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933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容器、井筒和井盖,容器内分别设有栅格板、气泵和药桶,栅格板将容器内部分隔成堆积区和沉淀区,井筒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气泵,药桶位于沉淀区内,药桶与气泵之间设有输气管,输气管的一端设有曝气盘,曝气盘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药桶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将药桶内部分为上储药腔和下曝气腔,上储药腔内设有絮凝剂,曝气盘位于下曝气腔内,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药桶的侧壁上设有扩散孔,药桶的底部设有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提高了污水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Integrated intelligent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intelligent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comprises a container, wellbore and manhole cover, grid plate, air pump and the medicine barre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ontainer, the container is divided into a grid plate inside the accumulation area and the precipitation area, well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pipe, air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pump, the medicine bucket in the precipitation zone, pipeline the medicin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rrel and end pump, pipelines with aeration disc, with aeration hole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aeration disc, the medicine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plate, the support plate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medicine barrel internal medicine storage cavity and a lower cavity aeration, a flocculant located on the medicine storage cavity, the aeration disc located under the aeration cavity and there are evenly distributed through holes on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wall of the medicine bucket diffusion hole on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hole of medic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good treatment effect, increas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ewage and reducing the waste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处理是将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环境成份清除、降解做无害处理。目前国内外应用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名称也多种多样,但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但是如果只运用单一的技术来治理生活污水,不仅处理效率低,处理效果也不好,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寿命也低,容易出现系统崩溃。而且处理后的污水仍然没有达到排放的标准值,无法利用,排放还会污染生态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提高了污水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容器、井筒和井盖,井筒设于容器上,井盖设于井筒上,井筒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容器的一侧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井筒内设有导流管,导流管连接进水口,容器内分别设有栅格板、气泵和药桶,栅格板将容器内部分隔成堆积区和沉淀区,井筒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气泵,药桶位于沉淀区内,药桶与气泵之间设有输气管,输气管的一端设有曝气盘,曝气盘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药桶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将药桶内部分为上储药腔和下曝气腔,上储药腔内设有絮凝剂,曝气盘位于下曝气腔内,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药桶的侧壁上设有扩散孔,扩散孔连通上储药腔,药桶的底部设有排气孔,排气孔连通下曝气腔;该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提高了污水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进一步,栅格板上均匀分布有三角凸台,污水流经栅格板时,三角凸台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大,三角凸台会对污水产生阻挡作用,改变污水的流向,减缓污水的流速,并将污水从堆积区引导入沉淀区中。进一步,药桶与容器之间设有加药管,加药管伸出容器外,可通过加药管向药桶内补充絮凝剂,从而不影响污水处理效率,使用方便。进一步,容器的外壁上设有波纹段,波纹段提高了容器的力学性能,加强了容器对周围环境的负荷抵抗力,又不增加容器的曲挠性,使用温度范围宽,使用寿命长。进一步,容器的一侧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伸入堆积区内,可定期通过排污管将堆积区内堆积的杂质从容器内抽走,从而不影响污水处理效率。进一步,容器内设有抽水泵,抽水泵上设有抽水管,抽水管位于沉淀区内,抽水泵与出水口之间设有输水管,可通过外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抽水泵,抽水泵将沉淀区内的上层清液通过抽水管抽入,再通过输水管输送至容器外,进行二次利用。进一步,井盖上设有溢水孔,当容器内水储存过量时,水会经溢水孔向外渗出,提醒工作人员应立即排出容器内的水。