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25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包括柜体,柜体内放置有液冷源;分流器,分流器与柜体的背板内侧连接,且位于液冷源的上方,分流器内部开设有第一流道;多个收发模块,多个收发模块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布置,多个收发模块的一侧均与分流器连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与背板外侧连接,热交换器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冷液源的回液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冷机柜,通过在内部设置液冷源和分流器,在机柜外部设置热交换器,依靠液冷源内冷却液的循环,将收发模块内产生的热量带到机柜外,进行散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冷机柜能够在无外部冷源时,对高热流密度、高集成度的收发模块进行充分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机柜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
技术介绍
机载型号要求电子载荷重量轻,集成度高,可靠性高,而与之对应的是严苛的使用环境:复杂的电磁环境,过载,温差变化快,高温湿热等;因此机载电子设备多采用密闭的结构形式。传统机载电子设备采用液冷散热时,必须有外部提供液冷源(如飞机本身提供燃油作为冷却液或直接安装液冷源等方式),而电子机箱或机柜本身没有液冷源。而当外部无冷源时,机载电子设备不得不面对发热量大,热流密度高而只能采用风冷的尴尬局面。机载环境电子设备集成度高,往往电子设备将型号需求的所有元件集成为单独一个设备,这种方式具有集成度高的好处,但与之对应的是技术和样机无法重复利用,成本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放置有液冷源,所述液冷源连接有供冷却液流出的出液端和供冷却液流入的回液端;分流器,所述分流器与所述柜体的背板内侧连接,且位于所述液冷源的上方,所述分流器内部开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液冷接头和第二液冷接头,所述第一液冷接头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出液端连接;多个收发模块,多个所述收发模块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布置,多个所述收发模块的一侧均与所述分流器连接;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背板外侧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液冷接头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回液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冷机柜,通过在内部设置液冷源和分流器,在机柜外部设置热交换器,依靠液冷源内冷却液的循环,将收发模块内产生的热量带到机柜外,进行散热;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液冷机柜能够在无外部冷源时,对高热流密度、高集成度的收发模块进行充分散热;另外,通过将收发模块等电子设备进行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本专利技术的液冷机柜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电子设备和不同的应用场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器竖直布置,所述分流器朝向所述收发模块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接口和定位孔,多个所述第一接口均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收发模块的内部形成有第二流道,所述收发模块靠近所述分流器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接口和定位销,两个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插接在所述第一接口内,所述定位销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的第一接口,使得冷却液由第一流道流出,进而通过第二接口流入到收发模块内部的第二流道,在冷却液的流动过程中,能够带走收发模块所散发出的热量,对收发模块起到散热降温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一一对应,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收发模块上还开设有矩形连接器,所述矩形连接器插接在所述背板的插口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矩形连接器与背板的插口对接插入后,最后完成水接头的对接插入动作,背板可以根据收发模块的数量进行调整,能够根据项目型号的技术指标不同进行调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过滤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均为波纹管。进一步地,所述机柜的上端设置有多个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矩形连接器电连接。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乙二醇-水溶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液冷机柜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液冷机柜一个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分流器与多个收发模块的装配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分流器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分流器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收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0、柜体;110、液冷源;120、背板;130、电连接器;200、分流器;210、第一流道;211、第一液冷接头;212、第二液冷接头;220、第一接口;230、定位孔;300、收发模块;310、第二接口;320、定位销;330、矩形连接器;400、热交换器;500、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包括:柜体100,所述柜体100内放置有液冷源110,所述液冷源110连接有供冷却液流出的出液端和供冷却液流入的回液端;分流器200,所述分流器200与所述柜体100的背板120内侧连接,且位于所述液冷源110的上方,所述分流器200内部开设有第一流道210,所述第一流道2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液冷接头211和第二液冷接头212,所述第一液冷接头211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出液端连接;多个收发模块300,多个所述收发模块300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布置,多个所述收发模块300的一侧均与所述分流器200连接;热交换器400,所述热交换器400与所述背板120外侧连接,所述热交换器400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液冷接头212连接,所述热交换器400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回液端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液冷机柜,通过在内部设置液冷源110和分流器200,在机柜外部设置热交换器400,依靠液冷源110内冷却液的循环,将收发模块300内产生的热量带到机柜外,进行散热;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液冷机柜能够在无外部冷源时,对高热流密度、高集成度的收发模块300进行充分散热;另外,通过将收发模块300等电子设备进行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本专利技术的液冷机柜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电子设备和不同的应用场合。如图3-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分流器200竖直布置,所述分流器200朝向所述收发模块30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接口220和定位孔230,多个所述第一接口220均与所述第一流道210连通。如图6所示,所述收发模块300的内部形成有第二流道,所述收发模块300靠近所述分流器200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接口310和定位销330,两个所述第二接口310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310插接在所述第一接口220内,所述定位销330插接在所述定位孔230内。分流器200为方形的环状结构,采用6063铝合金通过铣削加工后焊接而成,是整个液冷机柜的核心部件。第一流道210开设在分流器200的内部,供冷却液在分流器200内流通,通过深孔钻工艺完成。在分流器20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接口220,且第一接口220和第一流道210连通,收发模块300的第二接口310插接在第一接口220内。这样,经过第一流道210的冷却液就可以不断分流到多个第一接口220,进而流入到与第一接口220连接的收发模块300中。另外,在分流器200的一侧还开设有定位孔230,能够在安装收发模块300时,与收发模块300上的定位销330配合,便于收发模块300与分流器200的定位与安装。因此,通过设置多个与第一流道210相连通的第一接口220,使得冷却液由第一流道210流出,进而通过第二接口310流入到收发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0),所述柜体(100)内放置有液冷源(110),所述液冷源(110)连接有供冷却液流出的出液端和供冷却液流入的回液端;分流器(200),所述分流器(200)与所述柜体(100)的背板(120)内侧连接,且位于所述液冷源(110)的上方,所述分流器(200)内部开设有第一流道(210),所述第一流道(2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液冷接头(211)和第二液冷接头(212),所述第一液冷接头(211)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出液端连接;多个收发模块(300),多个所述收发模块(300)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布置,多个所述收发模块(300)的一侧均与所述分流器(200)连接;热交换器(400),所述热交换器(400)与所述背板(120)外侧连接,所述热交换器(400)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液冷接头(212)连接,所述热交换器(400)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回液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0),所述柜体(100)内放置有液冷源(110),所述液冷源(110)连接有供冷却液流出的出液端和供冷却液流入的回液端;分流器(200),所述分流器(200)与所述柜体(100)的背板(120)内侧连接,且位于所述液冷源(110)的上方,所述分流器(200)内部开设有第一流道(210),所述第一流道(2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液冷接头(211)和第二液冷接头(212),所述第一液冷接头(211)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出液端连接;多个收发模块(300),多个所述收发模块(300)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布置,多个所述收发模块(300)的一侧均与所述分流器(200)连接;热交换器(400),所述热交换器(400)与所述背板(120)外侧连接,所述热交换器(400)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液冷接头(212)连接,所述热交换器(400)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回液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200)竖直布置,所述分流器(200)朝向所述收发模块(30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接口(220)和定位孔(230),多个所述第一接口(220)均与所述第一流道(21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载密闭环境的模块化自循环液冷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300)的内部形成有第二流道,所述收发模块(300)靠近所述分流器(200)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若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