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鲜叶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223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鲜叶输送机,其包括机架、输送带、输送带驱动机构、导叶轮和导叶轮同步升降机构;所述导叶轮同步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两侧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竖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的左调节螺杆、右调节螺杆,水平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传动杆,以及安装在左、右调节螺杆的导叶轮座,所述导叶轮座侧面设有轴孔,所述导叶轮两端的伸出轴插入轴孔,所述左调节螺杆、右调节螺杆杆身的外螺纹规格相同且旋向相反,其下端均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传动杆两端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

A tea fresh leaf convey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tea machinery, in particular to a fresh tea leaf conveyo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conveyor belt, a conveyor belt driving mechanism, the impeller and the impeller synchronous lifting mechanism; the impeller synchronous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rame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installation board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board, vertically installed on the first mounting board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boar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crew adjustment screw is horizontally installed between the first installation board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board of the drive rod, and the adjusting screw install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of the impeller, the impeller sid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hole, wherein the impeller at both ends of the shaft is inserted into the shaft hole out outside, the adjusting screw thread specification left and right screw rod with the same spin to the contrary,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bevel gear, the drive rod ends with the driven bevel gear, The active bevel gear and the driven bevel gear are intermeshed with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鲜叶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输送机械
,具体为一种茶叶鲜叶输送机。
技术介绍
茶叶鲜叶输送机作为茶叶杀青机的送料机构,其送料的均匀度直接影响茶叶的杀青效果;为确保送料均匀,现有技术多采用在茶叶鲜叶输送机上增设导叶轮机构来调节送料。中国专利(201520974534.4)公开了一种茶叶输送机,包括机架、料斗、输送带,在料斗面向输送带的一侧安装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安装于输送带两侧的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导轨,滑块安装于支架上并与导轨滑动连接,调节辊的轴端安装于滑块上,调节辊的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挡片,在滑块的上端连接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通过调节螺母安装于支架上。该装置在调整调节辊的位置时,需要两人协同调整左右两侧的调节辊或者分两步分别调整,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同步调整导叶轮高度的茶叶鲜叶输送机。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鲜叶输送机,包括机架、输送带、输送带驱动机构、导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部还设有一个导叶轮同步升降机构,所述导叶轮同步升降机构包括:相对设于机架两侧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竖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的左调节螺杆和右调节螺杆;水平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下部且两端设有从动锥齿轮的传动杆;套装在左调节螺杆、右调节螺杆上的导叶轮座;所述左调节螺杆、右调节螺杆杆身的外螺纹规格相同且旋向相反,其底端均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左调节螺杆、右调节螺杆下端的主动锥齿轮与传动杆的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导叶轮座与所述左调节螺杆、右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导叶轮座侧面开有轴孔,所述导叶轮的伸出轴插入导叶轮座的轴孔,所述导叶轮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当旋转其中一根调节螺杆时,另一根调节螺杆也会同时反向旋转,位于机架左右两侧的导叶轮座则同步上升或下降。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在输送带任一一侧即可同步调整导叶轮高度的功能,减少了工人用于调整导叶轮机构的时间和工序,有利于快速响应杀青工序对茶叶输送密度变化的要求,避免了茶叶杀青不彻底、不均匀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导叶轮座的轴孔内还设有滚动轴承。该滚动轴承可大大减少导叶轮转动的摩擦力,减少驱动导叶轮的电机动力消耗。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锥齿轮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间设有止推轴承,所述从动锥齿轮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间也设有止推轴承。