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002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其包括进风管道、滤网组件、主机箱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连接于所述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进风口,所述出风管道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由于滤网组件并未被设置于所述主机箱,而是被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和进风管道之间,因此,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滤网组件,同时方便了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大部分家庭均使用新风系统对污染的空气进行净化,从而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但是,现有的正压新风换气系统,滤网和风机都固定在主机箱内部,管道仅仅是起到引导气流的作用。这样对于主机箱的结构设计要求较高,模具成本大大增加,同时主机箱结构一旦确定,滤网的厚度也就固定下来,或者仅有两三种厚度选择。这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厚度就变得很困难。也就是说,现有的室内新风系统,滤网的厚度往往由机型决定,不能按照实际要求更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其能够方便用于设置滤网的厚度。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系统,其包括进风管道、滤网组件、主机箱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连接于所述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进风口,所述出风管道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出风口。可选的,所述滤网组件为圆柱状的滤网片,所述滤网片的左端连接于所述进风管道,所述滤网片的右端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进风口。可选的,所述滤网组件包括多个圆柱状的滤网片,所述滤网片之间相互串联,位于左端的滤网片连接于所述进风管道,位于右端的滤网片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进风管道。可选的,所述滤网片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滤网,所述外壳的一端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进风管道的一端形成有内螺纹,所述主机箱的进风口形成有外螺纹,在使用时,所述滤网片的外螺纹与所述进风管道的内螺纹配合,所述滤网片的内螺纹与所述主机箱进风口的外螺纹配合。可选的,所述滤网片的厚度为5-10cm。可选的,所述出风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出风口,所述出风管道的另一端封闭,且在所述出风管道上开设有多个扩散孔。可选的,所述主机箱包括主机壳和位于主机壳内的风扇,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风扇的进风口侧,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侧。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新风系统,由于滤网组件并未被设置于所述主机箱,而是被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和进风管道之间,因此,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滤网组件,同时方便了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的立体图。图4是从其出风侧观察时图3中所示的轴流风扇的平面图。图5是图3中所示轴流风扇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变型例的轴流风扇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变型例的轴流风扇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的剖视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室外空气;2-进风管道;3-滤网片;4-主机箱;5-出风管道;6-扩散孔;7-洁净空气;8-主机壳;9-进风口;10-出风口;11-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其包括:进风管道、滤网组件、主机箱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连接于所述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进风口,所述出风管道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出风口,从而在所述主机箱工作时,能将空气从所述进风管道吸入,通过所述滤网组件进行净化,并将净化后的空气从出风管道排出。为使得净化后的空气能够从所述出风管道排出,而尽量不影响用户,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道的另一端封闭,且在所述出风管道上开设有多个扩散孔,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扩散孔沿所述出风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为多列,且每一列扩散孔在所述出风管道的周向错开布置,从而通过所述扩散孔均匀排风,并将净化后的洁净空气扩散到室内。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道的直径为16cm,此时,所述滤网组件包括多个圆柱状的滤网片,所述滤网片之间相互连接,即所述滤网片之间可以串行堆叠,从而可以方便地改变滤网组件的厚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片的厚度为5-10cm,优选地,其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滤网,所述外壳的一端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进风管道的一端形成有内螺纹,所述主机箱的进风口形成有外螺纹,在使用时,所述滤网片的外螺纹与所述进风管道的内螺纹配合,所述滤网片的内螺纹与所述主机箱进风口的外螺纹配合,从而实现进风管道、滤网组件和主机箱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滤网片为多个时,所述滤网片之间串联连接,并连接于所述进风管道和主机箱进风口。本技术的新风系统,由于滤网组件并未被设置于所述主机箱,而是被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和进风管道之间,因此,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滤网组件,同时方便了用户使用。当滤网片的数量较多时,会增加滤网组件的阻力,导致净化后的空气量较少,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个滤网组件,并将该多个滤网组件并联之后,连接于所述进风管道和主机箱进风口。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主机箱包括主机壳和位于主机壳内的风扇,优选地,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所述主机壳上形成为进风口和出风口,同时,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轴流风扇的进风口侧,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轴流风扇的出风口侧。本技术将风扇和滤网组件分开,主机箱仅容纳风扇和/或控制电路,这就降低了结构要求和模具成本;然后通过直径16cm,厚度5~10cm,两端带有螺纹的特殊滤网片,该滤网片可以加装在标准的160进风管道上,并且可以多个串行堆叠,即实现了根据实际要求调整滤网厚度,更换也很方便。优选地,所述轴流风扇11优选地包括叶轮12、多个定子叶片13、马达部14和壳体18。叶轮12优选地由马达部14围绕中心轴线23旋转驱动。壳体18优选地为设有出风口41和进风口43的中空构件。定子叶片13优选地设置在出风口41处,并且利用注塑成型树脂与壳体18一体地形成。另选地,定子叶片13和壳体18可通过铝压铸一体形成为单一部件。叶轮12优选地包括大致筒状的有顶杯21和多个转子叶片22。转子叶片22优选地在杯21的筒形壁的外周面上设置成绕中心轴线23在周向上彼此等间距地隔开。优选地,在杯21的内部固定有转子保持器121。转子保持器121优选地为由磁性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制成的有顶的大致筒状件。转子保持器121优选地包括筒状内周面,大致环状的转子磁体31固定至该表面。在转子保持器121的有顶部分上通过压配合等方式固定有大致柱状的轴123。马达部14优选地设置在叶轮12中并包括定子141(部分地示出)和电路板(未示出)。定子141优选地径向面向转子磁体31并电连接到电路板。电路板和定子141优选地通过多根引线(未示出)接收从外部电源(未示出)发送的电流和控制信号。当定子141被供以电流时,在定子141处产生磁场。定子141处产生的磁场和转子磁体31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定子141和转子磁体31之间引起扭矩。这样的扭矩优选地围绕中心轴线23旋转驱动叶轮12以引起沿中心轴线23的气流。应该指出的是,空气从轴向上侧向轴向下侧流动,即从进风口43向出风口41流动。壳体18具有外框15和基部16。外框15优选地为大致正方柱形形状的中空构件。在平面图中,外框15优选地包括大致矩形或大致圆形的轮廓,并包括大致圆形的内周面40。内周面40优选地包括分别在四个角处或沿进风口43的整个内周区域设置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风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管道、滤网组件、主机箱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连接于所述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进风口,所述出风管道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管道、滤网组件、主机箱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连接于所述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进风口,所述出风管道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为圆柱状的滤网片,所述滤网片的左端连接于所述进风管道,所述滤网片的右端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包括多个圆柱状的滤网片,所述滤网片之间相互串联,位于左端的滤网片连接于所述进风管道,位于右端的滤网片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进风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片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攀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