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瓜蒌的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134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瓜蒌的高产栽培方法,涉及瓜蒌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地、整地、块根处理、穴载、苗期管理、采收、越冬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瓜蒌的生长特性,设计并优化栽培方法,将地块翻耕后开沟槽,且沟槽内由下向上依次铺设沙砾层、透气层、营养层、原土层,块根繁育成活率高,且该方法能够改善土壤活性,利于其根系粗壮发育,降低根系病虫害发生率,提高瓜蒌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High yield cultivation method of snakegourd frui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snakegourd fruit, Melon Cultivation relates to technical fiel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on, soil preparation, root treatment, point load, seedling management, harvesting, winter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richosanthes, optimizing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design, land tillage and groove, the groove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are paved gravel, breathable layer, layer, soil nutrition, root tuber breeding survival rate is high, and the method can improve the activity of soil, the root sturdy development, reduce roo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ccurrence rate, improve the snakegourd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and has a good promo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瓜蒌的高产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瓜蒌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瓜蒌的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和中华栝楼的成熟果实。栝楼为多年生攀援藤本,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田边路旁,在自然分布区广为栽培,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及辽宁、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中华栝楼生于山坡林下、灌丛及草丛,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贵州、云南东北部。果实开始有白粉并变淡黄色时采收,成熟一批采摘一批,用剪刀在距果实15厘米处连茎剪下,悬挂通风干燥处晾干。瓜蒌种植虽然历史悠久,但规模化种植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状,导致瓜蒌产量低和品质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瓜蒌的高产栽培方法,根据瓜蒌的生长特性,设计并优化栽培方法,块根繁育成活率高,能够促进瓜蒌根系粗壮发育,降低根系病虫害发生率,提高瓜蒌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瓜蒌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向阳缓坡的砂质壤的地块,撒施生石灰,深耕翻土,杀菌消毒;S2、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kg,然后中耕翻土,开30cm宽、30-40cm深的沟槽,沟槽内由下向上依次铺设沙砾层、透气层、营养层、原土层,沟槽间的行距为2-3m,搭架,架高2.0-2.5m;所述沙砾层由粒径0.5-1mm粗砂与粒径1-3mm的碎石按照1:1-2的质量比组成,