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MT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水上休闲用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13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水上休闲用船。水上休闲用船通过牵引部与汽艇相连接,以此在水上牵引,并包括底圈,通过注入气压维持形状,具有下部面;轴,在上述下部面的连接区域向上述下部面的下部突出;以及转动部,向上述轴插入,能够相对于上述轴进行相对旋转,与上述牵引部相连接。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基于汽艇的牵引的运动和底圈的旋转运动,因此可使搭乘人员的刺激感倍增。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汽艇的航行方向使底圈进行旋转,以此改变对于汽艇的航行方向的搭乘人员的相对位置,因此可使搭乘人员享受多种视野。

Water leisure boa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creational ship for water. Water leisure ship by tows and connected to the boat in the water, including traction, and the bottom ring, the injection pressure to maintain the shape, having a lower surface; the lower shaft connection area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rotrusion on the lower surface; and a rotating part, the shaft is inserted into the shaft, with respect to the the relative rotation, connected with the traction unit.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rotational motion of traction movement and bottom ring based, so that passengers increased sense of stimul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bottom ring rotates the sailing direction change, to change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sailing direction for flying personnel, so that passengers enjoy a variety of v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上休闲用船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休闲用船,更详细地,涉及可使搭乘人员的刺激感倍增的水上休闲用船。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更加关注健康,且更加注重肥胖,对运动的关心逐渐增加。为了愉快地进行运动而开发了多种休闲运动,尤其,开发了可在山或江、海等享受的休闲运动。由此,最近,开发了多种形状的水上休闲用船。以往水上休闲用船被汽艇牵引,仅在汽艇的运行方向享受速度感。这种航行方法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因此,需要开发可倍增刺激感的水上休闲用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可使搭乘人员的刺激感倍增的水上休闲用船。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可使搭乘人员享受多种视野的水上休闲用船。本专利技术的水上休闲用船通过牵引部与汽艇相连接,以此在水上被牵引,水上休闲用船包括:底圈,通过注入气压维持形状,具有下部面;轴,在上述下部面的连接区域向上述下部面的下部突出;以及转动部,向上述轴插入,能够相对于上述轴进行相对旋转,与上述牵引部相连接。并且,本专利技术包括:内部板,在上述底圈的内部,形成于上述下部面的连接区域;外部板,在上述底圈的外部,隔着上述下部面的连接区域与上述内部板相向;板结合部,用于使上述内部板和上述外部板相结合,上述轴的一端与上述内部板或上述外部板相结合,相对于上述外部板的下部面垂直配置。并且,本专利技术还可包括辅助片,上述辅助片在上述内部板和上述外部板之间附着于上述下部面的连接区域的。并且,上述辅助片包括:第一片,附着于上述下部面的连接区域,面积大于上述外部板的面积;以及第二片,附着于上述第一片,面积大于上述外部板的面积且小于上述第一片的面积。并且,本专利技术还可包括多个辅助片,上述辅助片隔着上述下部板来附着于上述下部面的连接区域,覆盖上述下部板。并且,在上述轴中与上述轴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形成有贯通孔,上述水上休闲用船还包括:螺栓,在上述转动部插入于上述轴的状态下与上述轴相结合,从一侧部向另一侧部形成贯通孔;以及固定销,向上述轴的贯通孔和上述螺栓的贯通孔依次插入。根据本专利技术,进行基于汽艇的牵引的运动和底圈的旋转运动,因此,可使搭乘人员的刺激感倍增。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汽艇的航行方向,底圈会进行旋转,以此改变对于汽艇的航行方向的搭乘人员的相对位置,因此可使搭乘人员享受多种视野。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上休闲用船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图1的水上休闲用船的主视图;图3为示出图1的水上休闲用船的仰视图;图4为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示出图4的连接部的剖视图;图6至图8为分别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接部的剖视图;图9为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水上休闲用船的立体图;图10为示出图9的水上休闲用船的俯视图;图1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心圈的膨胀状态及搭乘人员的搭乘状态的水上休闲用船的剖视图;图12为示出图11的水上休闲用船的俯视图;图13为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心圈的收缩状态及搭乘人员的搭乘状态的水上休闲用船的剖视图;图14为示出图13的水上休闲用船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水上休闲用船110:底圈120:周边圈130:中心圈140:把手部150:连接部210:内部板220:外部板230:板结合部240:轴250:转动部260:转动部支撑部261:垫圈262:螺栓263:固定销270、280、290:辅助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并不局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而是可具体化成其他形态。