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988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包括双向式收集装置和固定支架,双向式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且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轴对称设置,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均包括进水管、沉降柱和出水管,沉降柱内的顶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阻流挡板,固定支架位于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之间,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通过组合固定环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组合固定环包括前固定环、中固定环和后固定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河道往复流河流的悬浮物收集问题,也能通过上下调节双向式收集装置高度,可收集不同水深深度的河流悬浮颗粒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我国河流污染现象愈发严重,河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在径流过程中会携带大量颗粒物进入河道,进入河流中的污染物一部分以溶解态形式存在,一部分被颗粒物吸附,大颗粒物通常可沉降到水体底泥中,细小颗粒悬浮在水体则随河流迁移。沉降在水体中的大颗粒物在风浪及行船等方式扰动下易再悬浮,吸附在颗粒物表面的污染物再次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由此可见,河流中的颗粒物是引起河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悬浮颗粒物对于治理河流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太湖流域是我国最为发达的流域之一,属于平原河网区,该流域往复流型河流较多,如何对该类型河流的悬浮颗粒物进行有效收集,是开展悬浮颗粒物研究的关键。而目前的已公开的专利,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682870U,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公开了一种水体悬浮物收集器,该装置无法应对河流的水位及流向的变化,同时易扰动底泥,造成二次污染。此外,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000629A,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公开了一种悬浮物收集系统,用于收集废水处理中化学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产生大量悬浮物,同样不适宜往复流河流悬浮颗粒物的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本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能够解决河道往复流河流的悬浮物收集问题,也能通过上下调节双向式收集装置高度,可收集不同水深深度的河流悬浮颗粒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包括双向式收集装置和固定支架,所述双向式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且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均包括进水管、沉降柱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安装在所述沉降柱的两端,所述沉降柱内的顶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阻流挡板,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之间,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通过组合固定环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组合固定环包括前固定环、中固定环和后固定环,所述中固定环分别与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环套设在第一单向收集器上,所述后固定环套设在第二单向收集器上,所述中固定环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进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一进水端螺旋盖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出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一出水端螺旋盖连接有出水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出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二出水端螺旋盖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二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进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二进水端螺旋盖连接有进水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端螺旋盖和第二进水端螺旋盖的中部均设有进水通孔且该进水通孔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端螺旋盖和第二出水端螺旋盖的中部均设有出水通孔且该出水通孔与出水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均包括第一弧形夹板、第二弧形夹板和第三弧形夹板且第一弧形夹板、第二弧形夹板和第三弧形夹板能组合成圆形,所述第一弧形夹板的一端与第三弧形夹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弧形夹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夹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的另一端均设有夹板耳,所述第一弧形夹板的夹板耳和第二弧形夹板的夹板耳通过螺栓紧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固定环呈圆环形,所述中固定环上螺纹连接有多个锁紧螺栓,所述中固定环套设在固定支架上并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不锈钢支架和三脚底座,所述不锈钢支架的底端与三脚底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支架的长度为1.5m~1.8m,所述三脚底座中每个脚的长度为10cm~20cm。进一步地,所述沉降柱为圆柱形PVC管,所述沉降柱的长度为40cm~60cm,所述沉降柱的直径为90mm~110mm,所述阻流挡板为半圆形PVC挡板,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流挡板的间距为3cm~5cm,所述阻流挡板的高度为2cm~3cm。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直径为8mm~10mm,所述进水管的长度为5mm~10cm,所述出水管为L型,所述出水管的端部的管口垂直朝下,所述出水管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3cm~5cm,所述出水管在垂直方向的长度为2cm~3cm,所述出水管的直径为8mm~1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双向式收集装置针对往复式河道悬浮颗粒物的收集,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可以收集不同水流方向的颗粒物;(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组合固定环使双向式收集装置的高度可调,适用于不同水深的河道;(3)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简单、制作成本低、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中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包括双向式收集装置和固定支架,所述双向式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且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均包括进水管1、沉降柱2和出水管3,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3分别安装在所述沉降柱2的两端,参见图2,所述沉降柱2内的顶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排阻流挡板12,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之间,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通过组合固定环7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组合固定环7包括前固定环4、中固定环5和后固定环6,所述中固定环5分别与前固定环4和后固定环6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环4套设在第一单向收集器上,所述后固定环6套设在第二单向收集器上,所述中固定环5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中固定环5通过锁紧螺栓17锁紧到固定支架上,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中固定环5在固定支架上的高度从而调节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的高度。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2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进水端螺旋盖8且该第一进水端螺旋盖8连接有进水管1,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2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出水端螺旋盖9且该第一出水端螺旋盖9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第二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2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出水端螺旋盖10且该第二出水端螺旋盖10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第二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2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进水端螺旋盖11且该第二进水端螺旋盖11连接有进水管1。所述第一进水端螺旋盖8和第二进水端螺旋盖11的中部均设有进水通孔且该进水通孔与进水管1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端螺旋盖9和第二出水端螺旋盖10的中部均设有出水通孔且该出水通孔与出水管3连通。参见图4,图4中(a)是前固定环4和后固定环6闭合时的结构图,图4中(b)是前固定环4和后固定环6打开时的结构图,所述前固定环4和后固定环6均包括第一弧形夹板14、第二弧形夹板15和第三弧形夹板16且第一弧形夹板14、第二弧形夹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式收集装置和固定支架,所述双向式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且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均包括进水管、沉降柱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安装在所述沉降柱的两端,所述沉降柱内的顶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阻流挡板,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之间,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通过组合固定环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所述组合固定环包括前固定环、中固定环和后固定环,所述中固定环分别与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环套设在第一单向收集器上,所述后固定环套设在第二单向收集器上,所述中固定环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式收集装置和固定支架,所述双向式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且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均包括进水管、沉降柱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安装在所述沉降柱的两端,所述沉降柱内的顶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阻流挡板,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之间,第一单向收集器和第二单向收集器通过组合固定环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组合固定环包括前固定环、中固定环和后固定环,所述中固定环分别与前固定环和后固定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前固定环套设在第一单向收集器上,所述后固定环套设在第二单向收集器上,所述中固定环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进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一进水端螺旋盖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出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一出水端螺旋盖连接有出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出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二出水端螺旋盖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二单向收集器的沉降柱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进水端螺旋盖且该第二进水端螺旋盖连接有进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端螺旋盖和第二进水端螺旋盖的中部均设有进水通孔且该进水通孔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端螺旋盖和第二出水端螺旋盖的中部均设有出水通孔且该出水通孔与出水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流型河流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环和后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明张毅敏高月香汪龙眠杨飞晁建颖彭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