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97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摸屏,该触控面板采用对阴极复用的方式,即在触控阶段将每个阴极作为一个触控电极,采用分时驱动方法可以实现触控面板的正常显示与触控功能。具体地,在显示阶段通过像素电路控制每一个像素点(每个像素点具有一个包括阴极的发光器件)发光的状态;触控阶段,像素电路的所有控制信号端与各阴极同步加载触控信号,保证触控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实现触控电极与其相对的电极的同步驱动,消除各电极与触控电极之间的耦合压差,从而抵消耦合电容对触控电极的影响,以及抵消触控电极对其下方正对电极的负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摸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摸屏。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是当今平板显示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面板进入市场,相对于传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AMOLED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高的对比度以及更广大的视角。目前,随着显示器件正朝着轻薄化、高解析化、智能化、节能化的发展,触摸屏(TouchScreenPanel)的使用越来越广。触摸屏的实现方式通常有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声波式等,其中,内嵌式触摸屏(InCellTouchPanel)由于将触控部件内嵌在显示屏内部,可以减薄模组整体的厚度,又可以大大降低触摸屏的制作成本,受到各大面板厂家的青睐。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则因具有功耗低、亮度高、成本低、视角广,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目前,在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显示产品领域中,OLED显示产品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LCD显示屏。其中像素驱动电路设计是AMOLED显示器核心
技术实现思路
,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作为技术难点比较大的内嵌式触控技术,本着其可以与显示面板工艺兼容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面板厂家的青睐。因此,如何实现OLED显示产品的触控与显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摸屏,用以实现OLED显示产品的触控与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多个阴极和与各所述阴极一一对应的触控引线、触控驱动芯片,以及位于各像素单元的像素电路;其中,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具有所述阴极的发光器件;在显示阶段,所述像素电路用于在各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发光器件正常发光;在触控阶段,所述触控驱动芯片用于通过各所述触控引线向各所述阴极施加触控信号,且向所述像素电路的各控制信号端同时施加与所述触控信号相同的控制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模块、写入模块、电源模块、重置模块、控制模块和补偿模块;其中,所述重置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复位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初始化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节点相连;所述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复位信号的控制下,通过所述初始化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初始化;所述补偿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扫描信号,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节点相连,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阈值电压补偿;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输入端与第三节点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导通;所述电源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电源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三节点;所述写入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所述扫描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所述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三节点;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输出端用于输出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的驱动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作为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的驱动信号输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所述重置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用于输入所述复位信号,源极用于输入所述初始化信号,漏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和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用于输入所述扫描信号,源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用于输入所述电源信号,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用于输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源极用于输入所述电源信号,漏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所述写入模块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用于输入所述扫描信号,源极用于输入所述数据信号,漏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六开关晶体管;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用于输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源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漏极用于输出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的驱动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了一种触摸屏,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摸屏,该触控面板包括:多个阴极和与各阴极一一对应的触控引线、触控驱动芯片,以及位于各像素单元的像素电路;其中,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具有阴极的发光器件;在显示阶段,像素电路用于在各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驱动发光器件正常发光;在触控阶段,触控驱动芯片用于通过各触控引线向各阴极施加触控信号,且向像素电路的各控制信号端同时施加与触控信号相同的控制信号。这样采用对阴极复用的方式,即在触控阶段将每个阴极作为一个触控电极,采用分时驱动方法可以实现触控面板的正常显示与触控功能。具体地,在显示阶段通过像素电路控制每一个像素点(每个像素点具有一个包括阴极的发光器件)发光的状态;触控阶段,像素电路的所有控制信号端与各阴极同步加载触控信号,保证触控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实现触控电极与其相对的电极的同步驱动,消除各电极与触控电极之间的耦合压差,从而抵消耦合电容对触控电极的影响,以及抵消触控电极对其下方正对电极的负载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布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组像素电路的布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工作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触摸屏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可以包括:多个阴极和与各阴极一一对应的触控引线、触控驱动芯片,以及位于各像素单元的像素电路;其中,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具有阴极的发光器件;在显示阶段,像素电路用于在各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驱动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摸屏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阴极和与各所述阴极一一对应的触控引线、触控驱动芯片,以及位于各像素单元的像素电路;其中,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具有所述阴极的发光器件;在显示阶段,所述像素电路用于在各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发光器件正常发光;在触控阶段,所述触控驱动芯片用于通过各所述触控引线向各所述阴极施加触控信号,且向所述像素电路的各控制信号端同时施加与所述触控信号相同的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阴极和与各所述阴极一一对应的触控引线、触控驱动芯片,以及位于各像素单元的像素电路;其中,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具有所述阴极的发光器件;在显示阶段,所述像素电路用于在各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发光器件正常发光;在触控阶段,所述触控驱动芯片用于通过各所述触控引线向各所述阴极施加触控信号,且向所述像素电路的各控制信号端同时施加与所述触控信号相同的控制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模块、写入模块、电源模块、重置模块、控制模块和补偿模块;其中,所述重置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复位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初始化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节点相连;所述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复位信号的控制下,通过所述初始化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初始化;所述补偿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扫描信号,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节点相连,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阈值电压补偿;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输入端与第三节点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导通;所述电源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电源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三节点;所述写入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所述扫描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所述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三节点;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用于输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输出端用于输出驱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盛际董学陈小川卢鹏程王磊王治韩卫锋于静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