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复杂下垫面城区分布式水文模型数字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井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复杂下垫面城区分布式水文模型数字化方法。
技术介绍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一种能够模拟复杂的水文现象和过程,研究和建立水文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其特点是可以借助离散性水文单元来反映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城市建成区的复杂性一方面体现在受强人类活动影响,所述影响改变了自然的下垫面条件;另一方面建设用地类型(如居住用地、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等)呈现出多样性,不同用地类型区的透水区域和不透水区域在空间布局和面积占比上存在差异,混合功能建筑群呈交错状分布。对于分布式水文模型而言,当前缺乏一套普遍适用于复杂下垫面城区的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尤其针对城市建成区而言,其汇水区划分和排水系统数字精细化输入等技术方面经验欠缺。此外,现有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大多应用在50km2以上的大中型流域范围,或局限于10km2以下的单一建设用地类型区域(如居民小区等),而在10km2~50km2尺度的城市建成区鲜有应用。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复杂下垫面城区每个相对独立的子汇水区和子排水系统的特殊性,运用ArcG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复杂下垫面城区分布式水文模型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收集城市建成区域的水文气象数据、地形数据、DEM数据、排水管道或网与集水井数据,以及城区用地类型分布图、高清航拍影像图、河网水系图,从中摘录模型构建所需的边界条件和相关参数初设值,并对摘录值做合理性审查;步骤2,现场踏勘;在模型构建时发现数据缺失,需赴现场踏勘获取管道材质,补测管道断面形状、规格缺失数据;若步骤1收集到的数据经审查后不合理或与实际相差较大者,需现场补测、踏勘完成数据的校准并通过合理性审查;步骤3,排水片区划分;以城区内主要的河流水系、城市主干路为边界,以城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复杂下垫面城区分布式水文模型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收集城市建成区域的水文气象数据、地形数据、DEM数据、排水管道或网与集水井数据,以及城区用地类型分布图、高清航拍影像图、河网水系图,从中摘录模型构建所需的边界条件和相关参数初设值,并对摘录值做合理性审查;步骤2,现场踏勘;在模型构建时发现数据缺失,需赴现场踏勘获取管道材质,补测管道断面形状、规格缺失数据;若步骤1收集到的数据经审查后不合理或与实际相差较大者,需现场补测、踏勘完成数据的校准并通过合理性审查;步骤3,排水片区划分;以城区内主要的河流水系、城市主干路为边界,以城区地表汇流方向和地下主干排水管线流向为依据,将城区初步划分为多个大尺度的排水片区;步骤4,子汇水片区粗划;以流经排水片区的沟渠、城市快速路、次干路为地块边界,借助ArcGIS10.2水文模块中的汇水区划分工具,将整个城区粗划为多个用地类型集中分布地块;步骤5,子汇水单元细化;通过实地踏勘调研、甄别高清影像图途径判定城区建设用地类型布局,将各用地类型地块进一步划分为微尺度的汇水单元;步骤6,集流点概化;所述集流点的概化即查找出子汇水单元边缘附近的最低节点,是连接子汇水单元和排水管道或网的纽带,以集流点的位置坐标以及排水管道连接的上下游关系确定集流点的接入位置;步骤7,排水管道或网概化;整理核准各条管线的连接顺序,确定管线的材质,在ArcGIS中对管线数据进行统一的编码和录入,完成管道或网数据的数字化;所述管道数据包括管道材质、起点管底高程、终点管底高程、管径、管道断面形状、所属新老城区位置信息;步骤8,排水系统精细化处理;对排水管道或网、雨水井、集流点数据的质量检验,包括合理性、完整性、一致性和碎片化检验;步骤9,模型数字化输入;上述步骤3至5属于汇水区数字化过程,上述步骤6至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清华,付潇然,王海潮,刘家宏,王英,吕烨,张坤,王东,马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