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PD无反射低通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75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IPD无反射低通滤波器,包括金属导体层、设在所述金属导体层上方的第一硅介质层、设在所述第一硅介质层上方的第二硅介质层、设在所述第二硅介质层上方的电路结构层、设在所述电路结构层上方的硅氧化层及与电路结构层连通的电阻,其中所述电路结构层包括彼此互相导通的输入端、输出端、第一接地端、第二接地端及第三接地端,所述电路结构层上连接有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所述硅氧化层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及第三电容,所述电阻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IPD无反射低通滤波器具有高性价比、小尺寸、温度稳定性好带外无反射,性能高,适合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PD无反射低通滤波器
本技术涉电子
,涉及一种低通通滤波器,具体涉及一种IPD无反射低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低通滤波器设计电路,是通过阻带把不希望通过的信号反射回源。在大部分应用中,这些反射回源的信号会造成诸如互调产物、增益波动等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类似混频器这样的非线性器件对带外信号会产生响应,且对传统低通滤波器导致的反射信号高度敏感。设计接近或者满足混频器定义带宽和抑制谐波需求的滤波器,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从而射频系统工程师通常会利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影响,比如在敏感器件前后插入衰减器或隔离放大器。众所周知,这些方法会降低整个系统的信噪比和动态范围。我们可以利用双工器一个端口来实现对阻带反射信号的吸收,但这样的过渡手段对设计电路有较大的空间需求,并且仍然会因为一些反射信号造成阻抗失配。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差分式滤波器(两端口进两端口出,并且在输入输出端口上增加90°电桥实现平衡-不平衡转换)来缓解阻带反射信号的影响。但是这种技术使得滤波器的带宽受制于电桥的带宽,这使得这种设计不适合宽带应用。为了消除滤波器阻带中普遍存在的反射信号,现在基于半导体的高Q(H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IPD无反射低通滤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IPD无反射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导体层、设在所述金属导体层上方的第一硅介质层、设在所述第一硅介质层上方的第二硅介质层、设在所述第二硅介质层上方的电路结构层、设在所述电路结构层上方的硅氧化层及与电路结构层连通的电阻,其中所述电路结构层包括彼此互相导通的输入端、输出端、第一接地端、第二接地端及第三接地端,所述电路结构层上连接有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所述硅氧化层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及第三电容,所述电阻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PD无反射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导体层、设在所述金属导体层上方的第一硅介质层、设在所述第一硅介质层上方的第二硅介质层、设在所述第二硅介质层上方的电路结构层、设在所述电路结构层上方的硅氧化层及与电路结构层连通的电阻,其中所述电路结构层包括彼此互相导通的输入端、输出端、第一接地端、第二接地端及第三接地端,所述电路结构层上连接有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所述硅氧化层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及第三电容,所述电阻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D无反射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层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感,在第一电感和输入端之间连接第一电阻一端,第一电阻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感输出端,第一电感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上极板,第一电容的下极板连接第二电感的输入端,第二电感和第一电容之间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二电感输出端连接第一接地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PD无反射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珍代传相王茂郢刘永红邢孟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雷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