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06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装置外壳底部焊接固定有检修电源,检修电源左侧表面通过导线管与保护装置连接,保护装置设置对称在装置外壳左侧内壁上下位置,熔断器右侧通过导线管与控制器连接,装置外壳表面通过滑槽安装有检修门,通过创新设置的检修回路,使得在对电气开关进行检修时内部形成了一个低电压的检修回路,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解决了检修危险的问题;通过创新设置的检修门和检修回路,达到了在检修过程中可以快速打开装置外壳,同时根据检修回路快速判断故障原因的效果,解决了检修不方便的问题;通过创新设置的PLC控制电路,达到了可以自动控制开关的启闭的效果,解决了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开关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
技术介绍
开关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关兼具了越来越多的功能,目前,对于开关的使用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现有的电气开关存在检修时危险程度比较高的问题,尤其是有的电气开关在进行安全检修时,打开外壳,这样会对检修人员造成触电威胁,这就要求在检修开关必须要停上一级开关电源,但是停上一级电源容易影响平级的其他设备,影响检修效率与安全性;现有的电气开关存在检修不方便的问题,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气开关的紧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样就给安全检修带来了不变,因为电气开关的故障的原因很多,往往需要对部件进行挨个检查,特别不方便,而且需要打开外壳的螺丝螺母,费时费力;现有的电气开关存在自动化低的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不能实现自动化开和关,需要人力定时的去控制它,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给操作者带来极大的不方便,特别是大型设备的开关,一旦人为操作错误,会导致整个装置无法工作,严重影响工厂的生产,降低生产效率,更可能导致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综上,目前电气开关的危险程度高、检修不方便和自动化程度低是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包括控制器、装置外壳和提示灯,装置外壳底部焊接固定有检修电源和传感器,检修电源左侧表面通过导线管与保护装置连接,保护装置对称设置在装置外壳左侧内壁上下位置,装置外壳左侧内壁中部设置有紧锁装置,紧锁装置右侧固定有熔断器,熔断器右侧通过导线管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右侧固定有开关,开关上方设置有提示灯,提示灯焊接固定在装置外壳顶部内壁表面,装置外壳表面通过滑槽安装有检修门。优选的,导线管内导线连接各用电设备,形成了一个检测回路,保护装置内部镶嵌有绝缘块和导线,导线连接于低压检测回路且设置于绝缘块上方,绝缘块底部周围设置有橡胶垫,且电气开关装置采用阻燃绝缘材料制作,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在维修的时候,按下断路装置时,在不闭合上一级电源的情况下,有效断开电路,闭合检修回路,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优选的,检修门包裹于装置表面,且检修门通过滑槽与装置外壳连接固定,检修门另一侧设置有钥匙孔,这样的设置达到了简化了维修方式的效果,使得维修时,只需要用钥匙打开检修门,即可对装置进行检修,取代了之前的用螺丝刀打开装置的方法。优选的,控制器由外围电路和PLC构成,PLC外围设置有铜网,铜网的设置有效防止了因电子器件因故障,而产生的电火花对其他设备造成损毁,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优选的,检修门背面设置有带有螺纹的通孔,通孔设置有若干个,并且通孔均匀分布在检修门的四角,这样的设置达到了有效提高检修门稳定性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创新设置的检修回路,使得在对电气开关进行检修时,可以不中断上一级电源,两侧的保护装置也可以保证不发生触电危险,同时内部形成了一个低电压的检修回路,大大提高了检修的安全性,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解决了检修危险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创新设置的检修门和检修回路,达到了在检修过程中可以快速打开装置外壳,同时根据检修回路快速判断故障原因的效果,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电气开关故障原因很大一部分都可以根据检修灯的亮灭来进行初步判断,若无法判断,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检修,解决了检修不方便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通过创新设置的PLC控制电路,达到了可以自动控制开关的启闭,大大提高了精确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方便生产,解决了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左侧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部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护装置;2-紧锁装置;3-导线管;4-熔断器;5-提示灯;6-开关;7-装置外壳;8-检修门;9-传感器;10-检修电源;11-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包括控制器11、装置外壳7和提示灯5,装置外壳7底部焊接固定有检修电源10和传感器9,检修电源10左侧表面通过导线管3与保护装置1连接,保护装置1对称设置在装置外壳7左侧内壁上下位置,装置外壳7左侧内壁中部设置有紧锁装置2,紧锁装置2右侧固定有熔断器4,熔断器4右侧通过导线管3与控制器11连接,控制器11右侧固定有开关6,开关6上方设置有提示灯5,提示灯5焊接固定在装置外壳7顶部内壁表面,装置外壳7表面通过滑槽安装有检修门8。导线管3内导线连接各用电设备,形成了一个检测回路,保护装置1内部镶嵌有绝缘块和导线,导线连接于低压检测回路且设置于绝缘块上方,绝缘块底部周围设置有橡胶垫,且电气开关装置采用阻燃绝缘材料制作,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在维修的时候,按下断路装置时,在不闭合上一级电源的情况下,有效断开电路,闭合检修回路,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检修门8包裹于装置表面,且检修门8通过滑槽与装置外壳连接固定,检修门8另一侧设置有钥匙孔,这样的设置达到了简化了维修方式的效果,使得维修时,只需要用钥匙打开检修门8,即可对装置进行检修,取代了之前的用螺丝刀打开装置的方法;控制器11由外围电路和PLC构成,PLC外围设置有铜网,铜网的设置有效防止了因电子器件因故障,而产生的电火花对其他设备造成损毁,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检修门8背面设置有带有螺纹的通孔,通孔设置有若干个,并且通孔均匀分布在检修门8的四角,这样的设置达到了有效提高检修门稳定性的效果。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通电使用时,控制器11内的PLC将根据设置的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开关6的启闭,进行正常工作,如果出现问题,传感器9内部的温度和烟雾感应器将发出警报,警报通过内部的控制器发送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前来维修的时候,通过钥匙打开检修门8,然后按下保护装置1,保护装置1内部的绝缘块将自动阻隔上一级的电压并且自动接通检测回路,工作人员将通过提示灯5的亮灭来判断问题的根源,检修完毕后,打开保护装置1,关上检修门8,即可继续正常工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包括控制器(11)、装置外壳(7)和提示灯(5),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壳(7)底部焊接固定有检修电源(10)和传感器(9),检修电源(10)左侧表面通过导线管(3)与保护装置(1)连接,保护装置(1)对称设置在装置外壳(7)左侧内壁上下位置,装置外壳(7)左侧内壁中部设置有紧锁装置(2),紧缩装置(2)右侧固定有熔断器(4),熔断器(4)右侧通过导线管(3)与控制器(11)连接,控制器(11)右侧固定有开关(6),开关(6)上方设置有提示灯(5),提示灯(5)焊接固定在装置外壳(7)顶部内壁表面,装置外壳(7)表面通过滑槽安装有检修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包括控制器(11)、装置外壳(7)和提示灯(5),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壳(7)底部焊接固定有检修电源(10)和传感器(9),检修电源(10)左侧表面通过导线管(3)与保护装置(1)连接,保护装置(1)对称设置在装置外壳(7)左侧内壁上下位置,装置外壳(7)左侧内壁中部设置有紧锁装置(2),紧缩装置(2)右侧固定有熔断器(4),熔断器(4)右侧通过导线管(3)与控制器(11)连接,控制器(11)右侧固定有开关(6),开关(6)上方设置有提示灯(5),提示灯(5)焊接固定在装置外壳(7)顶部内壁表面,装置外壳(7)表面通过滑槽安装有检修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全检修的自动化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导线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远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