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舰载模块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736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舰载模块电源,包括壳体、盖板和设于壳体内的电路主板,电路主板的两面上设置多个电子元器件,所述电路主板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控制器单元、控制电路和整流单元,所述壳体内设有导热板,该导热板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电子元器件的突出部分嵌于凹槽内部,所述壳体底板与导热板之间空隙灌封硅胶,所述的壳体沿内侧上部边缘开设有台阶面,盖板盖合在台阶面上,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舰载模块电源,可防震抗冲击,输出电压谐波小、负载动态性能好、抗短路冲击且自恢复,而且能够提高散热效果,使用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舰载模块电源
本技术属于模块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舰载模块电源。
技术介绍
电源是通信装备的关键配套产品与极重要的技术基础,模块电源被广泛应用于部队、雷达、导航、航空、航天、航海、舰艇及军用电子电气设备、医疗、车载设备、铁路、电力等领域。应用于舰船的模块电源不仅可适用于高温、高湿、高腐蚀性的环境下,还需要防冲击、防干扰、防辐射,否则直接影响通信装备效能的发挥及信息传递。使用时,系统根据电路的工作电压,选择匹配DC-DC模块电源的个数,通过多个DC-DC模块电源组接在一起,形成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的电源模块,其结构紧凑,但存在散热问题。电源控制电路是电源的核心技术,主要完成电源的输出电压控制和对外接口控制。目前电源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方式:单一电压有效值控制、单一电压瞬时值控制、带电流内环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单一电压有效值电压输出波形谐波大、抗短路冲击差、多机并联难度大;单一电压瞬时值控制输出波形谐波小,但是负载动态性能差、抗短路冲击差、多机并联难度大;带电流内环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输出波形谐波小,但是负载动态性能差。舰载中频逆变电源要求电源输出谐波小、负载动态性能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舰载模块电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舰载模块电源,包括壳体(1)、盖板和设于壳体(1)内的电路主板,电路主板的两面上设置多个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主板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控制器单元、控制电路和整流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用于产生基准波形,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对基准波形进行校正和控制保护,并将校正后的波形信号发送给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用于根据波形信号输出电源;所述壳体(1)内设有导热板(2),该导热板(2)上设有多个凹槽(3),所述电子元器件的突出部分嵌于凹槽(3)内部,所述壳体(1)底板与导热板(2)之间空隙灌封硅胶,所述的壳体(1)沿内侧上部边缘开设有台阶面(4),盖板盖合在台阶面(4)上,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舰载模块电源,包括壳体(1)、盖板和设于壳体(1)内的电路主板,电路主板的两面上设置多个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主板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控制器单元、控制电路和整流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用于产生基准波形,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对基准波形进行校正和控制保护,并将校正后的波形信号发送给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用于根据波形信号输出电源;所述壳体(1)内设有导热板(2),该导热板(2)上设有多个凹槽(3),所述电子元器件的突出部分嵌于凹槽(3)内部,所述壳体(1)底板与导热板(2)之间空隙灌封硅胶,所述的壳体(1)沿内侧上部边缘开设有台阶面(4),盖板盖合在台阶面(4)上,并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蓝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