所述透气层由秸秆粉、麸皮和保水剂按照3-5:0.5-1:0.1-0.2的质量比组成,所述营养层由腐熟家禽粪、松针土、泥炭土、菌渣按照5-7:3-5:2-4:0.2-0.4的质量比组成,所述原土层为施有机肥后的上层土壤;S3、块根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产量高的2-3年生的良种瓜蒌块根,断面为白色无病虫害,切成5-6cm长的种根,日晒2-3h,浸入到1.5%菌线威3500倍药液浸泡20-30min,取出,晾干;S4、穴载:将种根穴载到沟槽内,穴深为10cm,株距为1.2-1.5m,浇水,在穴载上方土壤上覆盖一层秸秆,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破土时移去秸秆;S5、苗期管理:生长期间适当浇水,保持田间湿润,结合浅耕除草,每年在秋季施基肥的基础上追肥2-3次,萌芽期、花期、盛果期分别追肥;在幼苗长到25-35cm时,每株留粗壮茎蔓2-3条,其余弱蔓全剪除,使茎蔓绕着支架向上生长,及时进行疏叶整枝以使植株生长旺盛;花期,选择早晨8-9时,用毛笔蘸取雄花粉,逐朵涂抹到雌花的柱头上进行人工授粉;生长期间注意及时对田间的杂草和病虫害进行防治;S6、采收:9-10月份当瓜蒌果实皮呈金黄色,手感柔软时分批采下;S7、越冬管理:果实采收结束后,待茎蔓85-95%枯死时,在离地1-1.2m处将藤割断将留下的茎蔓盘在地上,并把株间土壤覆盖其上,培土成10-20cm高的小土堆,以防冻害。优选地,所述S1中,缓坡的坡度为5-10度。优选地,所述S1中,生石灰的撒施量为每亩撒施80-100kg。优选地,所述S2中,沙砾层、透气层、营养层、原土层的高度分别为5-8cm、4-7cm、11-14cm、10-13cm。优选地,所述S2中,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家禽粪便80-100份、豆粕15-25份、海藻粉3-6份、过磷酸钙10-20份、硼砂1-2份、硅藻土2-5份、腐殖酸钾1-3份、鱼杂5-10份、秸秆粉20-30份、微生物菌剂0.3-0.5份。优选地,所述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家禽粪便、豆粕、海藻粉、硅藻土、腐殖酸钾、鱼杂、秸秆粉、微生物菌剂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密封发酵5-7d,然后加入过磷酸钙、硼砂,搅拌均匀,即得。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根据瓜蒌的生长特性,设计并优化栽培方法,将地块翻耕后开沟槽,且沟槽内由下向上依次铺设沙砾层、透气层、营养层、原土层,其中原土层能够满足种根初期生长所需肥料,随着瓜蒌根茎的生长,所需营养需求量增加,营养层能够进一步为其提供生长所需肥料,分层提供肥料,从而避免了瓜蒌喜肥但易产生肥害的缺陷;下方的透气层能够保水保暖,满足瓜蒌喜温暖、潮湿的特性,且能够吸收肥料并缓慢释放,增加肥料的利用率,且秸秆一方面作为碳源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活化根部土壤,防止土壤板结,另一方面其多空隙结构能够改善土壤的透气性,从而有效促进瓜蒌根系的生长;底部铺设的沙砾层透水性好,能够强壮瓜蒌根系组织,防止烂根,减轻根系病虫害发生率,与透气层共同作用利于根系生长;本专利技术根据瓜蒌的生长特性,设计并优化栽培方法,块根繁育成活率高,且该方法能够改善土壤活性,利于其根系粗壮发育,降低根系病虫害发生率,提高瓜蒌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瓜蒌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向阳缓坡的砂质壤的地块,撒施生石灰,深耕翻土,杀菌消毒;S2、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500kg,然后中耕翻土,开30cm宽、30cm深的沟槽,沟槽内由下向上依次铺设沙砾层、透气层、营养层、原土层,沟槽间的行距为2m,搭架,架高2.0-2.5m;所述沙砾层由粒径0.5-1mm粗砂与粒径1-3mm的碎石按照1:1的质量比组成,所述透气层由秸秆粉、麸皮和保水剂按照3:0.5:0.1的质量比组成,所述营养层由腐熟家禽粪、松针土、泥炭土、菌渣按照5:3:2:0.2的质量比组成,所述原土层为施有机肥后的上层土壤;S3、块根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产量高的2年生的良种瓜蒌块根,断面为白色无病虫害,切成5cm长的种根,日晒2h,浸入到1.5%菌线威3500倍药液浸泡20min,取出,晾干;S4、穴载:将种根穴载到沟槽内,穴深为10cm,株距为1.2m,浇水,在穴载上方土壤上覆盖一层秸秆,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破土时移去秸秆;S5、苗期管理:生长期间适当浇水,保持田间湿润,结合浅耕除草,每年在秋季施基肥的基础上追肥2次,萌芽期、花期、盛果期分别追肥;在幼苗长到25-35cm时,每株留粗壮茎蔓2-3条,其余弱蔓全剪除,使茎蔓绕着支架向上生长,及时进行疏叶整枝以使植株生长旺盛;花期,选择早晨8-9时,用毛笔蘸取雄花粉,逐朵涂抹到雌花的柱头上进行人工授粉;生长期间注意及时对田间的杂草和病虫害进行防治;S6、采收:9月份当瓜蒌果实皮呈金黄色,手感柔软时分批采下;S7、越冬管理:果实采收结束后,待茎蔓85-95%枯死时,在离地1-1.2m处将藤割断将留下的茎蔓盘在地上,并把株间土壤覆盖其上,培土成10cm高的小土堆,以防冻害。