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框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61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框及移动终端,中框包括侧边框,侧边框的上表面设有弧面结构;后盖为绝缘后盖;弧面结构的表面设置有FPC电路板,FPC电路板设有引线部及电极部;电极部设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与所述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测电容感应极板的电信号,并执行检测到的电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使处理器检测到电容感应极板的极化现象所对应的电信号,并执行检测到的电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能够通过该电容感应极板实现移动终端中各个实体键所对应的功能,能够减少移动终端中设置home键、开机键以及几个位于移动终端侧边的功能键等实体键的数量,进而简化中框以及移动终端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框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中框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移动终端的功能及外观的需求越来越高,移动终端的外观和制作也越来越精致,移动终端当今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往的按键键盘逐渐被触摸屏所取代。目前,大多数移动终端主要包括有home键、开机键以及几个位于移动终端侧边的功能键等实体键。而这些移动终端,通常是通过实体键来控制,以实现实体键所对应的功能,例如,通过长按开机键启动移动终端的系统,在关机时,也是通过长按这个实体开机键来实现的。但是,这种采用实体键来控制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的结构不够简单,并且不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框及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具有实体键的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的结构不够简单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框,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中框包侧边框,所述侧边框的上表面设有弧面结构;所述中框通过所述弧面结构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连接,所述后盖为绝缘后盖;所述弧面结构的表面设置有FPC电路板,所述FPC电路板设有引线部及电极部;所述电极部设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所述电容感应极板与所述弧面结构之间绝缘,相邻的电容感应极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引线部设有信号输出端、以及与各个所述电容感应极板一一对应的金属线,所述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金属线分别与所述电容感应极板电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与所述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容感应极板的电信号,并执行检测到的所述电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还包括中框本体,所述中框本体与所述侧边框形成容置槽,所述引线部与所述电极部之间的连接处存在弯折,所述引线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侧边框的上表面中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后盖的承载部,所述弧面结构通过所述承载部与所述侧边框中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连接。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侧边框中,靠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的高度大于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的高度;所述侧边框中靠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向所述承载部的方向弯折延续形成所述弧面结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侧边框包括左边框、右边框、上边框及下边框,所述左边框、右边框、上边框及下边框与所述中框本体相互配合形成所述容置槽。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部设置于所述左边框的弧面结构的表面,或所述右边框的弧面结构的表面。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部设置于竖屏状态下所述左边框的下半部分的弧面结构,或竖屏状态下所述右边框的下半部分的弧面结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弧面结构的表面设有多个所述FPC电路板。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FPC电路板通过粘胶粘贴在所述弧面结构的表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中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中框设置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端即电容感应极板,通过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实时监测所述电容感应极板的电信号,使得用户仅仅通过手指等部位靠近该电容感应极板,便能够使处理器检测到电容感应极板的极化现象所对应的电信号,并执行检测到的电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能够通过该电容感应极板实现移动终端中各个实体键所对应的功能,该电容感应极板相当于移动终端的虚拟按键,能够减少移动终端中设置的home键、开机键以及几个位于移动终端侧边的功能键等实体键的数量,进而简化中框以及移动终端的结构。同时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流程,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加便捷,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电容感应极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框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侧边框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框一实施例中FPC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中框110中框本体120侧边框130FPC电路板140处理器121承载部122弧面结构131电极部132电容感应极板133引线部134金属线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包括以检测端和接地端为两极的感应极板(静电电容)以及高频振荡器。在检测端的感应极板与接地端的感应极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电容量,当存在检测对象接近检测端的感应极板时,该检测端的感应极板上产生电荷变化(电荷增加),进而使得检测端的感应极板与接地端的感应极板之间的电压发生变化而产生极化现象,并且检测对象越接近检测端的感应极板,检测端的感应极板的电荷增加越明显;由于感应极板的电容与电荷成正比,在感应极板的电容增大时,检测端的感应极板的电荷增加,其电容也随之增加,从而使振荡电路的振荡减弱甚至停止振荡。现有的接近传感器将振荡电路的振荡与停振这两者状态的变化被检测电路转换为开关讯号向外输出,以检测物体靠近该接近传感器。结合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原理,本专利技术中对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本专利技术中框的各个实施例中,接近传感器仅包括检测端的感应极板,即电容感应极板。该电容感应极板作为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端,用户的手指等部位作为接近传感器的接地端,在用户的手指等部位靠近该电容感应极板时,该电容感应极板的电荷增加,进而使得电容感应极板存在极化现象。在该接近传感器应用于设有中框的手机等移动终端时,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可以实时检测该电容感应极板,在电容感应极板存在极化现象,检测信号会出现瞬间的增大,即检测到电容感应极板极化现象,确定当前存在物体靠近该接近传感器。请参照图1,图1为电容感应极板(接近传感器,sensor)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在接近物体(比如手指)靠近该接近传感器时,该接近传感器的电容值C为:C=ε0·εr·A/d其中,A为该接近物体(比如手指)的有效投影面积、即手指投影至电容感应极板时的投影面积,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r为空气的介电常数,d为接近物体(比如手指)与接近传感器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中框的各个实施例中,可采用上述改进后的接近传感器,通过该接近传感器实现移动终端的解锁、开关机、返回键、home键等各种功能,当然,也可以在移动终端开启应用程序时,通过该接近传感器控制应用程序。结合以上述接近传感器的原理,提出本专利技术中框的各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后盖。参照图2至5,其中,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框一实施例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中框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框,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侧边框,所述侧边框的上表面设有弧面结构;所述中框通过所述弧面结构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连接,所述后盖为绝缘后盖;所述弧面结构的表面设置有FPC电路板,所述FPC电路板设有引线部及电极部;所述电极部设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所述电容感应极板与所述弧面结构之间绝缘,相邻的电容感应极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引线部设有信号输出端、以及与各个所述电容感应极板一一对应的金属线,所述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金属线分别与所述电容感应极板电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与所述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容感应极板的电信号,并执行检测到的所述电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框,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侧边框,所述侧边框的上表面设有弧面结构;所述中框通过所述弧面结构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连接,所述后盖为绝缘后盖;所述弧面结构的表面设置有FPC电路板,所述FPC电路板设有引线部及电极部;所述电极部设有多个电容感应极板,所述电容感应极板与所述弧面结构之间绝缘,相邻的电容感应极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引线部设有信号输出端、以及与各个所述电容感应极板一一对应的金属线,所述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金属线分别与所述电容感应极板电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与所述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容感应极板的电信号,并执行检测到的所述电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还包括中框本体,所述中框本体与所述侧边框形成容置槽,所述引线部与所述电极部之间的连接处存在弯折,所述引线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的上表面中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后盖的承载部,所述弧面结构通过所述承载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龙董建华揭朋朋张腾
申请(专利权)人: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