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840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包括钢筒、转子芯、轴承座、轴承、轴承压板,转子芯上套设有防尘盖,防尘盖的顶端形成有凸缘,且凸缘的底部与轴承压板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轴承压板的顶部固定有防尘环,防尘环环绕于凸缘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三间隙,防尘环的底部设有环形的凹口,转子芯上套设有防水盖,防水盖的底部形成有伞形部,伞形部位于防尘环的上方且二者之间设有第四间隙,钢筒的筒壁内开设有第一通道,轴承座内开设有导气孔,轴承压板上开设有通孔,防尘环的底部开设有槽口,当第一通道内注入压缩空气时,气流依次经过导气孔、通孔、槽口、凹口、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向外吹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电主轴使用寿命。

A waterproof and dustproof structure used for ball spin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ll for the spindle of the waterproof and dustproof structure, including steel cylinder, rotor core, bearing seat, bearing, bearing, rotor cor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dust cover, dust cover formed with a flange second and with gap between the bottom and the top flange of the bearing plate, the top plate bearing the fixed ring dust, dust ring around a third gap between the flange and the two notch, the dustproof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ing, the rotor core is sheathed with a waterproof cover and the waterproof cover are formed at the bottom of the umbrella, the umbrella part between the above dust ring and the two is provided with a fourth gap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annel open the cylinder wall of steel tube, the bearing seat is arranged in the guide hole, the bear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dustproof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lot when the first channel injection of compressed air, The air flow is in turn through the air vent, through the hole, the slot, the concave mouth, the third gap and the fourth gap.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lectric spi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主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滚珠电主轴使用的防尘、防水结构密封性性低,防尘效果不佳,加工过程中的切削液容易进入到主轴内部,另外,工厂使用的压缩空气普遍存在干燥不充分,空气中带有一定的水分、油雾,使用过程中容易将水分和油雾带入到主轴内部,切削液、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油雾进入主轴内部容易造成滚珠轴承、电机烧坏,降低了主轴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滚珠电主轴,并且能有效防止水分、油雾、灰尘等进入电主轴内部,从而提高电主轴使用寿命的防水防尘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其包括有钢筒,所述钢筒内穿设有转子芯,所述钢筒的端部开口处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所述转子芯穿过所述轴承而延伸至所述钢筒之外,所述轴承座上固定有环形的轴承压板,所述转子芯上套设且固定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穿设于轴承压板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防尘盖的顶端向外侧延伸而形成有凸缘,且所述凸缘的底部与轴承压板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轴承压板的顶部固定有防尘环,所述防尘环环绕于所述凸缘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三间隙,所述防尘环的底部并且沿防尘环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凹口,位于所述凸缘上方的转子芯上套设且固定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底部向外延伸而形成有伞形部,所述伞形部位于防尘环的上方且二者之间设有第四间隙,所述钢筒的筒壁内开设有用于输送气流的第一通道,所述轴承座内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一端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导气孔的另一端延伸至轴承座的顶部,所述轴承压板上对应所述导气孔而开设有通孔,所述防尘环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将所述通孔与所述凹口相连通的槽口,当所述第一通道内注入压缩空气时,气流依次经过导气孔、通孔、槽口、凹口、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向外吹送。优选地,所述伞形部的底部开设有环形的狭槽,当气流由第四间隙向外吹送时,在所述狭槽处形成气囊。优选地,所述第四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优选地,所述凸缘的外侧凸出形成有导流坡体,所述导流坡体位于凸缘的下端,并且所述导流坡体向斜下方倾斜。优选地,所述凸缘的底部开设有环绕于所述防尘盖的凹槽,所述轴承压板的顶部形成有环状凸起,并且所述环状凸起向所述凹槽内延伸。优选地,防尘盖螺合于所述轴承上。优选地,所述凸缘的外侧壁开设有左螺纹。优选地,所述防尘环的外径大于伞形部的外径,以令防尘环和伞形部的边缘处呈台阶状。优选地,所述防尘环上的槽口为腰形槽。优选地,所述伞形部的顶部边缘处形成有向斜下方倾斜的斜面。本技术公开的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中,向第一通道内注入的压缩空气形成气流,该气流依次经过导气孔、通孔、槽口、凹口、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向外吹送,同时在第二间隙和第一间隙内形成气压,在气流的持续吹送作用下,有效防止了水分、油雾、灰尘等进入电主轴内部,避免了损坏滚珠轴承、电机等器件,大大提高了电主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水防尘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防尘盖的立体图。图3为防尘盖的剖视图。图4为轴承压板的立体图。图5为防尘环的立体图。图6为防水盖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应当说明,本技术所涉及的“上、下、顶部、底部”等方位名词是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安装、使用方向。