反而,在此说明的实施例为了使公开的内容完整并向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充分传递本专利技术的思想而提供。在本说明书中,在一个结构要素形成于另一结构要素的情况下,意味着直接形成于其他结构要素或者在之间隔着第三结构要素来形成。并且,在图中,膜或区域的厚度为了
技术实现思路
的有效说明而被放大。并且,在本说明书中的多种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术语为了记述多种结构要素而使用,这些结构要素并非局限于这种术语。这些术语仅为了区分两种结构要素。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呈现为第一结构要素的部件可以在其他实施例中呈现为第二结构要素。在此说明的例中,各个实施例包括自身互补的实施例。并且,在说明书中,“和/或”宝开阔前后罗列的结构要素中的至少一个。在说明书中,只要在文脉上并未明确表示,则单数的表现包括复数的表现。并且,“包括”或“具有”等的术语指定在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结构要素或这些组合的存在,并非排除一个或其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结构要素或这些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并且,在本说明书中,“连接”均包括间接连接多个结构要素及直接连接多种结构要素。并且,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在判断为相关的公知功能或结构的具体明使本专利技术的主旨不清楚的情况下,将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水上休闲用船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图1的上休闲用船的主视图。图3为示出图1的水上休闲用船的仰视图。参照图1至图3,水上休闲用船100通过以自身动力航行的船(未图示),例如,汽艇(motorboat)和牵引部10连接并被牵引。水上休闲用船100包括底圈110、周边圈120、中心圈130、把手部140及连接部150。底圈110为水上休闲用船100的本体,由橡胶材质的管道形成。底圈110通过注入气压来维持相撞。注入空气的底圈110大体呈圆板形状。底圈110的底部面111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形状。底圈110的底部面111包括连接区域112。连接区域112为与后述的连接部150相连接的区域。从下部观察时,连接区域112位于底圈110的底部面111中心。根据实施例,连接区域112为在向下方突出的底圈110的底部面111位于最下方的区域。周边圈120形成于底圈110的上部面。周边圈120沿着底圈110的上部面的边缘区域形成。周边圈120通过注入气压维持形状。注入空气的周边圈120大致呈环形。周边圈120以与底圈110形成为一体的方式注入空气。相反,周边圈120与底圈110分离来注入空气。中心圈130形成于底圈110的上部面中央。中心圈130通过注入气压来维持形状。注入空气的中心圈130大致维持半球形状。中心圈130以与底圈110形成为一体来注入空气。相反,中心圈130与底圈110分离来注入空气。注入空气的中心圈130与周边圈120维持固定距离。中心圈130和周边圈120之间空间为搭乘空间115。搭乘空间115沿着中心圈130的周围形成。搭乘人员向观看中央或者观看外部的方向搭乘。在观看中央来搭乘的情况下,搭乘人员搭在周边圈120等,将脚放在中心圈130。在观看外部来搭乘的情况下,搭乘人员搭在中心圈130等并将脚放在周边圈120。把手部140可附着于搭乘空间115的底部或周边圈120。把手部140可使搭乘人员用双手把住。根据实施例,把手部140附着于周边圈120。把手部140形成有多个,沿着周边圈120的周围相互隔开。连接部150形成于底圈110的底部面111的连接区域112。连接部150连接牵引部10和底圈110。连接部150以使底圈110相对于牵引部10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牵引部10和底圈110。图4为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示出图4的连接部的剖视图。参照图4及图5,连接部150包括内部板210、外部板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水上休闲用船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上休闲用船,通过牵引部与汽艇相连接,以此在水上被牵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圈,通过注入气压维持形状,具有下部面;轴,在上述下部面的连接区域向上述下部面的下部突出;以及转动部,向上述轴插入,能够相对于上述轴进行相对旋转,与上述牵引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30 KR 10-2016-0082923;2016.07.27 KR 10-2011.一种水上休闲用船,通过牵引部与汽艇相连接,以此在水上被牵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圈,通过注入气压维持形状,具有下部面;轴,在上述下部面的连接区域向上述下部面的下部突出;以及转动部,向上述轴插入,能够相对于上述轴进行相对旋转,与上述牵引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休闲用船,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板,在上述底圈的内部,形成于上述下部面的连接区域;外部板,在上述底圈的外部,隔着上述下部面的连接区域与上述内部板相向;板结合部,用于使上述内部板和上述外部板相结合,上述轴的一端与上述内部板或上述外部板相结合,相对于上述外部板的下部面垂直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盛玟
申请(专利权)人:SMT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