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9786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1)原料:有色玉米纤维和天丝纤维的比例为7:3的14.6tex色纺纱×有色玉米纤维和天丝纤维的比例为7:3的14.6tex色纺纱;其中经纬密度为:681根/10cm×335根/10cm,宽幅位279cm;(2)织造生产:其中经纱:原料拆包检验、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经;纬纱:原料拆包检验;花型:设计花型、组织的铺设和生成版;然后进行织造织造;其中色纺纱上浆时浆槽温度控制在80℃一85℃,其中烘筒温度小于等于100℃;(3)染整即酶退浆:采用酶退浆;(4)后整理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发挥玉米纤维优异特性又能够有效改善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能,面料不需要进行后道匹染,有效减弱了纤维全部染色给面料带来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春夏用的床品面料,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玉米纤维即玉米聚乳酸纤维(PLA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力和良好的透气性能,高耐热性和良好的悬垂性能,富有光泽和弹性,具有抗紫外线功能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其中色纺纱是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色纺纱能实现白坯染色所不能达到的朦胧的立体效果和质感,具有色彩自然时尚、色调柔和等优良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色纺纱采用了“先染色、后纺纱”的工艺路线,使得采用色纺纱织造的面料无需再进行匹染工序的加工,具有能耗低、排污少、流程短等优势,属于环保型和资源节约型产品。作为纺织业中的朝阳产业,目前色纺尚处在起步阶段,整体产量只占纱线总产量的4%。然而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属于一种高档色织面料,生产中既要考虑呈现色彩的立体感,又要兼顾新型纤维品种的高难度生产,还要根据玉米纤维和天丝纤维的特性制定相应的织前和织造技术措施,设计织造技术难度大,对设备的要求也高,目前,鲜见利用有色玉米纤维与天丝纤维混纺色纺纱开发机织家纺产品的报道,存在好几个方面的难点需要攻克,(1)色纺纱中有色纤维的比例;(2)玉米纤维/天丝色纺纱的织前准备及织造技术难点;(3)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染整定形工艺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生产方法,既能够发挥玉米纤维优异的柔软性、舒适性和悬垂性,又能够有效改善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增强其内在品质;面料不需要进行后道匹染,有效减弱了纤维全部染色给面料带来的强力损伤,并能节省能源和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1)原料:有色玉米纤维和天丝纤维的比例为7:3的14.6tex色纺纱×有色玉米纤维和天丝纤维的比例为7:3的14.6tex色纺纱;其中经纬密度为:681根/10cm×335根/10cm,宽幅位279cm;(2)织造生产:其中经纱:原料拆包检验、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经;纬纱:原料拆包检验;花型:设计花型、组织的铺设和生成版;然后进行织造织造;其中色纺纱上浆时浆槽温度控制在80℃一85℃,其中烘筒温度小于等于100℃;并采取“中车速、小张力、低温度”的上浆工艺路线;(3)染整即酶退浆:采用酶退浆,其中所述酶退浆的工艺包括苏宏退浆酶5ml/L,渗透剂JFC3ml/L,PH7,浴比1∶40,温度80~85℃,时间1h;其中净洗条件:净洗,净洗剂3g/L,温度80~85℃,时间20min-热水洗-水洗;(4)后整理加工;所述后整理加工中的定形温度120-135℃和时间25-33s。由于玉米纤维属合成纤维,需要进行织物热定形来改进织物的强力、手感和尺寸稳定性。玉米纤维熔点较低约在175℃,因此,定形温度必须掌握好,否则织物会损坏。定形温度过低,织物太软无身骨;定形温度过高,织物手感僵硬,失去织物性能。所述上浆的浆料配方采用磷酸酯淀粉、PVA、丙烯酸浆料、抗静电剂和高效平滑柔软剂。由于玉米纤维/天丝色纺纱表面光滑,静电现象严重,因此络筒速度不能太高,否则易磨断纱线表面的纤维,产生大量的毛羽;络纱张力不宜太高,过大的张力会使纤维原纤化,纤维产生滑移,造成条干恶化。玉米纤维/天丝色纺纱比电阻高,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相互摩擦或与其它材料摩擦时易生静电,织造时停经片处易集聚飞花,经纱相互缠绕,从而造成经纱断头增加,既影响织造效率又会形成各种织疵。因此,在浆料配方中还应加入适量的防静电剂。由于玉米纤维的吸湿性差,公定回潮率只有0.6%,开发纯纺织物服用性能差,因此选择与吸湿性好的纤维素纤维混纺来弥补它的缺点。