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三华专利>正文

水泥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71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毯,包括由顶层、底层以及位于所述顶层和底层之间的边侧层围合而成的中空的立体织物,所述立体织物的内部填充有可固化复合材料,所述顶层为目数为20~100的网状织物,所述边侧层为目数为100~500的网状织物,所述立体织物在未使用时在长度方向卷绕成卷,所述立体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外部设置有拼接部,用于在需要增加立体织物的宽度时,进行相邻两块立体织物之间的拼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成卷提供,固化前可随意切割或裁剪,产品无论在水下、雨里、都可以凝固成型。适用于各种排水沟、边坡吊沟、港口、大坝、路坡、铁路、桥梁、轨道交通和工业民用建筑的防裂、耐久性的防护。

Cement blank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ement blanket, including top and bottom and sid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layers of the enclosed hollow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the inside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filled curable composite material, the top layer is 20 ~ 100 mesh mesh fabric and the side layer is 100 ~ 500 mesh mesh fabric, the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when not in use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winding coil, external sides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on the setting of the stitching, used to increase the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width in the necessary connection between of two adjacent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be used, and can be cut or cut at will before curing, and the product can be solidified in water and rain. It is suitable for all kinds of drains, slop ditches, ports, dams, roads, railways, bridges, rail transit and industrial civil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毯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业和土木工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领域拓展到了施工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比如在地形高险、复杂区域的沟渠、护坡、矿区等。使用现有的建筑用复合材料如混凝土、浆砌片石等时需临时混合搅拌,人工拌和使物料混合不均匀,会产生大量粉尘,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差,工人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另外,使用现有的建筑用复合材料由于各种原因其施工质量难于保证且综合成本会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方便的水泥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泥毯,包括由顶层、底层以及位于所述顶层和底层之间的边侧层围合而成的中空的立体织物,所述立体织物的内部填充有可固化复合材料,所述顶层为目数为20~100的网状织物,所述边侧层为目数为100~500的网状织物,所述立体织物在未使用时在长度方向卷绕成卷,所述立体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外部设置有拼接部,用于在需要增加立体织物的宽度时,进行相邻两块立体织物之间的拼接。作为优选:所述顶层和底层之间设置有来回多次穿过二者的纤维丝线。作为优选:同一根纤维丝线的两端分别具有直径大于所述纤维丝线的限位结。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与所述纤维丝线一体连接紧贴所述立体织物的外表面。作为优选:同一根纤维丝线的两端同时位于顶层的外部或同时位于底层的外部;或者同一根纤维细线的两端分别位于顶层和底层的外部。作为优选:所述立体织物内部还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拼接部由加强结构伸出所述边侧层外部构成。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结构由不锈钢丝网层和玻璃纤维网层间隔层叠构成。作为优选:所述不锈钢丝网层和玻璃纤维网层均设置有多层,每两层不锈钢丝网层之间具有一层玻璃纤维网层。作为优选:所述立体织物的外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底层重合的保护层。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层为PVC膜,所述PVC膜采用胶粘的方式与所述底层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进行使用时,只需要根据施工需要裁剪和/或拼接成需要的形状和面积,在施工区域铺设好之后,只需浇水即可形成需要的形状和强度,形成一种防水、防火、抗裂、类似混凝土层,不用现场搅拌,终凝时间10分钟至24小时之间调整。