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01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器,包括:风机组件、设于风机组件相对两侧的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二进风组件,设于风机组件另一相对两侧的前盖和后盖、设于风机组件顶部的出风组件以及设于风机组件底部的底座。当开启风机组件时,空气可通过风机组件相对两侧的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二进风组件进入到净化器中,提升产品的净化效率,出风组件设于风机组件顶部,净化后的空气向上排出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阻,以满足降低噪音的要求,且导风管内壁的流线型结构也减少了风阻,降低产品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净化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净化器。
技术介绍
空气质量日益恶化,人们对于空气净化器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但是针对一些新房装修或较大空间内的空气净化,很多产品都难以满足要求,需工作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的空气质量;而有的产品为了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导致产品工作噪音大或体积大,占用过多空间,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空气净化器效率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净化器。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净化器,包括:风机组件、设于风机组件相对两侧的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二进风组件,设于风机组件另一相对两侧的前盖和后盖、设于风机组件顶部的出风组件以及设于风机组件底部的底座;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与风机组件的顶部连接,且所述导风管的内壁为流线型结构。当开启风机组件时,空气可通过风机组件相对两侧的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二进风组件进入到净化器中,提升产品的净化效率,出风组件设于风机组件顶部,净化后的空气向上排出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阻,以满足降低噪音的要求,且导风管内壁的流线型结构也减少了风阻,降低产品产生的噪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组件与第二进风组件结构对称,简化产品的加工工艺以及后期的产品装配工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二进风组件的两侧棱边分别与所述前盖和后盖的两侧棱边卡合。即,所述第一进风组件、第二进风组件、前盖和后盖围裹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四周,形成净化器的侧壁。第一进风组件、第二进风组件与前盖和后盖的配合通过卡扣配合,方便装配和拆卸,且卡扣配合使得装配完成后的产品并无连接件外露,美化了产品的外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组件包括设有凹形容纳腔的第一壳体、设于第一壳体的容纳腔内的滤芯以及设于滤芯外侧并与第一壳体盖合的第一进风门盖,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通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组件包括设有凹形容纳腔的第二壳体、设于第二壳体的容纳腔内的滤芯以及设于滤芯外侧并与第二壳体盖合的第二进风门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通风口。空气经由第一进风门盖和/或第二进风门盖进入,并通过滤芯后,经由通风口进入风机组件,再由设于风机组件顶部的出风组件排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门盖和第二进风门盖上设有透气栅格,一方面,空气可由透气栅格进入净化器,另一方面,透气栅格阻挡体积较大的异物进入净化器,以免损坏净化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芯包括初效滤网和复合夹碳滤网,所述第一进风门盖、初效滤网、复合夹碳滤网以及第一壳体依次设置和/或所述第二进风门盖、初效滤网、复合夹碳滤网以及第二壳体依次设置。初效滤网与复合夹碳滤网配合使用,加强净化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轮、驱动风轮的电机以及设于风轮相对两侧的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与第一进风组件位于同一侧且二者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蜗壳与第二进风组件配位于同一侧且二者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包括进风部和连接部,所述进风部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通风口相匹配;所述连接部与出风组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管与风机组件的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的顶部连接。即所述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的顶部为连接部,所述第一蜗壳、第二蜗壳与导风管通过卡扣连接或螺钉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顶盖,所述导风管的底部与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的顶部连接,所述导风管的顶部与顶盖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于顶盖和导风管之间。防止出风组件上端掉落的异物进入风机组件内部,从而影响风机组件的工作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管包括与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匹配的导风侧壁以及设于导风侧壁一端的导风圈,各导风侧壁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倒角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开启风机组件时,空气可通过风机组件相对两侧的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二进风组件进入到净化器中,提升产品的净化效率,且出风组件设于风机组件顶部,净化后的空气向上排出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阻,以满足降低噪音的要求。所述导风管的内壁为流线型结构,使得空气经由导风管排出时产生的风阻最小,降低噪音。所述第一进风组件与第二进风组件结构对称,简化产品的加工工艺以及后期的产品装配工艺。所述防护网设于顶盖和导风管之间。防止出风组件上端掉落的异物进入风机组件内部,从而影响风机组件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净化器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0、风机组件;11、风轮;12、电机;131、第一蜗壳;132、第二蜗壳;133、进风部;134、连接部;20、第一进风组件;21、第一壳体;211、通风口;22、滤芯;221、初效滤网;222、复合夹碳滤网;23、第一进风门盖;231、透气栅格;30、第二进风组件;31、第二壳体;33、第二进风门盖;40、前盖;50、后盖;60、出风组件;61、导风管;611、导风侧壁;612、导风圈;613、倒角面;62、导光圈;63、顶盖;631、控制按钮;64、防护网;70、底座;80、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净化器,包括:风机组件10、设于风机组件10相对两侧的第一进风组件20和第二进风组件30,设于风机组件10另一相对两侧的前盖40和后盖50、设于风机组件10顶部的出风组件60以及设于风机组件10底部的底座70;所述出风组件60包括导风管61,所述导风管61与风机组件10的顶部连接,且所述导风管61的内壁为流线型结构。当开启风机组件10时,空气可通过风机组件10相对两侧的第一进风组件20和第二进风组件30进入到净化器中,提升产品的净化效率,且出风组件60设于风机组件10顶部,净化后的空气向上排出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阻,以满足降低噪音的要求,且导风管内壁的流线型结构也减少了风阻,降低产品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组件20与第二进风组件30结构对称,简化产品的加工工艺以及后期的产品装配工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组件20和第二进风组件30的两侧棱边分别与所述前盖40和后盖50的两侧棱边卡合。即,所述第一进风组件20、第二进风组件30、前盖40和后盖50围裹于所述风机组件60的四周,形成净化器的侧壁。第一进风组件20、第二进风组件30与前盖40和后盖50的配合通过卡扣配合,方便装配和拆卸,且卡扣配合使得装配完成后的产品并无连接件外露,美化了产品的外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组件20包括设有凹形容纳腔的第一壳体21、设于第一壳体21的容纳腔内的滤芯22以及设于滤芯22外侧并与第一壳体21盖合的第一进风门盖23,所述第一壳体21上设有通风口211;和/或,所述第二进风组件30包括设有凹形容纳腔的第二壳体31、设于第二壳体31的容纳腔内的滤芯22以及设于滤芯22外侧并与第二壳体31盖合的第二进风门盖33,所述第二壳体31上设有通风口211。空气经由第一进风门盖23和/或第二进风门盖33进入,并通过滤芯22过滤后,经由通风口211进入风机组件60,再由设于风机组件60顶部的出风组件60排出,完成空气的净化。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净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组件、设于风机组件相对两侧的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二进风组件,设于风机组件另一相对两侧的前盖和后盖、设于风机组件顶部的出风组件以及设于风机组件底部的底座;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与风机组件的顶部连接,且所述导风管的内壁为流线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组件、设于风机组件相对两侧的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二进风组件,设于风机组件另一相对两侧的前盖和后盖、设于风机组件顶部的出风组件以及设于风机组件底部的底座;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与风机组件的顶部连接,且所述导风管的内壁为流线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组件与第二进风组件结构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二进风组件的两侧棱边分别与所述前盖和后盖的两侧棱边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组件包括设有凹形容纳腔的第一壳体、设于第一壳体的容纳腔内的滤芯以及设于滤芯外侧并与第一壳体盖合的第一进风门盖,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通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组件包括设有凹形容纳腔的第二壳体、设于第二壳体的容纳腔内的滤芯以及设于滤芯外侧并与第二壳体盖合的第二进风门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通风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初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明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