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373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包括主体以及安装在主体顶部的饲料槽,主体内设有夹碾腔,夹碾腔内顶壁内贯通设有通道,夹碾腔底部相贯通设有锥状腔,锥状腔底部相贯通设有搅混腔,搅混腔底部相贯通设有下排部,下排部底部相贯通设有贯通主体底面的投喂槽,搅混腔右侧的主体内设有第一腔室,搅混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搅混轴,搅混轴左侧伸展末尾与搅混腔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搅混轴右侧伸展段贯通搅混腔与第一腔室之间的主体内壁体且旋动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喂料的精准性,省时省力。

An intelligent robot for Internet of thin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tworking intelligent robot,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d a feed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subject at the top of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roller cavity, clamp is provided with the passage in the wall cavity top roller, roller clip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e cavity, the cone cavity communicated with the mixing chamber bottom, bottom mixing chamber through a row of the lower bottom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through the feeding trough, the right side of the main mix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amber, the mix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the mixing axis extension settings, left at the end of mixing and mixing shaft extension within the left wall of the cavity with the connection shaft extension section through the right mix between the mixing chamber and the the main body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chamber with the connec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manual labor,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feed, Time and effort are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是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物联网的生态环境越发的成熟,以“感知”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及产业化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畜牧业在内的物联网的发展也十分迅猛。传统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将被精准化的养殖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的经营模式取代。在大规模的养殖场进行牲畜养殖的过程中,饲料在长期存储的过程中容易结块,因此喂养前需要进行碎化,才能进行投喂。现有的饲料碎化都是通过工人手工敲碎,然后自然晒干或者风干,效率低下,而且容易混入杂质,降低饲料质量,投喂时不能准确控制饲料量,自动化程度低,缺乏能够智能饲养的设备,如果能将眼下日益成熟的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养殖当中,能够有效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喂养科学性,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包括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主体顶部的饲料槽,所述主体内设有夹碾腔,所述夹碾腔内顶壁内贯通设有通道,所述夹碾腔底部相贯通设有锥状腔,所述锥状腔底部相贯通设有搅混腔,所述搅混腔底部相贯通设有下排部,所述下排部底部相贯通设有贯通所述主体底面的投喂槽,所述搅混腔右侧的所述主体内设有第一腔室,所述搅混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搅混轴,所述搅混轴左侧伸展末尾与所述搅混腔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搅混轴右侧伸展段贯通所述搅混腔与所述第一腔室之间的所述主体内壁体且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搅混轴右侧伸展末尾伸到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锥状轮,所述投喂槽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旋动喂料装置,所述旋动喂料装置左侧伸展末尾与所述投喂槽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旋动喂料装置右侧伸展末尾与所述投喂槽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旋动喂料装置右侧相对的所述主体内设有第二腔室,所述旋动喂料装置右侧末尾固定设置有向右侧伸展设置的第一旋轴,所述第一旋轴右侧末尾伸到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二锥状轮,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下侧,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之间的所述主体内设有分别用以与所述第一锥状轮与所述第二锥状轮配合连接的旋动操纵装置,所述搅混腔右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饲料量测量仪,所述主体正面壁上固定设置有饲料喂养量智能显示屏,所述饲料量测量仪电连接到所述饲料喂养量智能显示屏。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通道顶部与所述饲料槽底部相贯通设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夹碾腔内设有左右对应设置的滚筒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旋动操纵装置包括第一电转机以及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转机上下两侧且向外侧伸展设置的第二旋轴,上侧所述第二旋轴伸展末尾伸到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状轮咬合连接的第三锥状轮,下侧所述第二旋轴伸展末尾伸到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锥状轮咬合连接的第四锥状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旋动喂料装置内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底壁中段处固定设置有调理装置,所述嵌槽左右两侧内壁对应固定设置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上方的所述嵌槽内滑移配合连接有纵移板,所述纵移板底部中段设有与所述调理装置相对设置的双端滑移块,所述调理装置左右两侧的所述嵌槽内对应设有拉力簧,所述拉力簧外侧的所述纵移板底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限制块配合连接的限制框。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调理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内的导移槽,左右两侧所述导移槽内的所述底座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转机,所述第二电转机左右两侧配合连接有向外侧伸展设置的螺状杆,左右两侧所述螺状杆分别伸到左右两侧所述导移槽内且与所述导移槽远隔所述第二电转机一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左右两侧所述导移槽内分别设有与左右两侧所述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用于与所述的双端滑移块相抵滑移配合连接的斜倾滑移块。