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118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是由LC可调带通滤波器、LC可调带阻滤波器、AC/DC转换模块、充电电池、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和射频信号输出端口构成。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对射频信号进行过滤,LC可调带通滤波器通带频域外的射频信号会在其两端形成驻波,LC可调带阻滤波器实现对LC可调带通滤波器两端的驻波信号进行能量收集。通过控制LC可调带通滤波器和LC可调带阻滤波器的电容式悬臂梁的下拉驱动电压来调节接入滤波网络的电容的大小从而调节滤波器的通带、阻带频域。LC可调带阻滤波器所收集的驻波能量通过AC/DC转换模块转换成直流信号,最终存储在充电电池中,改善了电磁兼容环境,满足了绿色通讯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属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
技术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拓展和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它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外业界人士都将物联网视为新的技术创新点和经济增长点。通过射频前端的收发组件,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滤波器在射频收发前端处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射频天线接收的信号在被低噪声放大器放大之前,会通过带通滤波器进行一次滤波。滤波器带外的射频信号会在滤波器的两端形成驻波,其对电路的电磁兼容环境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因此具有多个频率中心点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LC滤波器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通过一个LC可调带通滤波器和与其通带互补的两个LC可调带阻滤波器,在实现射频收发前端处理系统的滤波器滤波的同时,能对滤波器两端的驻波能量进行收集,改善了电磁兼容环境,满足了绿色通讯的要求,并且实现滤波器滤波频段可调。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是由LC可调带通滤波器、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一AC/DC转换模块、第二AC/DC转换模块、一个充电电池、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和射频信号输出端口构成。LC可调带通滤波器、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一AC/DC转换模块和第二AC/DC转换模块都为二端口网络。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输入端;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输入端。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A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第一A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充电电池。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A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第二A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也连接充电电池。所述的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的射频信号从LC可调带通滤波器和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之间的射频信号输入端口输入,从LC可调带通滤波器和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之间的射频信号输出端口输出。LC可调带通滤波器由电容式悬臂梁K1、电容式悬臂梁K2和平面电感L1、平面电感L2构成,其中电容式悬臂梁K1的第三段传输线和平面电感L1的第一段传输线相连接构成滤波器的输入端,电容式悬臂梁K1的第四段传输线连接地,平面电感L1的第二段传输线连接电容式悬臂梁K2的第三段传输线和平面电感L2第一段传输线,平面电感L2的第二段传输线接地,电容式悬臂梁K2第四段传输线作为滤波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容式悬臂梁K1和电容式悬臂梁K2的下拉驱动电压能够调节接入的电容大小从而调节滤波器的通带频域。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和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由电容式悬臂梁K1'、电容式悬臂梁K2'和平面电感L1'、平面电感L2'构成,其中电容式悬臂梁K2'的第三段传输线和平面电感L2'的第一段传输线相连接构成滤波器的输入端,电容式悬臂梁K2'的第四段传输线连接地,平面电感L2'的第二段传输线连接电容式悬臂梁K1'的第三段传输线和平面电感L1'的第三段传输线,平面电感L1'的第二段传输线,电容式悬臂梁K1'第四段传输线作为滤波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容式悬臂梁K1'和电容式悬臂梁K2'的下拉驱动电压能够调节接入的电容大小从而调节滤波器的通带频域。LC可调带通滤波器、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和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中的平面电感以硅为衬底,在硅衬底的上表面两边分别有第一段传输线和第二段传输线,电感线圈通过第一连接支撑柱、第二连接支撑柱分别与第一段传输线、第二段传输线连接并悬空在位于第一段传输线上的氮化硅介质层和第二段传输线之上。LC可调带通滤波器、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和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中的电容式悬臂梁以硅为衬底,在硅衬底的上表面有下拉电极,在硅衬底的两端有第三段传输线和第四段传输线,在第四段传输线的内侧上部有第二氮化硅介质层,在下拉电极上设有第一氮化硅介质层,在第三段传输线上有锚区,锚区与悬臂梁的一端相连,悬臂梁悬空在第一氮化硅介质层和第二氮化硅介质层的上方。第一AC/DC转换模块和第二AC/DC转换模块为两个双端口的单元集成模块,其主要作用是将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和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收集的未通过LC可调带通滤波器驻波信号的能量交流转换成直流。充电电池的作用是存储第一AC/DC转换模块和第二AC/DC转换模块转换后的直流功率。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衬底:选硅作为衬底;2)光刻传输线及下拉电极:涂光刻胶并胶并光刻刻蚀出第一段传输线、第二段传输线、第三段传输线、第四段传输线及下拉电极的形状;3)溅射Au层:在整个加工平面溅射厚的Au层;4)光刻Au层:剥离不需要的光刻胶,形成第一段传输线、第二段传输线、第三段传输线、第四段传输线和下拉电极;5)光刻、淀积SiN介质层:在第一段、第四段传输线上午部分区域和下拉电极上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淀积工艺生长的Si介质层并光刻;6)淀积聚酰亚胺牺牲层:在整个加工平面淀积1.6微米厚的聚酰亚胺牺牲层;7)溅射Ti/Au/Ti层:在聚酰亚胺层上溅射用于电镀的底金Ti/Au/Ti层,厚度为形成用于电镀开光梁和电感线圈的底金种子层。