓶瓶底冷却装置,包括加热腔和冷却腔,加热腔的顶面中间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在第一滑槽正上方设有一个第一传动带,加热腔右端上部连接有一个有底无盖的长方体型的放瓶舱,在放瓶舱内右侧设有第一推瓶器,加热腔的左端连接有落瓶舱,落瓶舱的上部右侧与加热腔连通,下端延伸到冷却腔右侧内,底部右侧设有第二推瓶器且下部左侧与冷却腔连通,冷却腔的顶面中间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在第二滑槽正上方设有一个第二传动带,在冷却腔下方设有空气总管和冷却水总管,在塑料瓶移动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空气喷管和雾化喷头。热处理和快速雾化冷却结合,使得塑料瓶结晶度低,防止裂纹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瓶瓶底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瓶吹塑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瓶瓶底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饮料、饮用水、果汁等,绝大多数是PET塑料瓶包装的,而且PET塑料瓶还广泛用于食品、化工、药品包装等众多领域。塑料瓶的成型过程是将瓶坯加热110℃以上,然后利用拉伸杆吹起膨胀(俗称吹瓶),在模具中形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的塑料瓶。PET材料在加热到100℃以上时就会产生结晶现象,塑料瓶的瓶底部分是最厚的结晶之后会产生各向异性的特性,不同方向的应力不同,产生了隐患。尤其是灌装碳酸饮料时,气压一般为4.5公斤,就会使瓶底产生裂纹,危害产生和用户安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塑料瓶的冷却操作为吹瓶之后让刚刚受热完成吹瓶的PET塑料瓶自然冷却,因为自然冷却时间较长,结晶程度较大,容易导致冷却后的PET瓶因为厚度不同,结晶分布不同,出现颗粒、凹陷甚至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塑料瓶瓶底冷却装置,塑料瓶首先在100℃上左右的加热腔内进行热处理,改变塑料瓶的结晶状态,然后迅速转移到冷却腔内进行瓶底快速雾化冷却,保持较低的结晶度,防止裂纹产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瓶瓶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成长方体型的加热腔和冷却腔,加热腔内设有电热元件且位置高于冷却腔,加热腔的顶面中间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且塑料瓶可悬挂在第一滑槽上,在第一滑槽正上方设有一个第一传动带且第一传动带与塑料瓶瓶口紧密接触带动其沿着第一滑槽移动,加热腔右端上部连接有一个有底无盖的长方体型的放瓶舱且放瓶舱的左侧与加热腔连通,在放瓶舱内右侧设有第一推瓶器并可将塑料瓶推到第一滑槽上,加热腔的左端连接有一个有底无盖呈圆柱形的竖直设置的落瓶舱,落瓶舱的上部右侧与加热腔连通,下端延伸到冷却腔右侧内,底部右侧设有第二推瓶器且下部左侧与冷却腔连通,第二推瓶器可将塑料瓶推到第二滑槽上,冷却腔的顶面中间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且塑料瓶可悬挂在第二滑槽上,在第二滑槽正上方设有一个第二传动带且第二传动带与塑料瓶瓶口紧密接触带动其沿着第二滑槽移动并从冷却腔左端移出,在冷却腔下方设有空气总管和冷却水总管,在塑料瓶移动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空气喷管和雾化喷头,空气喷管与空气总管连通且在朝向塑料瓶瓶身一侧表面开口出气孔,喷气方向倾斜向下,雾化喷头与冷却水总管连通且喷雾方向朝向塑料瓶瓶底处。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左端设有“八”字形的导向轨道,辅助塑料瓶悬挂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的长度分别大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使得塑料瓶能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进入和分离。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腔的下方设有滤网,冷却水总管通过泵与滤网下方的区域导通,冷却腔内的雾化水凝结过滤后再次进行雾化,节约冷却水用量。进一步地,所述放瓶舱的深度等于塑料瓶瓶身的高度,第一推瓶器推动塑料瓶时能悬挂到第一滑槽上。进一步地,所述落瓶舱的直径比塑料瓶瓶身最大处直径大2~3cm,塑料瓶下落后不会倾倒,利于第二推瓶器将塑料瓶推到第二滑槽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槽与落瓶舱底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塑料瓶瓶身的高度,利于第二推瓶器将塑料瓶推到第二滑槽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自然冷却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塑料瓶首先在100℃上左右的加热腔内进行热处理,改变塑料瓶的结晶状态,然后迅速转移到冷却腔内进行瓶底快速雾化冷却,保持较低的结晶度,防止裂纹产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快速冷却前,增加了一个结晶热处理过程,改善塑料瓶吹塑转移过程中的结晶形态,对产品具有积极的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塑料瓶瓶底冷却工作示意图。