进一步,进气管的一端设有塞头,不使用时,用塞头封住进气管,可减少杂质、灰尘或其他物质经进气管进入容器内,起到防尘作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栅格板将容器内部分隔成堆积区和沉淀区,污水从进水口进入,通过导流管流入堆积区内,堆积区内的水不断堆积起来,产生液位差,向沉淀区发生迁移,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无法通过栅格板的孔隙,被滞留在堆积区内,达到初步杂质分离的效果;在沉淀区内,气泵通过进气管将外部空气抽入容器内,再通过输气管将空气输送至曝气盘中,曝气孔小,使得空气的流通面积发生骤减,流速变快,产生喷射效果,搅动下曝气腔内的空气,其中一部分空气经底部的排气孔排出,形成强力喷射流,对污水搅拌充氧,氧化污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杀灭大部分还原菌和其它一些厌氧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另一部分空气经支撑板的通孔进入上储药腔中,对上储药腔中的絮凝剂产生推压作用,加速絮凝剂从扩散孔排出,絮凝剂与污水混合,污水中残留的杂质、有机物分子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发生快速胶凝反应,形成絮凝体,沉淀后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清液,下层为絮凝体,实现再次杂质分离效果,上层清液可通过出水口引出,进行二次利用,有效提高污水的利用率。本技术结构简单,维护和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提高了污水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药桶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栅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容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容器;2-井筒;3-井盖;4-溢水孔;5-出水口;6-进水口;7-导流管;8-栅格板;9-气泵;10-药桶;11-堆积区;12-沉淀区;13-三角凸台;14-进气管;15-塞头;16-输气管;17-曝气盘;18-曝气孔;19-支撑板;20-上储药腔;21-下曝气腔;22-通孔;23-扩散孔;24-排气孔;25-加药管;26-波纹段;27-排污管;28-抽水泵;29-抽水管;30-输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容器1、井筒2和井盖3,井筒2设于容器1上,井盖3设于井筒2上,井盖3上设有溢水孔4,当容器1内水储存过量时,水会经溢水孔4向外渗出,提醒工作人员应立即排出容器1内的水。打开井盖3可对容器1内部件进行维护,灵活方便。井筒2的一侧设有进水口6,容器1的一侧设有出水口5,井筒2内设有导流管7,导流管7连接进水口6,污水经进水口6进入,通过导流管7导流入容器1中。容器1内分别设有栅格板8、气泵9和药桶10,通过三角支架将栅格板8的底部固定在容器1的内底部上,提高稳定性,栅格板8将容器1内部分隔成堆积区11和沉淀区12,栅格板8上均匀分布有三角凸台13,污水流经栅格板8时,三角凸台13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大,三角凸台13会对污水产生阻挡作用,改变污水的流向,减缓污水的流速,并将污水从堆积区11引导入沉淀区12中。井筒2上连接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连接气泵9,气泵9通过进气管14将外部空气抽入容器1内,气泵9采用低功耗、低噪音的隔膜气泵9,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进气管14的一端设有塞头15,不使用时,用塞头15封住进气管14,可减少杂质、灰尘或其他物质经进气管14进入容器1内,起到防尘作用。药桶10位于沉淀区12内,药桶10与气泵9之间设有输气管16,输气管16的一端设有曝气盘17,曝气盘17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18,药桶10内设有支撑板19,支撑板19将药桶10内部分为上储药腔20和下曝气腔21,上储药腔20内设有絮凝剂,曝气盘17位于下曝气腔21内,支撑板19上均匀分布有通孔22,药桶10的侧壁上设有扩散孔23,扩散孔23连通上储药腔20,药桶10的底部设有排气孔24,排气孔24连通下曝气腔21。药桶10与容器1之间设有加药管25,加药管25伸出容器1外,可通过加药管25向药桶10内补充絮凝剂,从而不影响污水处理效率,使用方便。容器1的外壁上设有波纹段26,波纹段26提高了容器1的力学性能,加强了容器1对周围环境的负荷抵抗力,又不增加容器1的曲挠性,使用温度范围宽,使用寿命长。容器1的一侧设有排污管27,排污管27伸入堆积区11内,可定期通过排污管27将堆积区11内堆积的杂质从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容器、井筒和井盖,所述井筒设于所述容器上,所述井盖设于所述井筒上,所述井筒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容器的一侧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内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容器内分别设有栅格板、气泵和药桶,所述栅格板将所述容器内部分隔成堆积区和沉淀区,所述井筒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气泵,所述药桶位于所述沉淀区内,所述药桶与所述气泵之间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设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所述药桶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所述药桶内部分为上储药腔和下曝气腔,所述上储药腔内设有絮凝剂,所述曝气盘位于所述下曝气腔内,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所述药桶的侧壁上设有扩散孔,所述扩散孔连通所述上储药腔,所述药桶的底部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下曝气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容器、井筒和井盖,所述井筒设于所述容器上,所述井盖设于所述井筒上,所述井筒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容器的一侧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内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容器内分别设有栅格板、气泵和药桶,所述栅格板将所述容器内部分隔成堆积区和沉淀区,所述井筒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气泵,所述药桶位于所述沉淀区内,所述药桶与所述气泵之间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设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所述药桶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所述药桶内部分为上储药腔和下曝气腔,所述上储药腔内设有絮凝剂,所述曝气盘位于所述下曝气腔内,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所述药桶的侧壁上设有扩散孔,所述扩散孔连通所述上储药腔,所述药桶的底部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下曝气腔。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冲李家杰姜展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