8)光刻Ti/Au/Ti层:光刻钛/金/钛(Ti/Au/Ti)层,保留不需要电镀的地方的光刻胶;9)电镀Au层:电镀悬臂梁和电感线圈的金层,在55°氰基溶液中电镀金,电镀金层的厚度为2微米;10)释放聚酰亚胺牺牲层并腐蚀底金Ti/Au/Ti层:丙酮去残存的光刻胶,然后用显影液溶解悬臂梁下的聚酰亚胺牺牲层,并用无水乙醇脱水,形成悬空的悬臂梁结构和电感线圈结构。对于LC可调带通滤波器,施加特定下拉驱动电压使电容式悬臂梁K1和电容式悬臂梁K2导通,此时这两个电容式悬臂梁等效为电容C1和C2,LC可调带通滤波器等效电路为图3所示的电路,故根据公式(1),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上通带频率为f1:根据公式(2),下通带频率为f2:其中f1<f2。当且仅当射频信号的频率f满足f1≤f≤f2时,可以通过LC可调带通滤波器。通过调节施加下拉驱动电压可以调节电容式悬臂梁的等效电容从而可以调节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通带频域。对于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和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施加特定下拉驱动电压使电容式悬臂梁K1'和电容式悬臂梁K2'导通,此时这两个电容式悬臂梁等效为电容C1'和C2',LC可调带阻滤波器等效电路为图5所示的电路,故根据公式(3),LC可调带阻滤波器的上截止频率为f1:根据公式(4),下截止频率为f2′:其中f1<f2。当且仅当射频信号的频率f满足f≤f1或f≥f2时,可以通过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和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通过调节施加下拉驱动电压可以调节电容式悬臂梁K1'和K2'的等效电容C1'和C2'从而可以调节的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和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阻带频域。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只需要简单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

【技术保护点】
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由LC可调带通滤波器、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一AC/DC转换模块、第二AC/DC转换模块、一个充电电池、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和射频信号输出端口构成;所述的LC可调带通滤波器、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一AC/DC转换模块和第二AC/DC转换模块都为二端口网络;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输入端;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输入端;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A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第一A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充电电池;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A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第二A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充电电池;所述的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的射频信号从LC可调带通滤波器和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之间的射频信号输入端口输入,从LC可调带通滤波器和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之间的射频信号输出端口输出;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内的射频信号通过LC可调带通滤波器,阻带内的射频信号在LC可调带通滤波器两端形成驻波信号,LC可调带通滤波器两端的LC可调带阻滤波器的通带频域和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通带频域互补,收集LC可调带通滤波器两端的驻波能量并存储在充电电池中,在实现驻波能量收集的同时改善了射频收发前端的电磁兼容环境,满足了绿色通讯的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由LC可调带通滤波器、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一AC/DC转换模块、第二AC/DC转换模块、一个充电电池、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和射频信号输出端口构成;所述的LC可调带通滤波器、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第一AC/DC转换模块和第二AC/DC转换模块都为二端口网络;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输入端;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输入端;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A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第一A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充电电池;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A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第二A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充电电池;所述的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的射频信号从LC可调带通滤波器和第一LC可调带阻滤波器之间的射频信号输入端口输入,从LC可调带通滤波器和第二LC可调带阻滤波器之间的射频信号输出端口输出;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内的射频信号通过LC可调带通滤波器,阻带内的射频信号在LC可调带通滤波器两端形成驻波信号,LC可调带通滤波器两端的LC可调带阻滤波器的通带频域和LC可调带通滤波器的通带频域互补,收集LC可调带通滤波器两端的驻波能量并存储在充电电池中,在实现驻波能量收集的同时改善了射频收发前端的电磁兼容环境,满足了绿色通讯的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物联网基于悬臂梁的驻波能量收集可调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C可调带通滤波器包括平面电感L1、平面电感L2和电容式悬臂梁K1、电容式悬臂梁K2,电容式悬臂梁K1的第三段传输线(9)和平面电感L1的第一段传输线(2)相连接构成滤波器的输入端,电容式悬臂梁K1的第四段传输线(10)连接地,平面电感L1的第二段传输线(3)连接电容式悬臂梁K2的第三段传输线(9)和平面电感L2第一段传输线(2),平面电感L2的第二段传输线(3)接地,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小平严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