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83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包括皮带轮(1)、内环缸套(2)、中心枢轴(3)、滚动轴承(4)以及弹性衬套件(5),所述中心枢轴(3)固定连接在外部机体上,所述内环缸套(2)外观呈圆形套筒状且固定套接在中心枢轴外周,所述皮带轮(1)固定设置于内环缸套(2)外部,在皮带轮(1)的两侧轮体边缘上设有防 止皮带滑脱的防护边(6),所述滚动轴承(4)设置于皮带轮(1)与内环缸套(2)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属于弯管领域。
技术介绍
在汽车发动机的前端传动系统中自动张紧轮已得到广泛应用,用于张紧皮带并维持动态张力及系统稳定,实现高效系统传动。现如今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大汽车厂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在开发新一代小排量发动机的同时,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例如:VVT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等),小排量发动机功率、扭矩不降反升,使得前端正时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增加,进而影响前端驱动系统的耐久寿命和发动机噪音水平。一般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在松边装置一个自动张紧轮,该装置采用若干个质量和弹性元件组装而成,通过机械张紧及依靠压缩弹簧和扭转弹簧等弹性元件来实现张紧,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安装不方便。所以市场上需要一种更贴合实际应用的紧边惰轮来取代传统的自张紧轮。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紧边正时皮带惰轮(专利号CN201620856623.3)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正时皮带惰轮,皮带施加于皮带轮表面的压力有时是不均衡的,皮带一侧的压力会大于另一侧的压力,由于弹性衬套件的支撑不是刚性支撑,弹性衬套件一侧的压缩量会大于另一侧的压缩量,内环缸套在转动过程中与中心枢轴不同轴,内环缸套会向皮带压力大的一侧的方向发生偏移,虽然短时间内偏移量很小不会影响正时皮带惰轮的工作,但是长时间使用后,位移量积累变大,会影响正时皮带惰轮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发生内环缸套与中心枢轴脱离的情况,发生不可预知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防止内环缸套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较大的位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包括皮带轮(1)、内环缸套(2)、中心枢轴(3)、滚动轴承(4)以及弹性衬套件(5),所述中心枢轴(3)固定连接在外部机体上,所述内环缸套(2)外观呈圆形套筒状且固定套接在中心枢轴外周,所述皮带轮(1)固定设置于内环缸套(2)外部,在皮带轮(1)的两侧轮体边缘上设有防止皮带滑脱的防护边(6),所述滚动轴承(4)设置于皮带轮(1)与内环缸套(2)之间,皮带轮(1)通过滚动轴承在内环缸套上自由转动,所述弹性衬套件(5)呈圆环形且环套固定于中心枢轴(3)与内环缸套(2)之间;内环缸套(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折弯边(7),弹性衬套件(5)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与一个折弯边(7)的内侧面抵靠接触,所述中心枢轴(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止内环缸套(2)侧移的支撑装置。优化的,上述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环形凸缘边(9),环形凸缘边(9)设置于中心枢轴(3)的轴体后端边缘,所述环形凸缘边(9)环绕中心枢轴(3)的外周轴面设置;所述中心枢轴(3)的前端连接有档边套环(10),档边套环(10)的一侧设置有螺纹筒(11),螺纹筒(11)与中心枢轴(3)的前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环形凸缘边(9)的内侧面、档边套环(10)的内侧面分别与折弯边(7)外侧面接触。优化的,上述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所述弹性衬套件(5)的高度大于内环缸套(2)内表面至中心枢轴(3)外表面的距离。优化的,上述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所述折弯边(7)与中心枢轴(3)的外侧面之间具有支撑间隙(8)。优化的,上述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所述弹性衬套件(5)设置为橡胶衬套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支撑装置,通过环形凸缘边(9)和档边套环(10)对于折弯边(7)的限制,使得内环缸套(2)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中心枢轴(3)保持同轴,并且防止内环缸套(2)与中心枢轴(3)发生侧向位移,提高了正时皮带轮使用的安全性。