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驾驶电光驱动恒流电路、集成电路与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电光驱动恒流电路、集成电路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驾驶智能物联网设备的运作环境具有不确定性与复杂性,需要不断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传统的无人机采用声波智能识别技术方案,一种方法是雷达自身全方位实现扫描,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相控阵雷达,这两种方案需要增加复杂的电机设备从而产生额外的负载。传统的无人车采用视觉智能识别技术方案,采用图像处理的成熟技术,但易收到光线、粉尘、烟雾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满足全天候驾驶需要。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案如图1所示,包括整流电路、恒流驱动电路以及负载,其恒流输出为Iout=Vref/Rcs。此应用方案相对于开关电源方案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元器件少,缺点在于系统负载的数量必须严格按照输入电压来设计,输入电压的变化会导致整个系统输入功率的变化,从而影响系统的光效效率。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雷达在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例如,在检测领域,激光雷达常用于检测动态物体,此时测量角度增大且要求无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驾驶电光驱动恒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电路,接电源端,为所连接的镜像电路提供具有电源抑制比的带隙基准电压;镜像电路,根据所述恒流电路提供的带隙基准电压,控制所述无人驾驶电光驱动恒流电路的回路电压,使得所述回路电压保持恒定;所述恒流电路包括一个运算放大器与一个晶体管,其中: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与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调整电路端口连接,漏极与直流电源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参考电压Vref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连接;所述镜像电路包括二个晶体管、二个电光二极管、一个电压跟随器与二个电阻,其中: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漏极并接,并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电光驱动恒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电路,接电源端,为所连接的镜像电路提供具有电源抑制比的带隙基准电压;镜像电路,根据所述恒流电路提供的带隙基准电压,控制所述无人驾驶电光驱动恒流电路的回路电压,使得所述回路电压保持恒定;所述恒流电路包括一个运算放大器与一个晶体管,其中: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与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调整电路端口连接,漏极与直流电源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参考电压Vref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连接;所述镜像电路包括二个晶体管、二个电光二极管、一个电压跟随器与二个电阻,其中: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漏极并接,并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源极通过正向第一电光二极管(D1)接地;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之间连接一个电压跟随器、漏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源极通过正向第二电光二极管(D2)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电光驱动恒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光二极管(D1)或第二电光二极管(D2)包括单个电光二极管或电光二极管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电光驱动恒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光二极管(D1)与第二电光二极管(D2)的发射区面积相同。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彦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翔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