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杯纺纱机碎纱线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9414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转杯纺纱机碎纱线吸附装置,包括转杯纺纱机、控制转杯纺纱机的控制箱、第一吸附管和第二吸附管,所述第一吸附管一端连接在转杯纺纱机分纱口的后端,所述第二吸附管的一端连接在控制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吸附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吸附管的另一端合并一起后延伸至外部的吸附风机,控制箱控制所述吸附风机开启与停止,还包括清理杆、收集框,在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二吸附管上均设置有检测口,由于在第一吸附管和第二吸附管上均设置有检测口,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在每根第一吸附管上根据需要设置有不同数目的检测口,保证在使用时,能够准确、快速的找到堵塞位置,使用清理杆将堵清通吸附管。

A new type of broken yarn sorption device for rotor spin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转杯纺纱机碎纱线吸附装置
本技术属于纺纱机械的
,具体为一种新型转杯纺纱机碎纱线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棉花,是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棉花是棉纺纱的主要原材料,棉纺纱过程中常常使用转杯纺纱机,但是转杯纺纱机在工作的过程产生大量余料,收集麻烦,污染空气,并且整个厂房温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转杯纺纱机碎纱线吸附装置,能够将余料收集起来,使用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转杯纺纱机碎纱线吸附装置,包括转杯纺纱机、控制转杯纺纱机的控制箱、第一吸附管和第二吸附管,所述第一吸附管一端连接在转杯纺纱机分纱口的后端,所述第二吸附管的一端连接在控制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吸附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吸附管的另一端合并一起后延伸至外部的吸附风机,控制箱控制所述吸附风机开启与停止,还包括清理杆、收集框,在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二吸附管上均设置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外侧设置有表面带有螺纹的连接管,并且利用带有螺纹的盖体封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吸附管或所述第二吸附管的连接处均倒圆处理,所述收集框位于所述吸附风机外侧,收集框包括框架、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固定在所述框架除正面以外的其他五个面,位于所述框架背面上的所述金属网下端设置有活门,所述活门利用金属网制成,并且铰接在金属网上,活门常闭,所述清理杆包括手柄、金属万向管和清理头,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金属万向管一端安装有所述手柄,另一端安装有清理头,所述清理头包括锥形杆和倒刺,所述倒刺安装在所述锥形杆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二吸附管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检测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第一吸附管和第二吸附管上均设置有检测口,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在每根第一吸附管上根据需要设置有不同数目的检测口,保证在使用时,能够准确、快速的找到堵塞位置,使用清理杆将堵清通吸附管,设计的收集框将余料同一收集,在通过活门将余料在收集框内拿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集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检测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清理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附图所示,一种新型转杯纺纱机碎纱线吸附装置,包括转杯纺纱机1、控制转杯纺纱机1的控制箱2、第一吸附管3和第二吸附管4,第一吸附管3一端连接在转杯纺纱机1分纱口的后端,第二吸附管4的一端连接在控制箱2的内部,第一吸附管3的另一端和第二吸附管4的另一端合并一起后延伸至外部的吸附风机5,控制箱2控制吸附风机5开启与停止,还包括清理杆6、收集框7,在第一吸附管3和第二吸附管4上均设置有检测口8,检测口8外侧设置有表面带有螺纹的连接管9,并且利用带有螺纹的盖体90封闭,连接管9与第一吸附管3或第二吸附管4的连接处均倒圆处理,收集框7位于吸附风机5外侧,收集框7包括框架70、金属网71,金属网71固定在框架70除正面以外的其他五个面,位于框架70背面上的金属网下端设置有活门72,活门72利用金属网71制成,并且铰接在金属网71上,活门72常闭,清理杆6包括手柄60、金属万向管61和清理头62,手柄60上设置有防滑纹,金属万向管61一端安装有手柄60,另一端安装有清理头62,清理头62包括锥形杆63和倒刺64,倒刺64安装在锥形杆63上。第一吸附管3和第二吸附管4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检测口8,由于第一吸附管3的数量为多个,一般情况将多个第一吸附管3合并后再与第二吸附管4合并,所以会产生需要连接头和弯管,连接头和弯管是最容易堵塞的地方,所以检测口8非常必要,每个连接头或弯管所在的位置周围均要求至少设置有一个检测口8,当发现第一吸附管3或第二吸附管4上某段出现堵塞时候,操作人员手持手柄60,将清理头62向堵塞端推动,金属万向管61可以在吸附管内自由移动,由于清理头62为圆锥体,并且设置有倒刺64,这样清理堵塞高效。设计的收集框7将余料同一收集,在通过活门72将余料在收集框7内拿出。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转杯纺纱机碎纱线吸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转杯纺纱机碎纱线吸附装置,包括转杯纺纱机、控制转杯纺纱机的控制箱、第一吸附管和第二吸附管,所述第一吸附管一端连接在转杯纺纱机分纱口的后端,所述第二吸附管的一端连接在控制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吸附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吸附管的另一端合并一起后延伸至外部的吸附风机,控制箱控制所述吸附风机开启与停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理杆、收集框,在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二吸附管上均设置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外侧设置有表面带有螺纹的连接管,并且利用带有螺纹的盖体封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吸附管或所述第二吸附管的连接处均倒圆处理,所述收集框位于所述吸附风机外侧,收集框包括框架、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固定在所述框架除正面以外的其他五个面,位于所述框架背面上的所述金属网下端设置有活门,所述活门利用金属网制成,并且铰接在金属网上,活门常闭,所述清理杆包括手柄、金属万向管和清理头,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金属万向管一端安装有所述手柄,另一端安装有清理头,所述清理头包括锥形杆和倒刺,所述倒刺安装在所述锥形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转杯纺纱机碎纱线吸附装置,包括转杯纺纱机、控制转杯纺纱机的控制箱、第一吸附管和第二吸附管,所述第一吸附管一端连接在转杯纺纱机分纱口的后端,所述第二吸附管的一端连接在控制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吸附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吸附管的另一端合并一起后延伸至外部的吸附风机,控制箱控制所述吸附风机开启与停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理杆、收集框,在所述第一吸附管和所述第二吸附管上均设置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外侧设置有表面带有螺纹的连接管,并且利用带有螺纹的盖体封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吸附管或所述第二吸附管的连接处均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杨天二高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