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951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包括与所述地基土体配合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采用紧固连接装置连接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外表面设有防止所述建筑地基加密装置扭转的防扭转结构;所述第二管体包括径向尺寸由上至下递减的本体;所述第三管体内设有第一透水结构。通过设置防扭转结构,可防止整个装置在地下土体中的移动和结构变位;第二管体具有倾斜的内壁,能给加密土体提供更大的反作用力,使加密土体在一定的沉降下发生更加大的压缩。第一透水结构不仅可以排出加密土体中的水分和使地基土体中的水分渗入加密土体,起到改善地基土质的作用,又可以防止加密土体渗出,确保加密效果。

Building foundation encryp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ilding foundation encryp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ube body with the soil foundation, the tube body comprises a fastening connecting device used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of the first pipe body, second tube and third tub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ncryption to prevent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torsion structure the second torsion device; the pipe body includes decreasing radial dimensions from top to bottom body; the third pip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ermeable structure. By setting up the anti torsion structure, the movement and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of the whole device in the underground soil can be prevented, and the second tube body has a tilted inner wall, which can provide greater reaction force for the encrypted soil and make the encrypted soil have greater compression under a certain settlement. First, the permeable structure can not only discharge the moisture in the encrypted soil and make the water in the foundation soil infiltrate into the encrypted soil,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oundation soil and prevent the seepage of the encrypted soil and ensure the encryp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地基加密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建工程
,尤其涉及地基加固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地基加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建筑随之出现。正是由于建筑物的数量需求的逐步增加,导致许多人为了追求施工速度而忽略了地基承载力的问题,使得很多建筑物由于地基的强度不够、土体不够密实而发生建筑沉降或地基开裂等一系列的工程问题,地基问题已经成为土木工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点之一。地基土体性质复杂且基础为隐蔽工程,一旦出现问题难以补救,因此,许多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之前都会对地基进行一定的加固处理。传统的地基加固普遍只是对地下土体进行敲打来加密土体,由于所敲打的土体只是受到周围土体的约束,并非完全侧限状态,导致土体的加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能力消耗,同时传统的地基加密后地基的强度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建筑地基加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基加固方法存在的加固速度慢、费力和加密后地基强度仍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地基加密装置。该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包括与所述地基土体配合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采用紧固连接装置连接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外表面设有防止所述建筑地基加密装置扭转的防扭转结构;所述第二管体包括径向尺寸由上至下递减的本体;所述第三管体内设有第一透水结构。首先,通过设置防扭转结构,可以防止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在地下土体中的移动和结构变位,使得加密效果长期处于良好的状态;其次,当向管体内部注入加密土体,并在进口处施以外加荷载以使得所注入的加密土体发生沉降时,由于所述第二管体包括径向尺寸由上至下递减的本体,即第二管体具有倾斜的内壁,这能给加密土体提供更大的反作用力,使得加密土体在一定的沉降下发生更加大的压缩,达到快速加密的效果。当所述第二管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时,所述径向尺寸即为该圆形的直径,当所述第二管体的横截面为方形时,所述径向尺寸即为该方形的边长或对角线;再者,第一透水结构不仅可以用以排出加密土体中的水分和使地基土体中的水分渗入加密土体,起到改善地基土质的作用,又可以防止加密土体渗出,确保加密效果。使用时,使整个装置拼装好之后,在外力作用下将该建筑地基加密装置沉入地基,然后向管体中通入加密土体,同时对该加密土体施加压强作用,使得装置中的加密土体被压密,然后重复加土和压密的操作直至整个管体内充满压密的加密土体即可。进一步地,在所述管体外壁设有注浆管,至少在所述第三管体外的注浆管管壁上设有供浆体流入地基的通孔;所述注浆管包括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分布的第一注浆管。由此,使得建筑地基加密装置与周围地基土体之间的粘聚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使得建筑地基加密装置的下部也不会轻易发生位移,上部的防扭转结构和下部的注浆管通孔结合,使得整个地基的强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用时,当整个管体内充满压密的加密土体后,在向注浆管内注浆的同时对第一管体施加向下的力,使得整个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向下发生位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停的注浆,使得所注的浆通过通孔向外渗透,当第一管体上部与地表平行时,停止施加压力,同时继续注浆,直到所注的浆不再进入周围地基土体为止。