止推轴承可以减少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之间的摩擦,使整个装置的调整更为轻便。进一步地,所述左调节螺杆和右调节螺杆顶端设有手轮,使导叶轮的高度调整更为省力。进一步地,所述导叶轮座上还开有导向孔,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竖直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导向孔。通过设置导向机构,使导叶轮座在沿着左、右调节螺杆上、下升降时更为顺畅。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一个限位凸台,该凸台的设置可以限制导叶轮座的最低运行位置,用于避免导叶轮接触输送带而损伤茶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同步升降导叶轮机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同步升降导叶轮机构俯视图。图中:1-机架2-输送带3-导叶轮同步升降机构4-主动锥齿轮5-第一安装板6-左调节螺杆7-导叶轮座8-手轮10-导叶轮11-右调节螺杆12-导向杆13-第二安装板14-从动锥齿轮15-传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3,一种茶叶鲜叶输送机,包括机架1、输送带2、输送带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导叶轮10和导叶轮同步升降机构3;所述导叶轮同步升降机构3包括设于机架1两侧的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13,竖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13上的左调节螺杆6和右调节螺杆11,水平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13下部且两端设有从动锥齿轮14的传动杆15,套装在左调节螺杆6和右调节螺杆11螺纹上的导叶轮座7;所述左调节螺杆6和右调节螺杆11杆身的外螺纹规格相同且旋向相反,其底端均设有主动锥齿轮4,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传动杆15的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导叶轮10两端设有伸出轴,所述导叶轮10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电机在附图中未示出),所述导叶轮座7侧面开有轴孔,所述导叶轮10的伸出轴插入导叶轮座7的轴孔,当旋转其中一根调节螺杆时,另一根调节螺杆也会同时反向旋转,从而使位于机架左右两侧的螺帽7同时上升或下降。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导叶轮座7的轴孔设有滚动轴承(图中未示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主动锥齿轮4与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13间设有止推轴承,所述从动锥齿轮14与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13间也设有止推轴承。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左调节螺杆6和右调节螺杆11顶端设有手轮。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再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导叶轮座7上还开有一个导向孔,所述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13上竖直安装有导向杆12,所述导向杆12穿过导向孔,通过设置该导向机构,使导叶轮座7在沿着左、右调节螺杆上、下升降时更为顺畅,不会出现因导叶轮座7扭转而升降受阻。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最优方案,所述导向杆12上设有一个限位凸台,该凸台的设置可以限制导叶轮座7的最低运行位置,避免导叶轮10接触输送带而损伤茶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较为简单,在此就不做赘述。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技术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技术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茶叶鲜叶输送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鲜叶输送机,包括机架(1)、输送带(2)、输送带驱动机构、导叶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部还设有一个导叶轮同步升降机构(3),所述导叶轮同步升降机构(3)包括:相对设于机架两侧的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13);竖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13)上的左调节螺杆(6)和右调节螺杆(11);水平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13)下部且两端安装有从动锥齿轮的传动杆(15);套装在左调节螺杆(6)、右调节螺杆(11)上的导叶轮座(7);所述左调节螺杆(6)、右调节螺杆(11)杆身的外螺纹规格相同且旋向相反,所述左调节螺杆(6)和右调节螺杆(11)的底端均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导叶轮座(7)与所述左调节螺杆(6)、右调节螺杆(11)螺纹连接,所述导叶轮座(7)侧面开有轴孔,所述导叶轮(10)左、右两侧的伸出轴均插入导叶轮座(7)的轴孔中,所述导叶轮(10)通过电机驱动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鲜叶输送机,包括机架(1)、输送带(2)、输送带驱动机构、导叶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部还设有一个导叶轮同步升降机构(3),所述导叶轮同步升降机构(3)包括:相对设于机架两侧的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13);竖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13)上的左调节螺杆(6)和右调节螺杆(11);水平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13)下部且两端安装有从动锥齿轮的传动杆(15);套装在左调节螺杆(6)、右调节螺杆(11)上的导叶轮座(7);所述左调节螺杆(6)、右调节螺杆(11)杆身的外螺纹规格相同且旋向相反,所述左调节螺杆(6)和右调节螺杆(11)的底端均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导叶轮座(7)与所述左调节螺杆(6)、右调节螺杆(11)螺纹连接,所述导叶轮座(7)侧面开有轴孔,所述导叶轮(10)左、右两侧的伸出轴均插入导叶轮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其舟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南岳怡绿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