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预燃室及双层射流分离二次风的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015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0:08
采用预燃室及双层射流分离二次风的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煤粉燃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煤粉燃烧装置在NOx排放量高、火焰稳定性差、结渣严重及燃尽差的问题。所述一次风管内输送高浓度煤粉气流,所述旋流煤粉燃烧器设置在预燃室的前端,旋流煤粉燃烧器与预燃室同轴布置且旋流煤粉燃烧器各管道喷口与预燃室内壁平齐设置;所述多个分离二次风喷口双层环向布置在预燃室外侧,每层分离二次风喷口中心所在圆与旋流燃烧器同轴布置,两层分离二次风喷口相互均匀交错布置,各分离二次风喷口与炉膛内壁平齐,多个分离二次风喷口的中心线与旋流燃烧器各级风管的轴线之间所成的夹角β为0~60°。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工业煤粉锅炉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预燃室及双层射流分离二次风的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锅炉煤粉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预燃室及双层射流分离二次风的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是除电站锅炉以外的主要用煤装备,总数接近60万台,年消耗煤炭近6.4亿吨。传统燃煤工业锅炉以层燃炉为主,即燃料置于固定或移动的炉排上形成燃料层,空气从炉排底部通入,通过燃料层进行燃烧反应。其普遍存在锅炉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与层燃炉相比,工业煤粉锅炉采用的是室燃燃烧方式,煤粉颗粒随同空气喷入炉膛进行悬浮燃烧,具有较高的锅炉热效率。近年来,随着煤粉加工、运输及储存技术的发展,以及煤粉燃烧技术的不断成熟,燃用煤粉的中小型工业锅炉得以不断发展。但受到炉膛尺寸及燃烧方式的限制,现有中小型工业煤粉锅炉存在NOx排放量高、飞灰可燃物含量高、易结渣等问题。针对工业煤粉锅炉,以德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在过去的30多年中形成了Dr.Schoppe、HM、Pillard及Saacke等不同的技术流派。其中Saacke生产的CONOx-UCC燃烧机采用分段送风多级燃烧技术,通过在直流环形一次风内、外分别布置一层旋流二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采用预燃室及双层射流分离二次风的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预燃室及双层射流分离二次风的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所述旋流煤粉燃烧装置包括旋流煤粉燃烧器(1)、预燃室(2)和多个分离二次风喷口(3),所述煤粉燃烧装置设置在锅炉的前墙(4)上或顶置于立式锅炉的炉顶(5);所述旋流煤粉燃烧器(1)包括一次风管(1‑1)、旋流内二次风管(1‑2)和旋流外二次风管(1‑3),所述旋流内二次风管(1‑2)设在一次风管(1‑1)外,所述旋流外二次风管(1‑3)设在旋流内二次风管(1‑2)外,所述一次风管(1‑1)、旋流内二次风管(1‑2)和旋流外二次风管(1‑3)同轴布置,所述旋流内二次风管(1‑2)内安装有第一轴向旋流叶片(1‑4),所述旋流外二次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预燃室及双层射流分离二次风的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所述旋流煤粉燃烧装置包括旋流煤粉燃烧器(1)、预燃室(2)和多个分离二次风喷口(3),所述煤粉燃烧装置设置在锅炉的前墙(4)上或顶置于立式锅炉的炉顶(5);所述旋流煤粉燃烧器(1)包括一次风管(1-1)、旋流内二次风管(1-2)和旋流外二次风管(1-3),所述旋流内二次风管(1-2)设在一次风管(1-1)外,所述旋流外二次风管(1-3)设在旋流内二次风管(1-2)外,所述一次风管(1-1)、旋流内二次风管(1-2)和旋流外二次风管(1-3)同轴布置,所述旋流内二次风管(1-2)内安装有第一轴向旋流叶片(1-4),所述旋流外二次风管(1-3)内安装有第二轴向旋流叶片(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管(1-1)内输送高浓度煤粉气流,所述旋流煤粉燃烧器(1)设置在预燃室(2)的前端,旋流煤粉燃烧器(1)与预燃室(2)同轴布置且旋流煤粉燃烧器(1)各管道喷口与预燃室(2)内壁平齐设置;所述多个分离二次风喷口(3)双层环向布置在预燃室(2)外侧,每层分离二次风喷口中心所在圆与旋流燃烧器(1)同轴布置,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超严蓉刘涛曾令艳李争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