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606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包括第一内导体以及与第一内导体轴向相对的第二内导体,第一内导体相对于第二内导体可度旋转;第二内导体的左侧部设有轴向的容纳腔,第二内导体的右侧部设有轴向的第二芯线孔;容纳腔内轴向设置有弹簧和销钉,弹簧抵持在容纳腔的右侧面和销钉的钉帽右端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既能实现360度绕轴循环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导体浮动机构能够在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发生相对转动时使二者保持良好接触,减小二者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利于旋转的同时减小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
本技术属于射频同轴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
技术介绍
旋转-俯仰定位射频同轴连接器主要用于微波信号接收设备,其可以保证天线旋转-俯仰位姿变化过程中与接收设备微波信号的连续可靠。传统的旋转-俯仰定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通常采用高分子材料注塑而成,外壳通过金属材料的铆钉铆接,因材料不同,使其工作一段时间后铆钉容易松脱或导致外壳铆钉孔拉豁失效;且其只能做180°范围的俯仰位姿变化,很少涉及可360度绕轴多次循环旋转的结构。如今,市场上也有金属外壳的旋转-俯仰定位射频同轴连接器,但这些结构旋转定位机构可靠性较差,旋转后内导体极易接触不良,且由于旋转,内导体磨损较大,极大的影响了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中国技术专利201420321456.3公开了一种内导体接触结构,通过第二内导体通过接触体与第一内导体进行有弹性的接触,在强震动条件下,弹簧的弹性可以保持接触体与第一内导体之间的紧压状态。虽然以上结构能够使得内导体之间在轴向能够接触良好,但是内导体之间无法进行360度旋转,且接触体完全不能够360度旋转,使得射频同轴连接器不能够很好的接收某个位姿的收发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包括第一内导体(110)以及与第一内导体(110)轴向相对的第二内导体(210),其特征在于:第一内导体(110)相对于第二内导体(210)可360度旋转,第一内导体(110)左侧部设有轴向的第一芯线孔(112);第二内导体(210)的左侧部设有轴向的容纳腔(211),第二内导体(210)的右侧部设有轴向的第二芯线孔(213);容纳腔(211)具有口部(217),容纳腔(211)通过口部(217)与第二内导体(210)外部贯通;所述容纳腔(211)内轴向设置有弹簧(214)和销钉(215),弹簧(214)抵持在容纳腔(211)的右侧面和销钉(215)的钉帽的右端面之间,销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包括第一内导体(110)以及与第一内导体(110)轴向相对的第二内导体(210),其特征在于:第一内导体(110)相对于第二内导体(210)可360度旋转,第一内导体(110)左侧部设有轴向的第一芯线孔(112);第二内导体(210)的左侧部设有轴向的容纳腔(211),第二内导体(210)的右侧部设有轴向的第二芯线孔(213);容纳腔(211)具有口部(217),容纳腔(211)通过口部(217)与第二内导体(210)外部贯通;所述容纳腔(211)内轴向设置有弹簧(214)和销钉(215),弹簧(214)抵持在容纳腔(211)的右侧面和销钉(215)的钉帽的右端面之间,销钉(215)的钉轴的左端面与第一内导体(110)的右端面(113)接触;所述销钉(215)的钉帽容置在容纳腔(211)内,所述销钉(215)的钉轴可穿出于所述口部(217),口部(217)通过滚铆与销钉(215)的钉轴连接;所述第一内导体(110)的右端面(113)为凹曲面,所述销钉(215)的钉轴的左端面为可嵌入所述凹曲面的凸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外壳(150)和第四外壳(230);第三外壳(150)相对于第四外壳(230)可360度旋转;第三外壳(150)设有第一轴向通孔(151),第一轴向通孔(151)的左端设有第三焊线孔(152);所述第一内导体(110)通过第一绝缘子(120)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向文卓超刘涛党作红詹诗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