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还包括沿所述管体的径向分布的环形的第二注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与第二注浆管导通;所述第一注浆管为至少两个。由此,进一步提升建筑地基加密装置与周围地基土体之间的结合力,防止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在地基中移动和结构变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注浆管为至少两个。由此,更进一步提升建筑地基加密装置与周围地基土体之间的结合力,防止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在地基中移动和结构变位。进一步地,所述防扭转结构为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外表面的凸起。由此,即可实现防扭转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的形状为棱柱形,所述凸起为所述棱柱的棱边。棱柱形的第一管体外壁具有折痕,这些折痕相当于凸起的作用,与圆滑的外壁相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扭转的助力;此外棱柱形的第一管体更加便于加工生产。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体内设有向内突出的凸台,所述第一透水结构为放置于所述凸台上的透水石。由此,结构简单,便于透水石的放置。进一步地,至少所述第二管体上设有贯穿管壁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上跨接有第二透水结构。由此,使得排水更加均匀,使土体之中的水分分布得更加均匀。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水结构为透水薄膜。薄膜具有一定的强度,这样可以更加快速的排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上设有可与另一建筑地基加密装置的第一管体连接的连接结构。由此,多个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协同作用,防止出现建筑地基加密装置下沉现象,影响地基上部建筑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连接装置为螺栓组件。由此,便于拆装和运输。可见,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防扭转结构,可以防止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在地下土体中的移动和结构变位,使得加密效果长期处于良好的状态;其次,第二管体具有倾斜的内壁,这能给加密土体提供更大的反作用力,使得加密土体在一定的沉降下发生更加大的压缩,达到快速加密的效果。再者,第一透水结构不仅可以起到改善地基土质的作用,又可以防止加密土体渗出,确保加密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技术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建筑地基加密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建筑地基加密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第一管体的俯视图。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1:第一管体;11:凸起;2:第二管体;21:透水孔;22:第二透水结构;3:第三管体;31:第一透水结构;32:凸台;4:注浆管;41:第一注浆管;42:第二注浆管;5:螺栓组件;6:凸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技术。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技术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技术一分部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关于本技术中术语和单位。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所述透水石和透水薄膜为具有过滤孔的材料,该过滤孔允许浆体和土体中的水通过,而对浆体和土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拦截率≥95%。所述浆体为砂浆。实施例1如图1-4所示的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包括与所述地基土体配合的管体和位于所述管体外壁并与所述管体焊接的注浆管4。所述管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采用螺栓组件5连接的第一管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地基加密装置

【技术保护点】
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包括与所述地基土体配合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采用紧固连接装置连接的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所述第一管体(1)外表面设有防止所述建筑地基加密装置扭转的防扭转结构;所述第二管体(2)包括径向尺寸由上至下递减的本体;所述第三管体(3)内设有第一透水结构(31)。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包括与所述地基土体配合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采用紧固连接装置连接的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所述第一管体(1)外表面设有防止所述建筑地基加密装置扭转的防扭转结构;所述第二管体(2)包括径向尺寸由上至下递减的本体;所述第三管体(3)内设有第一透水结构(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外壁设有注浆管(4),至少在所述第三管体(3)外的注浆管(4)管壁上设有供浆体流入地基的通孔;所述注浆管(4)包括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分布的第一注浆管(4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4)还包括沿所述管体的径向分布的环形的第二注浆管(42),所述第一注浆管(41)与第二注浆管(42)导通;所述第一注浆管(41)为至少两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地基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浆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星灿王顺意刘川昆张悦郭镇刘洋李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