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886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包括:与模头同轴设置的主风环和叠加设置在主风环上端的多个子风环,每个主风环和子风环的出风口均设于风环的内侧;主风环的上端设有环形槽,环形槽设有内螺纹,环形槽的下端设有与主风环的风道连通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设有能够由上到下单向开启的第一膜片;子风环的下端设有连接环,连接环的下端设有与子风环内风道连通的第二开口;子风环的上端设有子环形槽,子环形槽的下端设有与子风环内风道连通的第三开口,第三开口设有能够由上到下单向开启的第二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能够提高冷却速度,并防止对膜泡的局部冲力过高,导致膜泡破裂。

Wind ring components for a film blowing device

For the wind ring components, blow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setting and die coaxial main air ring and overlapped in more than one ring ring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wind wind wind, each of the main loop and sub ring wind outlet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ring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wind; wind ring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groove, an annula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internal threads, lower end of the annula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air duc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ring of the first opening, the first opening is arranged to the first diaphragm from top to bottom one-way opening; end sub air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ing, a connect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wind duc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ub ring second opening; the upper wind ring with an annular groov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b sub, the annular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ring with sub duct openings third, third to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diaphragm from top to bottom one-way opening. The wind ring assembly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for the film blowing device can improve the cooling speed and prevent the local impulse of the membrane bubble from being too high, resulting in th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 bub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
本技术属于薄膜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
技术介绍
风环是薄膜加工机械类吹膜机组的重要组成部件,负责冷却从模头中挤出并吹胀成型的膜泡,冷却介质为空气。同时气流对膜泡也起一定托扶作用。高效的风环能显著提高机组的产量。经过吹膜机成型的膜泡刚离开摸头时是呈熔融状态的,需要快速冷却定型。不然会出现膜泡坠落或在收卷时粘连的现象,这都会影响正常生产。另外对膜泡快速的冷却对薄膜制品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都有很大改善。目前的风环主要通过调节出风口的大小和出风速度,控制出气量,从而调节对膜泡的冷却效率,但是局部出气量过高时,增加了对膜泡局部的冲击力,容易导致膜泡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能够提高冷却速度,并防止对膜泡的局部冲力过高,导致膜泡破裂。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包括:与模头同轴设置的主风环和叠加设置在所述主风环上端的多个子风环,每个所述主风环和所述子风环的出风口均设于风环的内侧;所述主风环的上端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设有内螺纹,所述环形槽的下端设有与主风环的风道连通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有能够由上到下单向开启的第一膜片;所述子风环的下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子风环内风道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连接环能够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插入所述环形槽中,并使得所述第一膜片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子风环的上端设有子环形槽,所述子环形槽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子风环内风道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有能够由上到下单向开启的第二膜片,相邻两个子风环之间,通过连接环和子环形槽螺纹连接,并使得位于下层的子风环的第二膜片处于开启状态。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每个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套有密封圈,当所述子风环与另一风环连接后,密封圈压在两个风环之间。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调高环,所述调高环套设在连接环的外侧,且所述调高环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密封圈。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子风环的内径从下到上依次增大。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子风环的出风口设有能够转动的角度调节板。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风环设有多个进风口。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子风环为两个。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提高冷却效率时,在主风环的上端叠加设置子风环,从而增加出风口的数量,且从下到上依次排列。子风环与主风环通过连接环螺纹连接,且连接环能够顶开位于环形槽中的膜片,使得子风环与主风环中的风道连通;同理,根据需要可以增加子风环的数量,相邻子风环之间的连接形式,与主风环相同,位于最上层的风环的环形槽的第一开口在膜片的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由于出风口分布在不同的风环上,且从下到上依次排列,能够在增加总出风量、加快冷却的同时,控制每个出风口的风速,避免增加对膜泡的局部冲击力,造成膜泡破裂或厚度不均。同时,由于出风口分散在不同的风环上,增加了对膜泡的作用面积,在对膜泡局部压强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对膜泡的支撑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A视图;图3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风环11-环形槽111-第一膜片2-子风环21-子环形槽211-第二膜片22-连接环3-调高环4-膜泡5-角度调节板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包括:与模头同轴设置的主风环1和叠加设置在主风环1上端的多个子风环2,每个主风环1和子风环2的出风口均设于风环的内侧。主风环1的上端设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设有内螺纹,环形槽11的下端设有与主风环1的风道连通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设有能够由上到下单向开启的第一膜片111。子风环2的下端设有连接环22,连接环22的下端设有与子风环2内风道连通的第二开口,连接环22能够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插入环形槽11中,并使得第一膜片111处于开启状态。子风环2的上端设有子环形槽21,子环形槽21的下端设有与子风环2内风道连通的第三开口,第三开口设有能够由上到下单向开启的第二膜片211,相邻两个子风环2之间,通过连接环22和子环形槽21螺纹连接,并使得位于下层的子风环2的第二膜片211处于开启状态。当需要提高冷却效率时,在主风环1的上端叠加设置子风环2,从而增加出风口的数量,且从下到上依次排列。子风环2与主风环1通过连接环22螺纹连接,且连接环22能够顶开位于环形槽11中的膜片,使得子风环2与主风环1中的风道连通;同理,根据需要可以增加子风环2的数量,相邻子风环2之间的连接形式,与主风环1相同,位于最上层的风环的环形槽11的第一开口在膜片的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由于出风口分布在不同的风环上,且从下到上依次排列,能够在增加总出风量、加快冷却的同时,控制每个出风口的风速,避免增加对膜泡4的局部冲击力,造成膜泡4破裂或厚度不均。同时,由于出风口分散在不同的风环上,增加了对膜泡4的作用面积,在对膜泡4局部压强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对膜泡4的支撑力。本实施例中,子风环2为两个。更具体地,还包括调高环3,调高环3套设在连接环22的外侧,且调高环3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密封圈6。当需要调节子风环2的高度,从而调节子风环2出风口的位置时,可在子风环2的连接环22外套设调高环3,为了进行密封连接,在调高环3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密封圈6。更具体地,子风环2的出风口设有能够转动的角度调节板5。通过转动角度调节板5,可以调节风向与薄膜的角度,从而根据子风环2的位置分布调整各个子风环2出风口的风向,一方面避免对薄膜直接冲击,另一方面加快冷却。更具体地,主风环1设有多个进风口。通过多个进风口分别向主风环1鼓风,在保障气压的同时,维持风道内气压的均匀性。实施例二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多个子风环2的内径从下到上依次增大。多个子风环2的内侧形成从下到上依次增大的锥形,用于适配膜泡4的锥面。工作时,每个子风环2的出风口到膜泡4的距离均相等,从而达到最好的冷却效果。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