图4是塑料瓶风干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4所示,一种塑料瓶瓶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成长方体型的加热腔1和冷却腔2,加热腔1内设有电热元件且位置高于冷却腔2,加热腔1的顶面中间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1且塑料瓶3可悬挂在第一滑槽1-1上,在第一滑槽1-1正上方设有一个第一传动带6且第一传动带6与塑料瓶3瓶口紧密接触带动其沿着第一滑槽1-1移动,加热腔1右端上部连接有一个有底无盖的长方体型的放瓶舱4且放瓶舱4的左侧与加热腔1连通,在放瓶舱4内右侧设有第一推瓶器5并可将塑料瓶3推到第一滑槽1-1上,加热腔1的左端连接有一个有底无盖呈圆柱形的竖直设置的落瓶舱7,落瓶舱7的上部右侧与加热腔1连通,下端延伸到冷却腔2右侧内,底部右侧设有第二推瓶器8且下部左侧与冷却腔2连通,第二推瓶器8可将塑料瓶3推到第二滑槽2-1上,冷却腔2的顶面中间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2-1且塑料瓶3可悬挂在第二滑槽2-1上,在第二滑槽1-1正上方设有一个第二传动带9且第二传动带9与塑料瓶3瓶口紧密接触带动其沿着第二滑槽2-1移动并从冷却腔2左端移出,在冷却腔2下方设有空气总管2-2和冷却水总管2-3,在塑料瓶3移动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空气喷管2-4和雾化喷头2-5,空气喷管2-4与空气总管2-2连通且在朝向塑料瓶3瓶身一侧表面开口出气孔,喷气方向倾斜向下,雾化喷头2-5与冷却水总管2-2连通且喷雾方向朝向塑料瓶3瓶底处。在所述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2-1的左端设有“八”字形的导向轨道10。所述第一传动带6和第二传动带9的长度分别大于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2-1。在所述冷却腔2的下方设有滤网2-6,冷却水总管2-3通过泵11与滤网2-6下方的区域导通。所述放瓶舱4的深度等于塑料瓶3瓶身的高度。所述落瓶舱7的直径比塑料瓶3瓶身最大处直径大2~3cm。所述第二滑槽2-1与落瓶舱7底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塑料瓶3瓶身的高度。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是:吹塑成型的塑料瓶3置于放瓶舱4内,在第一推平器5的水平推动作用下,沿着“八”字形的导向轨道10进入到第一滑槽1-1内。塑料瓶3悬挂在第一滑槽1-1内,瓶口与第一传动带6表面紧密接触。第一传动带6带动塑料瓶3从100℃的加热腔1内通过,塑料瓶3受热结晶状态发生变化。热处理完成的塑料瓶3从加热腔1转移落到落瓶舱7底部,并在第二推瓶器8水平推动作用下,沿着导向轨道10悬挂到第二滑槽2-1上。在第二传动带9带动塑料品3移动过程中,塑料瓶3瓶底受到两侧雾化喷头2-5喷出水雾进行快速冷却降温,然后由空气喷管2-4对瓶身进行风干除水降温,最后移出冷却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塑料瓶瓶底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瓶瓶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成长方体型的加热腔(1)和冷却腔(2),加热腔(1)内设有电热元件且位置高于冷却腔(2),加热腔(1)的顶面中间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1)且塑料瓶(3)可悬挂在第一滑槽(1‑1)上,在第一滑槽(1‑1)正上方设有一个第一传动带(6)且第一传动带(6)与塑料瓶(3)瓶口紧密接触带动其沿着第一滑槽(1‑1)移动,加热腔(1)右端上部连接有一个有底无盖的长方体型的放瓶舱(4)且放瓶舱(4)的左侧与加热腔(1)连通,在放瓶舱(4)内右侧设有第一推瓶器(5)并可将塑料瓶(3)推到第一滑槽(1‑1)上,加热腔(1)的左端连接有一个有底无盖呈圆柱形的竖直设置的落瓶舱(7),落瓶舱(7)的上部右侧与加热腔(1)连通,下端延伸到冷却腔(2)右侧内,底部右侧设有第二推瓶器(8)且下部左侧与冷却腔(2)连通,第二推瓶器(8)可将塑料瓶(3)推到第二滑槽(2‑1)上,冷却腔(2)的顶面中间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2‑1)且塑料瓶(3)可悬挂在第二滑槽(2‑1)上,在第二滑槽(1‑1)正上方设有一个第二传动带(9)且第二传动带(9)与塑料瓶(3)瓶口紧密接触带动其沿着第二滑槽(2‑1)移动并从冷却腔(2)左端移出,在冷却腔(2)下方设有空气总管(2‑2)和冷却水总管(2‑3),在塑料瓶(3)移动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空气喷管(2‑4)和雾化喷头(2‑5),空气喷管(2‑4)与空气总管(2‑2)连通且在朝向塑料瓶(3)瓶身一侧表面开口出气孔,喷气方向倾斜向下,雾化喷头(2‑5)与冷却水总管(2‑2)连通且喷雾方向朝向塑料瓶(3)瓶底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瓶瓶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成长方体型的加热腔(1)和冷却腔(2),加热腔(1)内设有电热元件且位置高于冷却腔(2),加热腔(1)的顶面中间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1)且塑料瓶(3)可悬挂在第一滑槽(1-1)上,在第一滑槽(1-1)正上方设有一个第一传动带(6)且第一传动带(6)与塑料瓶(3)瓶口紧密接触带动其沿着第一滑槽(1-1)移动,加热腔(1)右端上部连接有一个有底无盖的长方体型的放瓶舱(4)且放瓶舱(4)的左侧与加热腔(1)连通,在放瓶舱(4)内右侧设有第一推瓶器(5)并可将塑料瓶(3)推到第一滑槽(1-1)上,加热腔(1)的左端连接有一个有底无盖呈圆柱形的竖直设置的落瓶舱(7),落瓶舱(7)的上部右侧与加热腔(1)连通,下端延伸到冷却腔(2)右侧内,底部右侧设有第二推瓶器(8)且下部左侧与冷却腔(2)连通,第二推瓶器(8)可将塑料瓶(3)推到第二滑槽(2-1)上,冷却腔(2)的顶面中间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2-1)且塑料瓶(3)可悬挂在第二滑槽(2-1)上,在第二滑槽(1-1)正上方设有一个第二传动带(9)且第二传动带(9)与塑料瓶(3)瓶口紧密接触带动其沿着第二滑槽(2-1)移动并从冷却腔(2)左端移出,在冷却腔(2)下方设有空气总管(2-2)和冷却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世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升塑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