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挡屑件的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54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挡屑件的继电器,包括轭铁、设置于轭铁上的绝缘罩,所述绝缘罩与轭铁配合形成有用于容纳动触点组件和静触点组件的腔室,所述动触点组件包括动簧片和动触点,所述动簧片固定于推动杆上端,所述轭铁上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动簧片与定位板之间设有返力弹簧,所述返力弹簧包括第一返力弹簧和第二返力弹簧,所述第一返力弹簧上端与动簧片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返力弹簧上端与动簧片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返力弹簧下端和第二返力弹簧下端均与定位板连接,所述绝缘罩的径向侧壁至少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接触分断形成有向围合部第一侧壁吹弧的电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挡屑件的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挡屑件的继电器。
技术介绍
高压继电器中,动铁芯会带动推动杆上下移动,以使固定在推动杆上端动簧片上的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现有技术中,推动杆仅在轴向方向具有导向,而推动杆圆周方向上并没有限位,因此,推动杆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圆周方向上转动,从而造成与推动杆固定的动簧片发生水平方向上的偏转,进而造成动触点与静触点不能精确对准,影响了继电器的可靠性。为保证动静触点的精确对准,人们在动簧片与定位板之间设置两个返力弹簧,通过返力弹簧将动簧片的两端拉紧以避免动簧片偏转。但动静触点接触分断时产生的铜屑会向继电器的绝缘罩侧壁侧溅射,铜屑接触绝缘罩侧壁后会反弹并打在返力弹簧下端,由于铜屑具有较高的能量,会使返力弹簧下端融化受损,降低返力弹簧的使用寿命,使得继电器的可靠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返力弹簧受损、能延长继电器使用寿命的高压继电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挡屑件的继电器,包括轭铁、设置于轭铁上的绝缘罩,所述绝缘罩与轭铁配合形成有用于容纳动触点组件和静触点组件的腔室,所述动触点组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挡屑件的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挡屑件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轭铁、设置于轭铁上的绝缘罩,所述绝缘罩与轭铁配合形成有用于容纳动触点组件和静触点组件的腔室,所述动触点组件包括动簧片和动触点,动触点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动触点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动触点,静触点包括对应第一动触点的第一静触点和对应第二动触点的第二静触点,所述动簧片固定于推动杆上端,所述推动杆下端位于轭铁以下,所述轭铁上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动簧片与定位板之间设有返力弹簧,所述返力弹簧包括第一返力弹簧和第二返力弹簧,所述第一返力弹簧上端与动簧片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返力弹簧上端与动簧片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返力弹簧下端和第二返力弹簧下端均与定位板连接,所述绝缘罩的径向侧壁至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挡屑件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轭铁、设置于轭铁上的绝缘罩,所述绝缘罩与轭铁配合形成有用于容纳动触点组件和静触点组件的腔室,所述动触点组件包括动簧片和动触点,动触点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动触点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动触点,静触点包括对应第一动触点的第一静触点和对应第二动触点的第二静触点,所述动簧片固定于推动杆上端,所述推动杆下端位于轭铁以下,所述轭铁上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动簧片与定位板之间设有返力弹簧,所述返力弹簧包括第一返力弹簧和第二返力弹簧,所述第一返力弹簧上端与动簧片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返力弹簧上端与动簧片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返力弹簧下端和第二返力弹簧下端均与定位板连接,所述绝缘罩的径向侧壁至少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左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接触分断形成有向围合部第一侧壁吹弧的电弧,所述第二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接触分断形成有向围合部第二侧壁吹弧的电弧,所述定位板上端面向上延伸以形成有两个挡屑件,所述挡屑件包括第一挡屑件和第二挡屑件,所述第一挡屑件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一返力弹簧之间,所述第二挡屑件位于第二侧壁与第二返力弹簧之间,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青青王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