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瓜蒌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向阳缓坡的砂质壤的地块,撒施生石灰,每亩撒施80kg,深耕翻土,杀菌消毒;S2、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700kg,然后中耕翻土,开30cm宽、30cm深的沟槽,沟槽内由下向上依次铺设5cm高的沙砾层、4cm高的透气层、11cm高的营养层、10cm高的原土层,沟槽间的行距为2m,搭架,架高2.0-2.5m;所述沙砾层由粒径0.5-1mm粗砂与粒径1-3mm的碎石按照1:1.5的质量比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瓜蒌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向阳缓坡的砂质壤的地块,撒施生石灰,深耕翻土,杀菌消毒;S2、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kg,然后中耕翻土,开30cm宽、30‑40cm深的沟槽,沟槽内由下向上依次铺设沙砾层、透气层、营养层、原土层,沟槽间的行距为2‑3m,搭架,架高2.0‑2.5m;所述沙砾层由粒径0.5‑1mm粗砂与粒径1‑3mm的碎石按照1:1‑2的质量比组成,所述透气层由秸秆粉、麸皮和保水剂按照3‑5:0.5‑1:0.1‑0.2的质量比组成,所述营养层由腐熟家禽粪、松针土、泥炭土、菌渣按照5‑7:3‑5:2‑4:0.2‑0.4的质量比组成,所述原土层为施有机肥后的上层土壤;S3、块根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产量高的2‑3年生的良种瓜蒌块根,断面为白色无病虫害,切成5‑6cm长的种根,日晒2‑3h,浸入到1.5%菌线威3500倍药液浸泡20‑30min,取出,晾干;S4、穴载:将种根穴载到沟槽内,穴深为10cm,株距为1.2‑1.5m,浇水,在穴载上方土壤上覆盖一层秸秆,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破土时移去秸秆;S5、苗期管理:生长期间适当浇水,保持田间湿润,结合浅耕除草,每年在秋季施基肥的基础上追肥2‑3次,萌芽期、花期、盛果期分别追肥;在幼苗长到25‑35cm时,每株留粗壮茎蔓2‑3条,其余弱蔓全剪除,使茎蔓绕着支架向上生长,及时进行疏叶整枝以使植株生长旺盛;花期,选择早晨8‑9时,用毛笔蘸取雄花粉,逐朵涂抹到雌花的柱头上进行人工授粉;生长期间注意及时对田间的杂草和病虫害进行防治;S6、采收:9‑10月份当瓜蒌果实皮呈金黄色,手感柔软时分批采下;S7、越冬管理:果实采收结束后,待茎蔓85‑95%枯死时,在离地1‑1.2m处将藤割断将留下的茎蔓盘在地上,并把株间土壤覆盖其上,培土成10‑20cm高的小土堆,以防冻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瓜蒌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向阳缓坡的砂质壤的地块,撒施生石灰,深耕翻土,杀菌消毒;S2、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kg,然后中耕翻土,开30cm宽、30-40cm深的沟槽,沟槽内由下向上依次铺设沙砾层、透气层、营养层、原土层,沟槽间的行距为2-3m,搭架,架高2.0-2.5m;所述沙砾层由粒径0.5-1mm粗砂与粒径1-3mm的碎石按照1:1-2的质量比组成,所述透气层由秸秆粉、麸皮和保水剂按照3-5:0.5-1:0.1-0.2的质量比组成,所述营养层由腐熟家禽粪、松针土、泥炭土、菌渣按照5-7:3-5:2-4:0.2-0.4的质量比组成,所述原土层为施有机肥后的上层土壤;S3、块根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产量高的2-3年生的良种瓜蒌块根,断面为白色无病虫害,切成5-6cm长的种根,日晒2-3h,浸入到1.5%菌线威3500倍药液浸泡20-30min,取出,晾干;S4、穴载:将种根穴载到沟槽内,穴深为10cm,株距为1.2-1.5m,浇水,在穴载上方土壤上覆盖一层秸秆,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破土时移去秸秆;S5、苗期管理:生长期间适当浇水,保持田间湿润,结合浅耕除草,每年在秋季施基肥的基础上追肥2-3次,萌芽期、花期、盛果期分别追肥;在幼苗长到25-35cm时,每株留粗壮茎蔓2-3条,其余弱蔓全剪除,使茎蔓绕着支架向上生长,及时进行疏叶整枝以使植株生长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效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为县姚沟镇太白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