天然纤维素纤维最大使用量是棉和麻纤维,但他们在染整加工时都需要用强碱来处理,因此,它们不适合与不耐强碱的玉米纤维混纺,最终我们选择天丝纤维作为混纺组分。其中天丝纤维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是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它从根本上克服了粘胶纤维的缺点,干强度湿强度都较高,干伸与湿伸性能良好,较高的分子取向度和适量稳定的结晶度,使纤维具有较高的干模量,织物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其光滑的圆形横截面和全芯性结构使纤维光泽好,具有一定悬垂性和滑爽感。该纤维可染性好,鲜艳度极佳。其废弃物可自然降解,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纤维。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一种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1)原料:有色玉米纤维和天丝纤维的比例为7:3的14.6tex色纺纱×有色玉米纤维和天丝纤维的比例为7:3的14.6tex色纺纱;其中经纬密度为:681根/10cm×335根/10cm,宽幅位279cm;(2)织造生产:其中经纱:原料拆包检验、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经;纬纱:原料拆包检验;花型:设计花型、组织的铺设和生成版;然后进行织造织造;其中色纺纱上浆时浆槽温度控制在80℃一85℃,其中烘筒温度小于等于100℃;并采取“中车速、小张力、低温度”的上浆工艺路线;上浆的浆料配方采用磷酸酯淀粉、PVA、丙烯酸浆料、抗静电剂和高效平滑柔软剂。(3)酶退浆:采用酶退浆,其中所述酶退浆的工艺包括苏宏退浆酶5ml/L,渗透剂JFC3ml/L,PH7,浴比1∶40,温度80~85℃,时间1h;其中净洗条件:净洗,净洗剂3g/L,温度80~85℃,时间20min-热水洗-水洗;(4)后整理加工;其中所述后整理加工中的定形温度120-135℃和时间25-33s。由于玉米纤维/天丝色纺纱比纯棉纱中的纤维间抱合力略低,络纱与整经工序中采用“中车速,中张力,小伸长”的工艺路线,尽量减少接头、倒断头和绞头。特别是经纱张力、排列与卷绕均匀是织造时梭口清晰的重要保证,张力盘配置采用前重后轻,上下轻、中间重,边纱适当加大重量,避免松边织疵和布边不平直的现象产生,以提高经轴质量。其中检验结果如下: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价格核算表根据计算,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销售价格是68元/米,2017年计划生产30万米,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40万元,利税355万元。本实施例的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花型朦胧、立体感强,外观光泽亮丽,并具有更加柔软的手感,同时因为整幅面料中只含有70%的染色纤维,降低了染色对纤维的损伤,并节省了染色费用、减弱了对环境的污染,与纯天丝匹染面料相比,具有很高的价格及档次优势,而且玉米纤维的加入,不仅增加了色彩的饱和度,既能满足人们对家纺面料品质和档次的需求,更能提升公司的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原料:有色玉米纤维和天丝纤维的比例为7:3的14.6tex色纺纱×有色玉米纤维和天丝纤维的比例为7:3的14.6tex色纺纱 ;其中经纬密度为: 681根/10cm×335根/10cm,宽幅位279cm;(2)织造生产:其中经纱:原料拆包检验、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经;纬纱:原料拆包检验;花型:设计花型、组织的铺设和生成版 ;然后进行织造织造;其中色纺纱上浆时浆槽温度控制在80℃一85℃,其中烘筒温度小于等于100℃;并采取“中车速、小张力、低温度”的上浆工艺路线;(3)酶退浆:采用酶退浆,其中所述酶退浆的工艺包括苏宏退浆酶5ml/ L,渗透剂JFC 3ml/L,PH 7,浴比 1∶40,温度 80~85℃,时间1h;其中净洗条件: 净洗,净洗剂3g/L,温度80~85℃,时间20min‑热水洗‑水洗;(4)后整理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纤维色纺纱大提花床品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原料:有色玉米纤维和天丝纤维的比例为7:3的14.6tex色纺纱×有色玉米纤维和天丝纤维的比例为7:3的14.6tex色纺纱;其中经纬密度为:681根/10cm×335根/10cm,宽幅位279cm;(2)织造生产:其中经纱:原料拆包检验、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经;纬纱:原料拆包检验;花型:设计花型、组织的铺设和生成版;然后进行织造织造;其中色纺纱上浆时浆槽温度控制在80℃一85℃,其中烘筒温度小于等于100℃;并采取“中车速、小张力、低温度”的上浆工艺路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良仲孙仁斌王娟娟李杨于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