并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同时可以运用在驱动系统紧边的动态负荷和振动控制,还可以运用到松边一侧,起到双向隔振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传动效率和各部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包括皮带轮(1)、内环缸套(2)、中心枢轴(3)、滚动轴承(4)以及弹性衬套件(5),所述中心枢轴(3)固定连接在外部机体上,所述内环缸套(2)外观呈圆形套筒状且固定套接在中心枢轴外周,所述皮带轮(1)固定设置于内环缸套(2)外部,在皮带轮(1)的两侧轮体边缘上设有防止皮带滑脱的防护边(6),所述滚动轴承(4)设置于皮带轮(1)与内环缸套(2)之间,皮带轮(1)通过滚动轴承在内环缸套上自由转动,所述弹性衬套件(5)呈圆环形且环套固定于中心枢轴(3)与内环缸套(2)之间;内环缸套(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折弯边(7),弹性衬套件(5)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与一个折弯边(7)的内侧面抵靠接触,所述中心枢轴(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止内环缸套(2)侧移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环形凸缘边(9),环形凸缘边(9)设置于中心枢轴(3)的轴体后端边缘,所述环形凸缘边(9)环绕中心枢轴(3)的外周轴面设置;所述中心枢轴(3)的前端连接有档边套环(10),档边套环(10)的一侧设置有螺纹筒(11),螺纹筒(11)与中心枢轴(3)的前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环形凸缘边(9)的内侧面、档边套环(10)的内侧面分别与折弯边(7)外侧面接触。所述弹性衬套件(5)的高度大于内环缸套(2)内表面至中心枢轴(3)外表面的距离。所述折弯边(7)与中心枢轴(3)的外侧面之间具有支撑间隙(8)。所述弹性衬套件(5)设置为橡胶衬套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支撑装置,通过环形凸缘边(9)和档边套环(10)对于折弯边(7)的限制,使得内环缸套(2)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中心枢轴(3)保持同轴,并且防止内环缸套(2)与中心枢轴(3)发生侧向位移,提高了正时皮带轮使用的安全性。并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同时可以运用在驱动系统紧边的动态负荷和振动控制,还可以运用到松边一侧,起到双向隔振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传动效率和各部件使用寿命。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包括皮带轮(1)、内环缸套(2)、中心枢轴(3)、 滚动轴承(4)以及弹性衬套件(5),所述中心枢轴(3)固定连接在外部机体上,所述内环缸套(2)外观呈圆形套筒状且固定套接在中心枢轴外周,所述皮带轮(1)固定设置于内环缸套(2)外部,在皮带轮(1)的两侧轮体边缘上设有防 止皮带滑脱的防护边(6),所述滚动轴承(4)设置于皮带轮(1)与内环缸套(2)之间,皮带轮(1)通过滚动轴承在内环缸套上自由转动,所述弹性衬套件(5)呈圆环形且环套固定于中心枢轴(3)与内环缸套(2)之间;其特征在于:内环缸套(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折弯边(7),弹性衬套件(5)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与一个折弯边(7)的内侧面抵靠接触,所述中心枢轴(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止内环缸套(2)侧移的支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支撑的正时皮带轮,包括皮带轮(1)、内环缸套(2)、中心枢轴(3)、滚动轴承(4)以及弹性衬套件(5),所述中心枢轴(3)固定连接在外部机体上,所述内环缸套(2)外观呈圆形套筒状且固定套接在中心枢轴外周,所述皮带轮(1)固定设置于内环缸套(2)外部,在皮带轮(1)的两侧轮体边缘上设有防止皮带滑脱的防护边(6),所述滚动轴承(4)设置于皮带轮(1)与内环缸套(2)之间,皮带轮(1)通过滚动轴承在内环缸套上自由转动,所述弹性衬套件(5)呈圆环形且环套固定于中心枢轴(3)与内环缸套(2)之间;其特征在于:内环缸套(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折弯边(7),弹性衬套件(5)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与一个折弯边(7)的内侧面抵靠接触,所述中心枢轴(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止内环缸套(2)侧移的支撑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撑的正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尔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