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左右两侧所述螺状杆螺状纹逆向设置,所述下排部底部与所述投喂槽顶部相连接处与所述嵌槽等大,所述旋动喂料装置顶部与所述下排部正下方的所述投喂槽内顶部相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投喂槽内设左右伸展设置的旋动喂料装置,旋动喂料装置左侧伸展末尾与投喂槽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旋动喂料装置右侧伸展末尾与投喂槽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旋动喂料装置右侧相对的主体内设第二腔室,旋动喂料装置右侧末尾固定设置向右侧伸展设置的第一旋轴,第一旋轴右侧末尾伸到第二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第二锥状轮,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的下侧,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之间的主体内设分别用以与第一锥状轮与第二锥状轮配合连接的旋动操纵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喂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劳动量。2.通过旋动喂料装置内设嵌槽,嵌槽内底壁中段处固定设置调理装置,嵌槽左右两侧内壁对应固定设置限制块,限制块上方的嵌槽内滑移配合连接纵移板,纵移板底部中段设与调理装置相对设置的双端滑移块,调理装置左右两侧的嵌槽内对应设拉力簧,拉力簧外侧的纵移板底部固定设置与限制块配合连接的限制框,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调理纵移板上下滑移,实现对喂料量的自动调理工作,提高喂料的精准性。3.通过调理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对应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内的导移槽,左右两侧导移槽内的底座内固定设置第二电转机,第二电转机左右两侧配合连接向外侧伸展设置的螺状杆,左右两侧螺状杆分别伸到左右两侧导移槽内且与导移槽远隔第二电转机一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左右两侧导移槽内分别设与左右两侧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用于与的双端滑移块相抵滑移配合连接的斜倾滑移块,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调理工作,提高自动化控制率。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实现自动控制喂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劳动量,能实现自动控制调理纵移板上下滑移,实现对喂料量的自动调理工作,提高喂料的精准性,能实现自动控制调理工作,提高自动化控制率,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旋动喂料装置内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最大喂料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A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包括主体6以及安装在所述主体6顶部的饲料槽7,所述主体6内设有夹碾腔61,所述夹碾腔61内顶壁内贯通设有通道611,所述夹碾腔61底部相贯通设有锥状腔62,所述锥状腔62底部相贯通设有搅混腔63,所述搅混腔63底部相贯通设有下排部633,所述下排部633底部相贯通设有贯通所述主体6底面的投喂槽69,所述搅混腔63右侧的所述主体6内设有第一腔室64,所述搅混腔63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搅混轴631,所述搅混轴631左侧伸展末尾与所述搅混腔63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搅混轴631右侧伸展段贯通所述搅混腔63与所述第一腔室64之间的所述主体6内壁体且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搅混轴631右侧伸展末尾伸到所述第一腔室64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锥状轮641,所述投喂槽69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旋动喂料装置67,所述旋动喂料装置67左侧伸展末尾与所述投喂槽69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旋动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包括主体以及安装在主体顶部的饲料槽,其特征在于:主体内设有夹碾腔,夹碾腔内顶壁内贯通设有通道,夹碾腔底部相贯通设有锥状腔,锥状腔底部相贯通设有搅混腔,搅混腔底部相贯通设有下排部,下排部底部相贯通设有贯通主体底面的投喂槽,搅混腔右侧的主体内设有第一腔室,搅混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搅混轴,搅混轴左侧伸展末尾与搅混腔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搅混轴右侧伸展段贯通搅混腔与第一腔室之间的主体内壁体且旋动配合连接,搅混轴右侧伸展末尾伸到第一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锥状轮,投喂槽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旋动喂料装置,旋动喂料装置左侧伸展末尾与投喂槽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旋动喂料装置右侧伸展末尾与投喂槽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旋动喂料装置右侧相对的主体内设有第二腔室,旋动喂料装置右侧末尾固定设置有向右侧伸展设置的第一旋轴,第一旋轴右侧末尾伸到第二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二锥状轮,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的下侧,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之间的主体内设有分别用以与第一锥状轮与第二锥状轮配合连接的旋动操纵装置,搅混腔右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饲料量测量仪,主体正面壁上固定设置有饲料喂养量智能显示屏,饲料量测量仪电连接到饲料喂养量智能显示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包括主体以及安装在主体顶部的饲料槽,其特征在于:主体内设有夹碾腔,夹碾腔内顶壁内贯通设有通道,夹碾腔底部相贯通设有锥状腔,锥状腔底部相贯通设有搅混腔,搅混腔底部相贯通设有下排部,下排部底部相贯通设有贯通主体底面的投喂槽,搅混腔右侧的主体内设有第一腔室,搅混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搅混轴,搅混轴左侧伸展末尾与搅混腔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搅混轴右侧伸展段贯通搅混腔与第一腔室之间的主体内壁体且旋动配合连接,搅混轴右侧伸展末尾伸到第一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锥状轮,投喂槽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旋动喂料装置,旋动喂料装置左侧伸展末尾与投喂槽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旋动喂料装置右侧伸展末尾与投喂槽右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旋动喂料装置右侧相对的主体内设有第二腔室,旋动喂料装置右侧末尾固定设置有向右侧伸展设置的第一旋轴,第一旋轴右侧末尾伸到第二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二锥状轮,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的下侧,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之间的主体内设有分别用以与第一锥状轮与第二锥状轮配合连接的旋动操纵装置,搅混腔右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饲料量测量仪,主体正面壁上固定设置有饲料喂养量智能显示屏,饲料量测量仪电连接到饲料喂养量智能显示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顶部与所述饲料槽底部相贯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碾腔内设有左右对应设置的滚筒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操纵装置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奇达瑞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