【技术保护点】
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模头同轴设置的主风环(1)和叠加设置在所述主风环(1)上端的多个子风环(2),每个所述主风环(1)和所述子风环(2)的出风口均设于风环的内侧;所述主风环(1)的上端设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设有内螺纹,所述环形槽(11)的下端设有与主风环(1)的风道连通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有能够由上到下单向开启的第一膜片(111);所述子风环(2)的下端设有连接环(22),所述连接环(22)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子风环(2)内风道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连接环(22)能够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插入所述环形槽(11)中,并使得所述第一膜片(111)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子风环(2)的上端设有子环形槽(21),所述子环形槽(21)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子风环(2)内风道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有能够由上到下单向开启的第二膜片(211),相邻两个子风环(2)之间,通过连接环(22)和子环形槽(21)螺纹连接,并使得位于下层的子风环(2)的第二膜片(211)处于开启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吹膜装置的风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模头同轴设置的主风环(1)和叠加设置在所述主风环(1)上端的多个子风环(2),每个所述主风环(1)和所述子风环(2)的出风口均设于风环的内侧;所述主风环(1)的上端设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设有内螺纹,所述环形槽(11)的下端设有与主风环(1)的风道连通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有能够由上到下单向开启的第一膜片(111);所述子风环(2)的下端设有连接环(22),所述连接环(22)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子风环(2)内风道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连接环(22)能够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插入所述环形槽(11)中,并使得所述第一膜片(111)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子风环(2)的上端设有子环形槽(21),所述子环形槽(21)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子风环(2)内风道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有能够由上到下单向开启的第二膜片(211),相邻两个子风环(2)之间,通过连接环(22)和子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莱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