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支付意愿的灵活公交站点等级划分与转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智慧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灵活公交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支付意愿的灵活公交站点等级划分与转化方法。
技术介绍
需求响应式公交可在车辆设施、停靠站点、服务时间、舒适安全、自由私密等方面充分体现运输过程的高品质特性。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智慧城市中,出行距离较长而不具备自驾车和自行车出行能力的人,如老、弱、病、残、孕及大部分低收入人群,他们更希望能按自己的意愿乘坐公交出行,预约公交并且表达自己的支付意愿,节省抵离时间和距离(选择就近的上下客地点)、节省车站等待时间(准时乘车)、愿意支付比常规公交车适当高而比一对一服务的网约车低得多的费用。这些出行需求是情理之中、具有普遍性的大众需求,尤其是未来的年轻人越来越依赖网上预约的生活方式,更能体现需求的大众性。目前各地已开始推广定制公交等需求响应式公交模式,但并未得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规则或方法对需求点进行筛选。不同于传统城市公交中定线、定点、定班、定车型的巴士服务,需求响应式公交根据乘客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弹性班次与弹性线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支付意愿的灵活公交站点等级划分与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定拟提供灵活公交服务模式的范围,获取乘客的需求信息,采集乘客需求点的基础资料;2)筛选乘客需求点的有效信息,输入相应的评价指标,对需求点进行评价,输出各需求点的分值;3)根据各需求点的分值进行灵活公交站点等级划分,获得各需求点的需求响应初始概率;4)结合乘客的支付意愿对部分需求点的等级进行转化,调整其需求响应概率,得出各需求点最终的需求响应概率,为后续的调度工作提供依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支付意愿的灵活公交站点等级划分与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定拟提供灵活公交服务模式的范围,获取乘客的需求信息,采集乘客需求点的基础资料;2)筛选乘客需求点的有效信息,输入相应的评价指标,对需求点进行评价,输出各需求点的分值;3)根据各需求点的分值进行灵活公交站点等级划分,获得各需求点的需求响应初始概率;4)结合乘客的支付意愿对部分需求点的等级进行转化,调整其需求响应概率,得出各需求点最终的需求响应概率,为后续的调度工作提供依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支付意愿的灵活公交站点等级划分与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乘客的需求信息包括出行起点、出行终点、支付意愿、出行时间和选择偏好;所述乘客需求点的基础资料包括需求点附近的各类用地情况、公共交通站点设置与线路分布情况、周边路网等级、服务水平及相关资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支付意愿的灵活公交站点等级划分与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评价乘客需求点的步骤包括:2.1)筛选N个乘客需求点中的有效信息,输入相应的评价指标,即综合考虑需求点的各类信息,根据信息的完整性与有效性,结合研究范围实际情况选取n个评价指标,赋予相应权重α1、α2、…、αn;2.2)对需求点进行评价,输出各需求点的分值,即获取评价指标的相应评价标准,再运用德尔菲法分别对需求点的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评分,对于需求点di(1≤i≤N),各指标的分值分别为vi1、vi2、…、vin,则需求点di的最终得分Vi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明阳,靳文舟,龚隽,黄玮琪,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