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及其应用的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60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包括电流条,在电流条上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装压紧螺钉,该压紧螺钉下端连接有压紧钢片;压紧钢片下方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一端与电流条连接,在导电片外侧设置有压线框,压线框上端与电流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该组件为附件的形式出货给客户,当现场应用线径大于70平方毫米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该组件直接组装,使用时客户可以在组件中将线压好后再放入接线端子当中,便于观察线是否接到位,实现了接线的可视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及其应用的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光伏接线端子领域,具体是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及其应用的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光伏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多家厂商争先将光伏产业做大做强,光伏标准不断提高,对设备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接线端子在光伏行业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大线径的接线解决方案越发的急需升级,由于目前行业最常用的光伏端子接线方案是螺栓预压冷压头方式进行压线,当现场应用大于70平方毫米的压线操作时候非常困难,当线径上升到70到120平方毫米这个区间基本上现场压线操作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及其应用的接线端子。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包括电流条,在电流条上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装压紧螺钉,该压紧螺钉下端连接有压紧钢片;压紧钢片下方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一端与电流条连接,在导电片外侧设置有压线框,压线框上端与电流条连接。其中,压紧螺钉下端设置有槽,压紧钢片上设置有与该槽配合连接的开口。其中,压紧钢片包括连接面,开口设于该连接面上;连接面一端向下延伸后向水平向弯折形成下表面,下表面与连接面之间形成容纳压紧螺钉端部的空间;下表面自由端向上弯折后延伸,形成挡住连接面另一端的阻挡面。其中,下表面上设置有面向下方的凸起。其中,导电片与电流条连接的一端具有一组定位柱和翻边,在电流条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定位孔,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后,将翻边翻折包裹在电流条外侧,即可使导电片端部与电流条固定连接;导电片与电流条连接面的一端向下延伸后再向水平向弯折,弯折后形成的底面与压紧钢片之间形成容纳线缆的空间。其中,在底面上设置有凸起。其中,其中,压线框包括一个底面,以及在该底面相对的两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侧面,在其两个侧面上开有卡口,在电流条上设置有与各卡口相匹配的卡扣,卡口与卡扣连接后,压线框即与电流条连接。其中,导电片底部与压线框底部相互接触。其中,导电片与压线框接触的底部均为V型表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端子,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端子,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置螺栓接线端子,该螺栓接线端子至少有一端连接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组件为附件的形式出货给客户,当现场应用线径大于70平方毫米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该组件直接组装,使用时客户可以在组件中将线压好后再放入接线端子当中,便于观察线是否接到位,实现了接线的可视化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状态剖视图;图3为压紧钢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流条结构示意图;图5为导电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压线框结构示意图;图7为应用本技术的光伏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的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包括电流条3,在电流条3上开有螺纹孔31,螺纹孔31内旋装压紧螺钉1,该压紧螺钉1下端连接有压紧钢片2;压紧钢片2下方设置有导电片5,导电片5一端与电流条3连接,在导电片5外侧设置有压线框6,压线框6上端与电流条3连接。导电片5底部与压线框6底部相互接触,导电片5与压线框6接触的底部均为V型表面。压紧螺钉1下端设置有槽11,压紧钢片2上设置有与该槽11配合连接的开口21。具体地,如图3所示,压紧钢片2包括连接面22,开口21开在该连接面22上;连接面22一端向下延伸后向水平向弯折形成下表面23,下表面23与连接面22之间形成容纳压紧螺钉1端部的空间;下表面23自由端向上弯折后延伸,形成挡住连接面22另一端的阻挡面24,压紧钢片2和压紧螺钉1连接后,阻挡面24面向线缆插入的方向,可以防止线缆误插入压紧钢片2的空间内,而该阻挡面24与下表面23的连接处可设置光滑圆角面,更便于线缆插入;在下表面23上设置有面向下方的凸起,凸起与线缆表面相接处,能够更好地夹紧线缆。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导电片5与电流条3连接的一端具有一组定位柱51和翻边52,在电流条3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定位孔,定位柱51插入定位孔后,将翻边52翻折包裹在电流条3外侧,即可使导电片5端部与电流条3固定连接。导电片5与电流条3连接面的一端向下延伸后再向水平向弯折,弯折后形成的底面53与压紧钢片2之间形成容纳线缆的空间,而底面53与上设置有凸起54,该凸起54与设置在压紧钢片2上的凸起相对,能够保证线缆夹紧的质量,而导电片5与电流条3的接触面向下延伸形成的侧面,可以作为阻挡线缆的挡位,线缆端部插入到该挡位处即不能继续插入,由此可以确定线缆的剥线长度,客户在可以预先根据挡位的位置确定需要剥线的长度,提前可以准备剥线,不需在现场再观察是否剥线到位。如图6所示,压线框6为U型框,其包括一个底面61,以及在该底面61相对的两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侧面62,在其两个侧面62上开有卡口63,在电流条3上设置有与各卡口63相匹配的卡扣32,卡口63与卡扣32连接后,压线框6即与电流条3连接。如图7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端子,包括安装面板12,该安装面板12上设置有外壳9,在外壳9内设置螺栓连接端子,该螺栓连接端子至少有一端连接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在安装面板12上设置有安装垫块7,安装垫块上7表面与压线框6接触,并且安装垫块7与压线框6的接触面形状相匹配,可以均为V型凹面。具体地,在使用上述外接组件时,可先将其与线缆连接后,再把电流条3与螺栓接线端子通过螺栓连接即可,这样可以保证线缆接入外接组件的过程是全程可视的,能够保证线缆的接入质量。而螺栓接线端子两端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使用或者不使用上述接线端子,当接入线缆线径小时,可采用冷压头连接的方式,当线径大于70平方毫米时,采用本技术的外接组件,两端连接方式根据需求选择,方便灵活。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及其应用的接线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条,在电流条上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装压紧螺钉,该压紧螺钉下端连接有压紧钢片;压紧钢片下方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一端与电流条连接,在导电片外侧设置有压线框,压线框上端与电流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条,在电流条上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装压紧螺钉,该压紧螺钉下端连接有压紧钢片;压紧钢片下方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一端与电流条连接,在导电片外侧设置有压线框,压线框上端与电流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压紧螺钉下端设置有槽,压紧钢片上设置有与该槽配合连接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压紧钢片包括连接面,开口设于该连接面上;连接面一端向下延伸后向水平向弯折形成下表面,下表面与连接面之间形成容纳压紧螺钉端部的空间;下表面自由端向上弯折后延伸,形成挡住连接面另一端的阻挡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下表面上设置有面向下方的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线径光伏接线端子外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导电片与电流条连接的一端具有一组定位柱和翻边,在电流条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陈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