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触摸传感器的可转移纳米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64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般涉及一种可转移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适于制造在柔性基板和/或刚性基板上形成的透明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高通量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一般还涉及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含一种透明导电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一般还涉及一种包含触摸传感器的电子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系统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一般还涉及一种光电系统,所述光电系统包含触摸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触摸传感器的可转移纳米复合材料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并要求名称为“用于触摸传感器的可转移纳米复合材料”且于2015年7月25日提交的代理案卷号TH-15002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196,930的优先权。本申请还基于并要求名称为“包含银纳米线的透明导电层的蚀刻组合物”且于2015年7月16日提交的代理案卷号TH-15003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193,218的优先权。本申请是名称为“包含银纳米线的透明导电层的蚀刻组合物”且于2016年6月30日提交的代理案卷号TH-16002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197,941的部分继续申请。这些专利申请中的每个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一种可转移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和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适于制造在柔性基板和/或刚性基板上形成的透明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高通量方法。本专利技术一般还涉及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含一种透明导电电极。本专利技术一般还涉及一种电子系统,所述电子系统包含透明导电电极。本专利技术一般还涉及一种包含触摸传感器的电子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系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一般还涉及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触摸传感器的可转移纳米复合材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移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包含:一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和一保护膜;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与所述保护膜均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面对所述保护膜的后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包含导电纳米材料和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30 US 15/197,941;2016.07.12 US 15/208,5961.一种可转移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包含:一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和一保护膜;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与所述保护膜均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面对所述保护膜的后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包含导电纳米材料和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移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处或附近的所述导电纳米材料的浓度,高于在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后表面处或附近的所述导电纳米材料的浓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移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分离薄膜;其中,所述分离薄膜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后表面面对所述分离薄膜;其中,所述分离薄膜粘附至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后表面,并且所述保护膜粘附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并且其中,所述保护膜和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之间的粘附力高于所述分离薄膜和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后表面之间的粘附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移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分离薄膜;其中,所述分离薄膜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后表面面对所述分离薄膜;其中,所述分离薄膜粘附到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后表面,并且所述保护膜粘附到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与所述分离薄膜之间的粘附力,以及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与所述保护膜之间的粘附力,可被设置,以使得当将所述分离薄膜从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后表面剥离时,所述保护膜保持粘附到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移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管,纳米颗粒,或其任何组合;并且其中所述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异氰脲酸酯丙烯酸酯,聚环氧化物或其任何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移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包括:银纳米线,铜纳米线,金纳米线,不锈钢纳米线,或者其任何组合;并且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异氰脲酸酯丙烯酸酯,聚环氧化物或其任何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移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和/或所述分离薄膜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三乙酸纤维素(TAC),聚酰亚胺(PI),或其任何组合。8.一种透明导电电极,包含:一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一层压层;以及透明基板;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所述层压层和所述透明基板都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层压层的前表面面对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后表面;其中,所述透明基板的前表面面对所述层压层的后表面;其中,所述层压层位于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和所述透明基板之间;并且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包含导电纳米材料和聚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还包含保护膜;其中所述保护膜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且其中所述保护膜的后表面面对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包含PET,PMMA,PC,PEN,TAC,PI,或其任何组合;所述透明基板包含PMMA,PC,玻璃或其任何组合;并且,所述层压层包含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异氰脲酸酯丙烯酸酯,聚环氧化物,或者其任何组合。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处或附近的所述导电纳米材料的浓度,高于在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后表面处或附近的所述导电纳米材料的浓度。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管,纳米颗粒,或其任何组合;并且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异氰脲酸酯丙烯酸酯,聚环氧化物或其任何组合。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包括:银纳米线,铜纳米线,金纳米线,不锈钢纳米线,或者其任何组合;并且其中,所述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异氰脲酸酯丙烯酸酯,聚环氧化物或其任何组合。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和一第二层压层;以及其中,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为第一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其中,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压层为第一层压层;其中,所述第二层压层与所述第二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都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层压层的前表面面对所述透明基板的后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后表面面对所述第二层压层的后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层压层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包含导电纳米材料和聚合物。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一保护膜;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膜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后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膜包含:PET,PMMA,PC,PEN,TAC,PI或其任何组合。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保护膜;其中,所述第二保护膜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第二保护膜的后表面面对所述第二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保护膜包含:PET,PMMA,PC,PEN,TAC,PI或其任何组合。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前表面处或附近的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层的浓度,高于在所述第二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后表面处或附近的所述导电纳米材料的浓度。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导电纳米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导电纳米材料均包括: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管,纳米颗粒或其任何组合。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导电纳米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导电纳米材料均包括:银纳米线,铜纳米线,金纳米线,不锈钢纳米线,或者其任何组合。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聚合物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层的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异氰脲酸酯丙烯酸酯,聚环氧化物或其任何组合。21.一种系统,包括:一覆盖透镜;一第一层压层;一第一传感器层;一光学透明粘合剂层;一透明基板;一第二层压层;以及一第二传感器层;其中,所述覆盖透镜,所述第一层压层,所述第一传感器层,所述光学透明粘合剂层,所述透明基板,所述第二层压层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层都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层压层位于所述覆盖透镜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之间;其中,所述光学透明粘合剂层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与所述透明基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层压层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层之间;其中,所述覆盖透镜在所述第一层压层的前表面上形成;其中,所述第一层压层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前表面上形成;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层在所述光学透明粘合剂层的前表面上形成;其中,所述光学透明粘合剂层在所述透明基板的前表面上形成;其中,所述透明基板在所述第二层压层的前表面上形成;其中,所述第二层压层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层的前表面上形成。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和/或所述第二传感器层中的每个包含使得系统可检测到触摸的图案。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和/或所述第二传感器层中的每个包含导电纳米材料和聚合物。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前表面处或附近的所述导电纳米材料的浓度,高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层的后表面处或附近的所述导电纳米材料的浓度。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层的前表面处或附近的所述导电纳米材料的浓度,高于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层的后表面处或附近的所述导电纳米材料的浓度。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管,纳米颗粒或其任何组合。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包括:银纳米线,铜纳米线,金纳米线,不锈钢纳米线,或者其任何组合。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层和/或所述第二传感器层的聚合物均包括: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异氰脲酸酯丙烯酸酯,聚环氧化物,或其任何组合。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