本技术使用方便,成卷提供,固化前可随意切割或裁剪,产品无论在水下、雨里、都可以凝固成型。适用于各种排水沟、边坡吊沟、港口、大坝、路坡、铁路、桥梁、轨道交通和工业民用建筑的防裂、耐久性的防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不锈钢丝网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剖视图。图中1-立体织物;11-顶层;12-底层;13-边侧层;14-保护层;15-胶粘层;2-拼接部;21-不锈钢丝网层;22-玻璃纤维网层;3-纤维丝线;31-限位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泥毯,包括由顶层11、底层12以及位于顶层11和底层12之间的边侧层13围合而成的中空的立体织物1和填充在立体织物1的内部的可固化复合材料。立体织物1的尺寸通常设置为宽幅1.6m或2m,厚度为1.2cm,长度不限。立体织物1在未使用时在长度方向卷绕成卷。顶层11为目数为20~100的网状织物,边侧层13为目数为100~500的网状织物。本实施例中,顶层11的目数为50,底层12的目数为500,边侧层13的目数为500。立体织物1内部还设置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一方面可以起到增强水泥毯整体结构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可固化复合材料在立体织物1内部更加均匀的分布,并且在移动和搬运的过程中也能够保持可固化复合材料在立体织物1内部的均匀分布。如图3所示,加强结构由不锈钢丝网层21和玻璃纤维网层22间隔层叠构成。不锈钢丝网层21和玻璃纤维网层22均设置有多层,每两层不锈钢丝网层21之间具有一层玻璃纤维网层22。不锈钢丝网层21由分别沿三个方向分布设置的多根不锈钢丝编织而成,沿同一方向设置的不锈钢丝在同一平面上均匀间隔平行分布,所有不锈钢丝编织形成不锈钢丝网层21上的网孔形状为正三角形。不锈钢丝的直径为0.25mm,正三角形网孔的外接圆直径为1mm。玻璃纤维网层22的目数为10~20。本实施例中,玻璃纤维网层22的目数为15。加强结构伸出立体织物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外部形成拼接部2,即拼接部2为两个,分别位于立体织物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边侧层13外部。拼接部2用于在需要增加水泥毯的宽度时,进行相邻两块水泥毯之间的拼接。在进行拼接时,相邻水泥毯之间的拼接部2重叠后,采用粘接剂进行粘结。顶层11、加强结构和底层12之间设置有来回多次穿过三者的纤维丝线3。同一根纤维丝线3的两端分别具有直径大于纤维丝线3的限位结31,用于限制纤维丝线3脱线,使顶层11、加强结构和底层12在立体织物1的厚度方向的位置改变,导致立体织物1出现厚度不均的情况。限位结31与纤维丝线3一体连接紧贴立体织物1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同一根纤维细线的两端分别位于顶层11和底层12的外部。水泥毯在制作时,将混合均匀的可固化复合材料,加入立体织物1内部,将立体织物1底层12朝下放置在平板振动台机械上进行振动,直至可固化复合材料在立体织物1内部振实为止,进行卷绕打包,生产完成。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水泥毯,包括由顶层11、底层12以及位于顶层11和底层12之间的边侧层13围合而成的中空的立体织物1和填充在立体织物1的内部的可固化复合材料。立体织物1的尺寸通常设置为宽幅1.6m或2m,厚度为1.2cm,长度不限。立体织物1在未使用时在长度方向卷绕成卷。顶层11和底层12均为目数为20~100的网状织物,边侧层13为目数为100~500的网状织物。本实施例中,顶层11的目数为100,底层12的目数为50,边侧层13的目数为500。立体织物1内部还设置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一方面可以起到增强水泥毯整体结构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可固化复合材料在立体织物1内部更加均匀的分布,并且在移动和搬运的过程中也能够保持可固化复合材料在立体织物1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泥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泥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顶层(11)、底层(12)以及位于所述顶层(11)和底层(12)之间的边侧层(13)围合而成的中空的立体织物(1),所述立体织物(1)的内部填充有可固化复合材料,所述顶层(11)为目数为20~100的网状织物,所述边侧层(13)为目数为100~500的网状织物,所述立体织物(1)在未使用时在长度方向卷绕成卷,所述立体织物(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外部设置有拼接部(2),用于在需要增加立体织物(1)的宽度时,进行相邻两块立体织物(1)之间的拼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顶层(11)、底层(12)以及位于所述顶层(11)和底层(12)之间的边侧层(13)围合而成的中空的立体织物(1),所述立体织物(1)的内部填充有可固化复合材料,所述顶层(11)为目数为20~100的网状织物,所述边侧层(13)为目数为100~500的网状织物,所述立体织物(1)在未使用时在长度方向卷绕成卷,所述立体织物(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外部设置有拼接部(2),用于在需要增加立体织物(1)的宽度时,进行相邻两块立体织物(1)之间的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11)和底层(12)之间设置有来回多次穿过二者的纤维丝线(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毯,其特征在于:同一根纤维丝线(3)的两端分别具有直径大于所述纤维丝线(3)的限位结(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31)与所述纤维丝线(3)一体连接紧贴所述立体织物(1)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三华
申请(专利权)人:韩三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