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关注力模型的人群多样性仿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关注力模型的人群多样性仿真方法。
技术介绍
人群仿真模拟,是对现实中人的群体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在计算机中利用虚拟角色进行模拟的研究。近年来,人群的动态仿真快速发展,人群仿真应用在各个领域,例如路径规划、特殊环境人群疏散、大型场所人员流动、电影电视剧及大型游戏中大规模人群仿真等。MankyuSung等人开发了一种可以模拟复杂人群行为的具有可扩展性的人群仿真系统,Helbing等人开发了一种基于“社会力量”模型的人群仿真系统,该系统中个体的行为受“社会力量”约束,个体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目前社会对仿真的需求日益增强,对真实感强、人群多样性强、虚拟角色个性强和计算效率高的人群仿真方法的需求逐步显现。现有人物个体仿真效果非常可观,人群群体行为仿真也有较好的成果,但人群仿真中未充分体现人物个体的特殊性,并且缺少环境对人群个体行为的影响。因此,人群仿真过程中个体的特殊性,即人群多样性成为人群仿真方法的研究方向之一。在计算机领域,人群多样性可被分为外观多样性和动画多样性。外观多样性即虚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关注力模型的人群多样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虚拟场景中根据各虚拟环境对虚拟角色关注力的影响,构建虚拟角色的关注力模型;然后在虚拟角色的行为过程中,根据虚拟角色的关注力模型,实时计算虚拟角色对各虚拟环境的关注力,并以最大关注力值对应的虚拟环境作为虚拟角色的当前的关注目标;根据虚拟角色当前的关注目标更新其动作姿态以及行为路径,使虚拟角色在运动过程中不断靠近当前的关注目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关注力模型的人群多样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虚拟场景中根据各虚拟环境对虚拟角色关注力的影响,构建虚拟角色的关注力模型;然后在虚拟角色的行为过程中,根据虚拟角色的关注力模型,实时计算虚拟角色对各虚拟环境的关注力,并以最大关注力值对应的虚拟环境作为虚拟角色的当前的关注目标;根据虚拟角色当前的关注目标更新其动作姿态以及行为路径,使虚拟角色在运动过程中不断靠近当前的关注目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关注力模型的人群多样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注力模型与虚拟环境属性、虚拟角色与虚拟环境的距离、虚拟角色的自身属性及其关注倾向有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关注力模型的人群多样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角色的关注倾向由正态分布随机生成获得,或者是根据事先做的问卷调查的结果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天羽,焦迪,杜仪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