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振华专利>正文

电梯救援工具及电梯救援工具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250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救援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救援工具及电梯救援工具组,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杆,支撑杆垂直固定于固定杆且能够沿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支撑杆用于作用于电梯轿厢的底部,固定杆用于固定于电梯厅门的上下门框之间。将支撑固定杆的固定杆竖直支撑在电梯厅门的上下门框之间,对整个电梯救援工具起到固定支撑作用。支撑杆垂直固定于固定杆并作用于电梯轿厢的底部,对电梯轿厢起到托举作用,防止电梯轿厢受到触动再次启动。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梯救援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稳定了停在楼层之间的电梯轿厢,为救援人员提供了救援作业的施工保证,便于救援人员对电梯轿厢内的被困人员进行施救作业。

Elevator rescue tool and elevator rescue tool grou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scue tools,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lift and lift rescue rescue tool tool group,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rod and a fixed rod, the supporting rod is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fixing rod and can reciprocat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ixed rod; the supporting rod for acting on the elevator car bottom is fixed on the fixed bar for elevator the door on the door frame. The fixed rod supporting the fixed rod is vertically support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door frames of the elevator hall door, which plays a fixed support to the whole elevator rescue tool. The supporting rod is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fixing rod and the role of the elevator at the bottom, to lift effect on the elevator, the elevator car to prevent touched agai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vator rescue too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effective stability of the elevator car parked between floors,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construction of rescue operations for rescue personnel, rescue personnel to the elevator car trapped rescue oper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救援工具及电梯救援工具组
本技术涉及救援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救援工具及电梯救援工具组。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电梯数量急剧增加,搭乘电梯的安全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所谓电梯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出事故,就是保障电梯施工人员与电梯乘坐人员没有任何危险,电梯事故是指电梯从生产、运输、安装、维修到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发生与人的主观意识相违的意外伤害。电梯在使用时,遇到断电或者其他紧急情况,电梯曳引机停机,制动器将电梯固定在某个位置。此时,需要救援人员打开轿厢门,救援乘客。但是在实际救援中,故障电梯往往会随意停滞,不会恰好停滞在某一楼层。在救援人员打开故障电梯轿门的过程中,救援操作可能会触发本就不稳定的故障电梯再次运行,故障电梯的再次运行很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若能在救援工作中使停在半空的电梯轿厢进行状态稳定,不但大大消除了故障电梯动作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是为救援工作的展开实施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救援工具及电梯救援工具组,解决了在电梯事故中由于电梯停在楼层之间,由于电梯不稳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对救援工作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救援工具;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救援工具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救援工具,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杆,所述支撑杆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且能够沿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支撑杆用于作用于电梯轿厢底部,所述固定杆用于固定于电梯厅门的上下门框之间。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套设于所述固定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和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能够沿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活动并通过锁紧件锁紧于所述固定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和安装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托举所述电梯轿厢,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安装部的夹角处设置有加强肋板。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部为槽钢或工字钢。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通过第二连接件首尾连接。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均为螺杆,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连接螺母。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救援工具组,包括防护栏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一种所述的电梯救援工具,所述防护栏与所述电梯救援工具配合使用,用于安装于电梯厅门的左右门框之间防止救援人员掉进电梯井道。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栏包括结构件和支撑件;所述结构件用于横置于电梯厅门的左右门框之间;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垂直安装于所述结构件,另一端置于地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梯救援工具及电梯救援工具组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救援工具,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杆,支撑杆垂直固定于固定杆且能够沿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支撑杆用于作用于电梯轿厢的底部,固定杆用于固定于电梯厅门的上下门框之间。在电梯发生紧急故障,电梯的轿厢停滞在楼房的两个楼层之间,与电梯的厅门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救援人员打开厅门后需要打开悬在半空中的轿门进行安全救援工作。当救援人员打开厅门后,将支撑固定杆的固定杆竖直支撑在电梯厅门的上下门框之间,对整个电梯救援工具起到固定支撑作用。支撑杆垂直固定于固定杆,并作用于电梯轿厢的底部,其长度方向平行贴附于电梯轿厢的底部,对电梯轿厢起到托举作用,防止电梯轿厢受到触动再次启动。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电梯救援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稳定了了停在楼层之间的电梯轿厢,为救援人员提供了救援作业的施工保证,便于救援人员对电梯轿厢内的被困人员进行施救作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梯救援工具组,包括防护栏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一种电梯救援工具,防护栏与电梯救援工具配合使用,用于安装于电梯厅门的门框防止救援人员掉进电梯井道,大大降低了故障电梯发生二次危险的几率,为救援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安全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梯救援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梯救援工具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梯救援工具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梯救援工具组的使用状态图。图标:11-支撑杆;111-支撑部;112-安装部;113-加强肋板;12-固定杆;121-第一固定杆;122-第二固定杆;123-第二连接件;13-第一连接件;131-安装板;132-活动套筒;2-防护栏;21-结构件;22-支撑件;3-电梯轿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一参照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救援工具,主要包括支撑杆11和固定杆12,其中,支撑杆11垂直固定于固定杆12,并且,支撑杆11能够沿固定杆12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支撑杆11用于作用于电梯轿厢3的底部,固定杆12用于固定于电梯厅门的上下门框之间。随着现代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电梯的使用也更加频繁,而电梯事故的发生的几率增大也就不可避免了。在电梯发生紧急故障,电梯的轿厢往往停滞在楼房的两个楼层之间,与电梯的厅门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救援人员打开厅门后需要打开悬在半空中的轿门进行安全救援工作。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救援工具及电梯救援工具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杆,所述支撑杆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且能够沿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支撑杆用于作用于电梯轿厢的底部,所述固定杆用于固定于电梯厅门的上下门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杆,所述支撑杆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且能够沿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支撑杆用于作用于电梯轿厢的底部,所述固定杆用于固定于电梯厅门的上下门框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套设于所述固定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和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能够沿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活动并通过锁紧件锁紧于所述固定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和安装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托举所述电梯轿厢,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安装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救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许振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