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其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0196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并获取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根据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获取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以及根据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和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对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室外风机的风速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以消除冷媒散热管上的凝露。该方法能够消除冷媒散热管上的凝露,防止凝露水进入变频模块的电控主板而烧毁电控主板,从而能够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装置和一种具有该防凝露控制装置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不少空调厂家常用冷媒散热方式对空调器中的变频模块进行冷却,相对于传统的风冷冷却方式,可大幅降低变频模块的温度,因此冷媒散热方式成为技术主流。但是,当采用冷媒散热方式对变频模块进行冷却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当冷媒散热管的温度过低时,如果变频模块的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则容易导致变频模块发生凝露,凝露水的存在会引起变频模块的电控主板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能够消除冷媒散热管上的凝露,防止凝露水进入变频模块的电控主板而烧毁电控主板,从而能够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节流元件、室外风机、压缩机、用于控制所述室外风机和所述压缩机的变频模块以及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冷却的冷媒散热管,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节流元件,所述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并获取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根据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获取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以及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和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对所述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外风机的风速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以消除所述冷媒散热管上的凝露。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首先获取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并获取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然后根据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获取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最后根据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和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对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室外风机的风速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以消除冷媒散热管上的凝露,防止凝露水进入变频模块的电控主板而烧毁电控主板,从而能够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获取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包括:如果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大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则所述冷媒散热管无凝露风险;如果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大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且小于等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则所述冷媒散热管存在凝露风险;如果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则所述冷媒散热管凝露严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冷媒散热管存在凝露风险时,其中,如果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将所述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调大第一预设开度;如果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将所述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调大第二预设开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冷媒散热管凝露严重时,其中,如果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将所述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调大第一预设开度,并将所述室外风机的风速降低第一预设档位,以及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第一预设频率;如果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将所述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调大第二预设开度,并将所述室外风机的风速调高第二预设档位,以及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第二预设频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冷媒散热管无凝露风险时,按照正常控制方式控制所述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外风机的风速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具有存储于其中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所述空调系统执行上述的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上述的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能够消除冷媒散热管上的凝露,防止凝露水进入变频模块的电控主板而烧毁电控主板,从而能够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装置,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节流元件、室外风机、压缩机、用于控制所述室外风机和所述压缩机的变频模块以及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冷却的冷媒散热管,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节流元件,所述防凝露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获取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和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对所述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外风机的风速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以消除所述冷媒散热管上的凝露,从而能够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保证了用户使用舒适度,提高了市场满意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并通过第二获取模块获取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然后通过第三获取模块根据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获取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最后通过控制模块根据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和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对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室外风机的风速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以消除冷媒散热管上的凝露,防止凝露水进入变频模块的电控主板而烧毁电控主板,从而能够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获取模块根据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获取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时,其中,如果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大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则所述冷媒散热管无凝露风险;如果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大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且小于等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则所述冷媒散热管存在凝露风险;如果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则所述冷媒散热管凝露严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冷媒散热管存在凝露风险时,其中,如果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将所述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调大第一预设开度;如果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将所述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调大第二预设开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节流元件、室外风机、压缩机、用于控制所述室外风机和所述压缩机的变频模块以及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冷却的冷媒散热管,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节流元件,所述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并获取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根据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获取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以及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和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对所述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外风机的风速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以消除所述冷媒散热管上的凝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节流元件、室外风机、压缩机、用于控制所述室外风机和所述压缩机的变频模块以及对所述变频模块进行冷却的冷媒散热管,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节流元件,所述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并获取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根据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获取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以及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和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对所述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外风机的风速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以消除所述冷媒散热管上的凝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和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获取所述冷媒散热管的凝露程度,包括:如果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大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则所述冷媒散热管无凝露风险;如果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大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且小于等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则所述冷媒散热管存在凝露风险;如果所述冷媒散热管的温度小于等于所述变频模块周围的空气露点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则所述冷媒散热管凝露严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冷媒散热管存在凝露风险时,其中,如果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将所述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调大第一预设开度;如果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将所述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调大第二预设开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冷媒散热管凝露严重时,其中,如果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将所述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调大第一预设开度,并将所述室外风机的风速降低第一预设档位,以及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第一预设频率;如果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将所述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调大第二预设开度,并将所述室外风机的风速调高第二预设档位,以及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第二预设频率。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冷媒散热管无凝露风险时,按照正常控制方式控制所述室外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内节流元件的开度、所述室外风机的风速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于其中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所述空调系统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7.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磊李荣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