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英玉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药用食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9955 阅读:4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药用食物及制备方法,涉及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用食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鸡血藤25-30克,河蟹200-220克,黄酒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气滞血瘀型痛经效果十分理想的。
技术介绍
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的下腹疼痛的一种疾病,是妇女常见疾病。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胸腹胁肋闷胀,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目前,国内外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方法较多,如西医治疗法,常用药有芬必得、消炎痛栓等;如中医治疗法,常用药有痛经丸、鸡血藤膏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配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药用食物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药用食物,其药用食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鸡血藤25-30克,河蟹200-220克,黄酒适量。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药用食物,其药用食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鸡血藤、河蟹等洗净放入陶罐中,加水300毫升,用文火慢炖,直至河蟹熟,然后再加入黄酒适量,再炖2分钟,停止加热,即成。本专利技术药用食物里鸡血藤具有补血行血、通经活络作用;河蟹具有解结散血作用;黄酒具有和血养气、暖胃辟寒、行药势作用。上述中草药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药用食物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目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药用食物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有如下特点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服用方法每日一剂。一次食用,吃蟹喝汤。经前3天开始食用,直至经期结束。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药用食物的原料配方鸡血藤25克,河蟹200克,黄酒适量。药用食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鸡血藤、河蟹等洗净放入陶罐中,加水300毫升,用文火慢炖,直至河蟹熟,然后再加入黄酒适量,再炖2分钟,停止加热,即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药用食物的原料配方鸡血藤30克,河蟹220克,黄酒适量。药用食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鸡血藤、河蟹等洗净放入陶罐中,加水300毫升,用文火慢炖,直至河蟹熟,然后再加入黄酒适量,再炖2分钟,停止加热,即成。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药用食物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是否消失。服药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全部消失;好转——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服药1个疗程后,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毫无消失。效果用该药用食物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17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14例,好转3例,治愈率82%,有效率为100%。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该药用食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鸡血藤25-30克,河蟹200-220克,黄酒适量。全文摘要,涉及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用食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鸡血藤25-30克,河蟹200-220克,黄酒适量。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文档编号A61P15/00GK1923224SQ200610128710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郑英玉, 黄少正, 林莲球, 李亚萍 申请人:郑英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药用食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用食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鸡血藤25-30克,河蟹200-220克,黄酒适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英玉黄少正林莲球李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郑英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