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双轴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009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2:41
一种分时双轴工作台,具有:工作台底座;工作台本体,其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工作台底座上;旋转卡盘,其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所述旋转卡盘的旋转轴与所述工作台本体的旋转轴垂直;动力源,其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本体和/或所述旋转卡盘旋转;离合机构,其用于使所述工作台本体和/或所述旋转卡盘与所述动力源暂时分离/逐渐接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性价比与效率俱佳的分时双轴工作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时双轴工作台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地来说,是一种分时双轴工作台。
技术介绍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工业之基石,它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现代工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发达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高档的数控机床提出了急迫的大量需求。在目前的加工设备中,三轴数控机床仍然是其中的主流。三轴数控机床仅具有三轴直线运动能力,只能加工形状简单的产品,且无法实现一次装夹加工,造成效率很低,严重制约了数控加工行业的发展,也不符合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虽能实现复杂工件的加工,亦具有一次装夹加工的高效率,但价格昂贵,难以满足广大机械加工服务商的成本控制要求,且存在使用率低的成本浪费问题。此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增加的两个旋转轴又会降低切削刚性,使编程控制更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时双轴工作台,在现有结构基础上以极低的改造成本而实现一次装夹加工,编程控制轻易,且满足较复杂工件的加工,具有极高的性价比与加工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时双轴工作台,具有:工作台底座;工作台本体,其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工作台底座上;旋转卡盘,其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所述旋转卡盘的旋转轴与所述工作台本体的旋转轴垂直;动力源,其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本体和/或所述旋转卡盘旋转;离合机构,其用于使所述工作台本体和/或所述旋转卡盘与所述动力源暂时分离/逐渐接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离合机构具有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用于使所述工作台本体与所述动力源暂时分离/逐渐接合,而所述第二离合器用于使所述旋转卡盘与所述动力源暂时分离/逐渐接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离合器具有第一咬合部、第二咬合部及驱动所述第一咬合部与所述第二咬合部线性咬合或分离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咬合部与所述工作台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咬合部与所述动力源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咬合部与第二咬合部为一对相互咬合的端面齿盘,所述端面齿盘表面设有复数个咬合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离合器具有接合轴与用于驱动所述接合轴沿其轴向线性运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旋转卡盘具有接合孔,所述接合轴可线性运动地与所述接合孔连接或分离。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合轴为方轴,所述接合孔为方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源具有驱动电机与传动部,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部的输出端在所述离合机构的驱动下与所述工作台本体和/或所述旋转卡盘暂时分离/逐渐接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部具有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咬合部具有复数个沿其旋转圆周分布的传动轴,所述工作台本体具有旋转输入部,所述旋转输入部套设于复数个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二咬合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部具有第二旋转部,所述接合轴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二旋转部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时双轴工作台还具有用于实现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工作台本体和/或所述旋转卡盘分时连接或分离的分时控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可旋转的工作台本体与可旋转地保持于工作台本体上的旋转卡盘,工作台本体的旋转轴与旋转卡盘的旋转轴垂直,并通过离合机构而使工作台本体、旋转卡盘与动力源实现分时接合或分离,以简单离合切换控制即可实现工作台本体与旋转卡盘的分时旋转,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工件多个表面的加工,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性价比与效率俱佳的分时双轴工作台。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分时双轴工作台的第一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分时双轴工作台的第二示意图;图3是图2中分时双轴工作台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分时双轴工作台的M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分时双轴工作台的第一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0-分时双轴工作台,0100-工作台底座,0200-工作台本体,0210-旋转输入部,0300-旋转卡盘,0310-旋转传入部,0311-接合孔,0400-动力源,0410-驱动电机,0420-传动部,0421-第一旋转部,0422-第二旋转部,0423-传动蜗杆,0424-传动蜗轮,0500-第一离合器,0510-第一咬合部,0511-传动轴,0512-第一咬合齿,0520-第二咬合部,0521-第二咬合齿,0530-第一驱动部,0600-第二离合器,0610-接合轴,0620-第二驱动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分时双轴工作台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分时双轴工作台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分时双轴工作台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分时双轴工作台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分时双轴工作台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请参阅图1,分时双轴工作台1000具有工作台底座0100、工作台本体0200、旋转卡盘0300、动力源0400与离合机构。具体地,工作台底座0100用于连接机床机架,使分时双轴工作台1000可保持于机床上,并传递与承受载荷,具有足够的刚强度。分时双轴工作台1000还具有工作台本体0200,工作台本体0200可旋转地保持于工作台底座0100上。具体地,工作台本体0200是主要的加工工作部,旋转而实现设于其上的夹盘与工件的旋转换面。分时双轴工作台1000还具有旋转卡盘0300,旋转卡盘0300可旋转地保持于工作台本体0200上,旋转卡盘0300的旋转轴与工作台本体0200的旋转轴垂直。具体地,旋转卡盘0300用于装夹工件,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而固定工件。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旋转卡盘0300具有复数个活动卡爪,例如是三个、四个等。活动卡爪均布于旋转卡盘0300上而可沿旋转卡盘0300的径向移动,实现对工件的夹紧与定位。请结合参阅图2~4,分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分时双轴工作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时双轴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具有:工作台底座;工作台本体,其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工作台底座上;旋转卡盘,其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所述旋转卡盘的旋转轴与所述工作台本体的旋转轴垂直;动力源,其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本体和/或所述旋转卡盘旋转;离合机构,其用于使所述工作台本体和/或所述旋转卡盘与所述动力源暂时分离/逐渐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时双轴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具有:工作台底座;工作台本体,其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工作台底座上;旋转卡盘,其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所述旋转卡盘的旋转轴与所述工作台本体的旋转轴垂直;动力源,其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本体和/或所述旋转卡盘旋转;离合机构,其用于使所述工作台本体和/或所述旋转卡盘与所述动力源暂时分离/逐渐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时双轴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具有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用于使所述工作台本体与所述动力源暂时分离/逐渐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用于使所述旋转卡盘与所述动力源暂时分离/逐渐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时双轴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具有第一咬合部、第二咬合部及驱动所述第一咬合部与所述第二咬合部线性咬合或分离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咬合部与所述工作台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咬合部与所述动力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时双轴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咬合部与第二咬合部为一对相互咬合的端面齿盘,所述端面齿盘表面设有复数个咬合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时双轴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具有接合轴与用于驱动所述接合轴沿其轴向线性运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旋转卡盘具有接合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钛吉多轴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