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结合图1至图6所示,其包括有钢筒1,所述钢筒1内穿设有转子芯2,所述钢筒1的端部开口处设有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内设有轴承4,所述转子芯2穿过所述轴承4而延伸至所述钢筒1之外,所述轴承座3上固定有环形的轴承压板5,所述转子芯2上套设且固定有防尘盖6,所述防尘盖6穿设于轴承压板5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一间隙61,所述防尘盖6的顶端向外侧延伸而形成有凸缘60,且所述凸缘60的底部与轴承压板5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62,所述轴承压板5的顶部固定有防尘环7,所述防尘环7环绕于所述凸缘60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三间隙63,所述防尘环7的底部并且沿防尘环7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凹口70,位于所述凸缘60上方的转子芯2上套设且固定有防水盖8,所述防水盖8的底部向外延伸而形成有伞形部80,所述伞形部80位于防尘环7的上方且二者之间设有第四间隙71,所述钢筒1的筒壁内开设有用于输送气流的第一通道10,所述轴承座3内开设有导气孔30,所述导气孔30的一端与第一通道10相连通,所述导气孔30的另一端延伸至轴承座3的顶部,所述轴承压板5上对应所述导气孔30而开设有通孔50,所述防尘环7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将所述通孔50与所述凹口70相连通的槽口72,当所述第一通道10内注入压缩空气时,气流依次经过导气孔30、通孔50、槽口72、凹口70、第三间隙63和第四间隙71向外吹送。上述防水防尘结构中,向第一通道10内注入的压缩空气形成气流,该气流依次经过导气孔30、通孔50、槽口72、凹口70、第三间隙63和第四间隙71向外吹送,同时在第二间隙62和第一间隙61内形成气压,在气流的持续吹送作用下,有效防止了水分、油雾、灰尘等进入电主轴内部,避免了损坏滚珠轴承、电机等器件,大大提高了电主轴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伞形部80的底部开设有环形的狭槽81,当气流由第四间隙71向外吹送时,在所述狭槽81处形成气囊。在该气囊的作用下,可有效防止切削液进入电主轴内。实际应用中,所述第四间隙71的宽度大于第三间隙63,所述第三间隙63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62。根据自吸泵原理,当防水盖、防尘盖随轴芯高速旋转下,两零件之间的间隙小于0.2mm时,旋转体将形成自吸泵效应,在该结构中,第一、第二、第三间隙将形成自吸泵结构,将压缩空气中的水、油、异物排出,更好防止外部的水、油、异物进入到主轴内部,基于上述特性,由于气流优先向阻力小的位置流动,使得气流优先以360度均匀地从第四间隙71吹出,以防止外部的切削液进入到主轴内部,从而加强防尘、防水作用。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凸缘60的外侧凸出形成有导流坡体64,所述导流坡体64位于凸缘60的下端,并且所述导流坡体64向斜下方倾斜。该导流坡体64的一个作用在于,当凸缘60的外侧有水分或者油雾时,在凸缘60高速旋转的同时,导流坡体64可以将水分或者油雾向第三间隙63处驱赶;该导流坡体64的另一个作用在于,当气流进入凹口70内时,导流坡体64可以将气流优先导向第三间隙63,使得气流能优先从第四间隙71吹出。为了提高内部防水防尘作用,所述凸缘60的底部开设有环绕于所述防尘盖6的凹槽65,所述轴承压板5的顶部形成有环状凸起51,并且所述环状凸起51向所述凹槽65内延伸。本实施例中,防尘盖6螺合于所述轴承4上。所述凸缘60的外侧壁开设有左螺纹66。由于转子芯2的旋转方向为左向,当转子芯2带动防尘盖6旋转时,左螺纹66会产生向外的驱力,从而将凹口70中的水、油雾带出,防止水、油雾集中在凹口70内。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防尘环7的外径大于伞形部80的外径,以令防尘环7和伞形部80的边缘处呈台阶状。基于该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钢筒,所述钢筒内穿设有转子芯,所述钢筒的端部开口处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所述转子芯穿过所述轴承而延伸至所述钢筒之外,所述轴承座上固定有环形的轴承压板,所述转子芯上套设且固定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穿设于轴承压板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防尘盖的顶端向外侧延伸而形成有凸缘,且所述凸缘的底部与轴承压板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轴承压板的顶部固定有防尘环,所述防尘环环绕于所述凸缘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三间隙,所述防尘环的底部并且沿防尘环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凹口,位于所述凸缘上方的转子芯上套设且固定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底部向外延伸而形成有伞形部,所述伞形部位于防尘环的上方且二者之间设有第四间隙,所述钢筒的筒壁内开设有用于输送气流的第一通道,所述轴承座内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一端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导气孔的另一端延伸至轴承座的顶部,所述轴承压板上对应所述导气孔而开设有通孔,所述防尘环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将所述通孔与所述凹口相连通的槽口,当所述第一通道内注入压缩空气时,气流依次经过导气孔、通孔、槽口、凹口、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向外吹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钢筒,所述钢筒内穿设有转子芯,所述钢筒的端部开口处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所述转子芯穿过所述轴承而延伸至所述钢筒之外,所述轴承座上固定有环形的轴承压板,所述转子芯上套设且固定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穿设于轴承压板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防尘盖的顶端向外侧延伸而形成有凸缘,且所述凸缘的底部与轴承压板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轴承压板的顶部固定有防尘环,所述防尘环环绕于所述凸缘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三间隙,所述防尘环的底部并且沿防尘环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凹口,位于所述凸缘上方的转子芯上套设且固定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底部向外延伸而形成有伞形部,所述伞形部位于防尘环的上方且二者之间设有第四间隙,所述钢筒的筒壁内开设有用于输送气流的第一通道,所述轴承座内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一端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导气孔的另一端延伸至轴承座的顶部,所述轴承压板上对应所述导气孔而开设有通孔,所述防尘环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将所述通孔与所述凹口相连通的槽口,当所述第一通道内注入压缩空气时,气流依次经过导气孔、通孔、槽口、凹口、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向外吹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滚珠电主轴的防水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丹群李存杰农乃昌唐良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贝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